2023年8月29日 总量研究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设立,TNFD发布全球自然数据报告 金融工程ESG市场跟踪双周报20230827 要点 ESG热点聚焦:8月26日,全球环境基金第七届成员国大会闭幕,大会同意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是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落实,以达到进一步调动资金用于自然保护的目的。新基 金将吸引政府、慈善机构和私营部门的资金。大会批准将20的新基金资源直接分配给原住民主导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13以上的资源将优先用于支持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发布全球自然数据报告,旨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中自然数据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收集、建设和使用情况。TNFD认为解决方案在于各国监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协调的自然数据平台,并将其链接到 公共基础设施中,通过提供激励措施促进数据收集和维护,制定数据访问和使用的规则。 ESG新闻速览:国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八部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将纳入试点城市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噪声相关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 规范,排污许可证申请范围逐渐扩大;生态环境部实施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创新要求有所拓展、绩效管理更加重要;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有望建立独立董事信息库;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将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证全覆盖工作;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发布建材、有色金属、钢铁、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欧盟:欧盟委员会批准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8月下半月将转交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审查;英国计划参照ISSB建立可持续披露标准;欧盟委员会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过渡阶段实施规则。美国:美国举办首届净零排放世界部长级会议;美国与多方发布联合声明,将加快液化天然气价值链甲烷减排。 ESG金融产品跟踪:(如无明确说明,本期指20238142023827) ESG债券方面,本期新发绿色债券50只,新发乡村振兴债券9只,新发可持续 挂钩债券4只。绿色债券方面,一级市场:8月以来绿色债券发行66618亿元, 净融资33283亿元。二级市场:绿色债券8月以来成交127277亿元;除部分短债外,其余类型绿色债券本期收益率下降。 ESG基金方面,目前市场存量ESG基金为195只,其中主动型基金为118只、被动型基金为77只。发行成立情况:本期新成立3只ESG基金,即太平低碳经济A、中航瑞融ESG一年定开债A、华夏清洁能源龙头A。新公告发行1只被动指数型ESG基金,即易方达中证绿色电力联接A。业绩表现:主动权益型中,环境主题、社会主题、治理主题、ESG主题基金本期平均回报分别为694、 593、570、497。被动指数型中,社会主题、环境主题、ESG主题、治理主题基金本期平均回报分别为581、570、500、384。纯债型中,ESG主题、环境主题基金本期平均回报分别为024、011。 银行ESG理财产品方面,银行ESG理财产品共221只。本期5只ESG理财产品开始募集,新发ESG理财产品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 风险分析:报告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存在不被重复验证的可能。 作者分析师:祁嫣然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7000101056513031 qiyanranebscncom 联系人:万松林 02152523803 wansonglinebscncom 联系人:马元心 02152523678 mayuanxinebscncom 目录 1、ESG热点聚焦4 11、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设立,进一步落实GBF4 12、TNFD发布全球自然数据报告5 2、ESG相关新闻追踪5 3、ESG金融产品9 31、ESG债券9 311、ESG债券发行情况9 312、绿色债券市场表现11 32、ESG基金11 321、存量市场规模12 322、发行成立情况12 323、基金业绩表现13 33、银行ESG理财14 4、风险提示15 图目录 图1:近三年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11 图2:近三年绿色债券月度净融资规模11 图3:近三年绿色债券月度成交额11 图4:不同类型和期限绿色债券中债估价收益率情况11 图5:2020Q4至今主动型、被动型ESG概念基金规模变化12 图6:不同类型下不同主题的ESG基金平均回报13 图7:2023年以来ESG理财产品数量变化情况15 图8:发行机构存量ESG理财产品数量前10名15 表目录 表1:《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重要内容4 表2:主要种类ESG债券发行总量及本期新发情况9 表3:新发行ESG债券明细(20238142023827)9 表4:ESG基金发行成立情况(20238142023827)12 表5:ESG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主动权益型)13 表6:泛ESG基金业绩表现TOP20(主动权益型)14 表7:ESG基金业绩表现(纯债型)14 表8:新发ESG理财产品统计(20238142023827)15 1、ESG热点聚焦 11、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设立,进一步落实GBF 8月26日,全球环境基金第七届成员国大会闭幕,大会同意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以加快对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是对“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落实,以达到进一步调动资金用于自然保护的目的。去年12月,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 生物多样性框架”(GBF)。GBF要求全球环境基金尽快在2023年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GBF的实施,直至2030年。全球环境基金首席执行官宣布将尽快落实设立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用以补充现有支持、扩大融资规模,确保及时落实“昆蒙框架”。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即是对“昆蒙框架”的落实。 回顾COP15,大会主要成果包括:1、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重要性堪比“巴黎气候协定”的GBF。2、全球环境基金宣布将尽快落实设立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基金。3、23个国家和组织发起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加快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等。(详见我们于2023年1月2日发布 的报告《ISSB北京办事处成立,12月绿债发行规模攀历史高峰金融工程ESG市场跟踪双周报20230102》。) 表1:《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重要内容 内容 要点 A:2050年之前大幅增加生态系统完整性、连通性和复原力;制止已知受威胁物种的人为灭绝,所有物种的灭绝率和风险减少10倍;B:生物多样性得到利用和管理,自然对人类的贡献得到重视、维护和加强,恢复目前正在恶化的生态系统,支持可持续发展; 2050长期目标(4项) C:利用遗传资源、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以及与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所产生的货币和非货币利益得到公平公正的分享,包括酌情与原住民和当地社区分享;D:所有缔约方确保采用充分的举措,包括财务资源、能力建设、技术和科学合作,以及获取和转让技术,逐步缩小每年700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1、3030目标:即到2030年,地球30的土地、内陆水域、沿海地区和海洋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2、目标14:各国政府必须确保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充分纳入政策、法规和规划,并酌情纳入国民经济核算 2030行动目标(共23项)中重 3、目标15:大型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定期监测、评估和报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依赖和影响。其目的是逐步减少负面影响、扩大积极影响,并促进可持续生产模式的行动 要目标和解决方案 4、目标18:到2030年逐步取消或改革每年至少5000亿美元损害生物多样性的补贴,同时扩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积极激励措施5、目标19:到2030年每年至少调动2000亿美元用于自然保护,以实施国家层面的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其中,增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援助,到2025年至少增加到每年200亿美元,到2030年至少增加到每年300亿美元 资料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光大证券研究所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的设立将致力于到2030年制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 失,到2050年使其“自然走上恢复之路”。新基金将吸引政府、慈善机构和私营部门的资金,旨在动员和加速对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扩大对可持续发 展领域的投资。大会批准将20的新基金资源直接分配给原住民主导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13以上的资源将优先用于支持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12、TNFD发布全球自然数据报告 近日,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发布全球自然数据报告,旨在研究可持续发展中自然数据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收集、建设和使用情况。去年十二月以来,GBF的提出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数据的解决方案。根据GBF,各国政府必 须确保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充分纳入政策、法规和规划,并酌情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大型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定期监测、评估和报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依赖和影响,因此各国皆需要使用自然数据监测、管理和披露与自然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TNFD认为可信度、一致性、收集、连接维护是利用自然数据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因此寻找、验证、使用自然数据的成本较高。 解决方案在于各国监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协调的自然数据平台,并将其链接到公共基础设施中,通过提供激励措施促进数据收集和维护,制定数据访问和使用的规则。自然数据平台的建立的好处在于政府可以根据自然 数据制定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国际公约(例如GBF)可以使用数据协调各国的治理行动。企业可以减少披露的成本,并制定更清晰的净零战略。金融机构可以在投资中选择更符合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投资标的。 TNFD认为分布式访问数据设施最有可能提供上述效果。这一方式可以将数据所有权交给对应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维护,并能够满足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需求。同时分布式设施在创建和维护方面的成本更低,需要的时间更少。如果建立全球数据仓库,开发和部署时间将超过2030年,而分布式数据仓库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2、ESG相关新闻追踪 国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 联合召开电视会议,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贷增长点,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据人民银行7月28日公布的 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3年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6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19万家,获贷率467,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51;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24。 生态环境部、财政部等八部门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将纳入试点城市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8月25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气候适 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十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城市交通安全运行、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进城市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将纳入试点城市重点工作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噪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