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8】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震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马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玉旺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钟慧静 董事 工作原因 王震西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半年度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下列风险因素:本半年度报告全文“第三节.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的风险 因素 1、下游市场需求波动风险;2、原材料供应风险;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5、汇率波动风险;6、公司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风险;7、对国际市场依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1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4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7 第四节公司治理21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22 第六节重要事项28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35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40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41 第十节财务报告4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释义项 指 释义内容 中科三环/本公司/公司 指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北京三环/三环控股 指 北京三环控股有限公司(原名: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 中科集团 指 中科实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国科控股 指 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 深交所/交易所 指 深圳证券交易所 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中科三环 股票代码 000970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 中科三环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BeijingZhongKeSanHuanHigh-Tech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ZhongKeSanHuanCo.,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王震西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田文斌 包海林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甲1号楼27层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甲1号楼27层 电话 010-62656017 010-62656017 传真 010-62670793 010-62670793 电子信箱 security@san-huan.com.cn baohailin@san-huan.com.cn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 4,304,406,808.98 4,704,514,530.37 -8.5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162,640,898.11 405,138,662.63 -59.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151,610,390.52 395,733,133.51 -61.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844,028,255.33 -716,388,513.13 217.8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1338 0.3476 -61.5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1338 0.3476 -61.5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50% 7.20% -4.70%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 11,231,053,465.85 11,712,940,372.98 -4.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6,473,551,741.70 6,436,507,758.77 0.58%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94,011.4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54,492,607.5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26,131,125.50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1,284,705.96 减:所得税影响额 5,066,730.9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1,073,549.02 合计 11,030,507.5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经营范围是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各种稀土永磁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有关技术咨询、服务;工业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自产产品;普通货运。公司所处行业为磁性材料制造业,主要产品为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行业类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公司主要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家电、风电、通讯、医疗、汽车等领域。公司的经营模式是从事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业绩驱动模式为开拓磁材产品的市场和应用领域。公司同时生产和销售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是中国稀土永磁产业的代表企业,全球最大的钕铁硼永磁体制造商之一。 永磁材料按成分和磁性等特点划分可分为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两大类,其中,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硼永磁材料为代表。稀土永磁材料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钕铁硼1983年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磁能积和高矫顽力等优异特性,在现代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钕铁硼永磁材料根据下游产品需求差异可以分为低成本和高性能两大类。低成本钕铁硼主要应用于磁吸附、磁选、电动自行车、箱包扣、门扣、玩具等领域,而高性能钕铁硼主要应用于高技术壁垒领域中各种型号的电机,在新能源汽车、变频家电、节能电梯和风力发电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在国家政策支持、双碳目标和智能化驱动下,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需求呈增长势态。2022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再度要求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明确了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展望2030年,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节能电机等领域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需求潜力巨大,行业将迎来又一次快速发展机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自主研发优势 作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公司一直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系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持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以此来推动公司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效和合理利用宝贵的稀土资源和其它资源,积极开拓相关新产业,开发节能新产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雄厚的理论基础 公司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牵引,以中科三环研究院为基础,以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为前哨和量产转化的信息共享、渠道畅通、组织灵活、运转高效的创新组织架构。研究院主要从事机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主要攻关产品、装备和工艺创新。研究院和各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互为补充、协同配合,共同成为企业研发创新的主体,实现了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公司一直与国家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公司外围汇聚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司研究开发工作的理论深度。 2、优秀的技术团队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震西院士早年曾在法国国家磁学实验室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家奈尔教授,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并以扎实的基础研究为先导开创了中国的钕铁硼产业,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具有 深厚的渊源。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技术人才涵盖了物理、化学、金属材料、粉末冶金、表面防护、机械、电机、自动化等各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的研究团队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3、清晰的研发思路 公司研究开发方向兼具前瞻性与商业实用性。研发项目紧密围绕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有序开展,并与核心客户研发部门在产品设计开发之初就建立密切的项目合作关系,充分沟通和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发挥公司对磁体材料和磁路本质的认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应用解决方案。 在烧结钕铁硼磁体研发方面,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向:针对新能源汽车用磁体的高温、高转速、复杂油品环境等特殊需求,开发出高性能、高强度、高耐溶剂性烧结钕铁硼磁体;发挥公司在硬盘驱动器产品清洁度管理的丰富经验,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符合欧洲汽车行业标准的汽车产品清洁度测试中心,产品清洁度成为重要的质量管理要素,综合性能优异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汽车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高端电子消费应用领域的特殊需求,开发了材料、加工、表面处理、磁化等全流程的相关配套技术;公司已经推出高丰度稀土磁体系列牌号产品,其中最高铈含量超过稀土总量的40%,还包括最大磁能积超过50兆高奥的高性能产品,以及结合晶界扩散技术生产的高矫顽力产品,突破了高丰度稀土磁体集中在低成本市场应用的局限,将其扩展到声学器件、工业电机等更为严苛的应用领域;晶粒细化、晶界扩散技术和晶界调控技术等重稀土减量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批量生产,并且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从而大幅降低了重稀土铽和镝的用量,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成本竞争力。。 在粘结钕铁硼磁体研发方面,公司实现了高性能快淬钕铁硼磁粉的稳定批量生产,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产品的同等水平,增强了公司在粘结钕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