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市场观察 2023年8月14日 【今日关注】 周五市场开盘即巅峰,隔夜利好消息落地后反馈很差,给出的政策低于预期。本轮“打气牛”的核心就来自政策强刺激预期,目前强刺激只听说过没看到落地,这种情况下市场会对“大喇叭”逐渐脱敏。指数层面其实面对这种突然的放量大跌可说的不多,多头重要的几个支撑位今天全部打破,要做好短期市场全面转空去寻找“第二只脚”的准备,不轻易加仓抄底,一旦进入寻找市场底的阶段往往更加煎熬。科创50指数跌出日线底背离,后市反弹优先级更高。 板块上,早盘券商带头闷杀,博弈隔夜政策落空,随后市场开始滚筒波浪式下跌。整个上午中药、减肥药板块还在发挥避风港作用,超跌的传媒板块甚至尝试“跷跷板”。到了午后市场开始破位放量后基本没什么板块撑得住,截至尾盘笔者所关注的行业ETF悉数收绿。 后市策略,指数出现了最担心的极端动作后最重要的策略就是不盲目抄底,不加仓保持谨慎。短线趋势不修复不做主观判断,尊重市场给出的启示,尊重趋势结果,伴随市场快速寻底的落地,顺周期方向政策预期落空后唯一的博弈点在于“跷跷板”还能不能支楞起来。 【市场回顾】 市场概况:大盘全天单边走低,三大指数均跌超2%,沪指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盘面上,医药股逆势活跃,其中减肥药概念股大涨,医药商业概念股震荡走强,新股盘中再度活跃,地产股探底回升。下跌方面,券商、金融科技股集体大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4400 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家数不足600只。沪深两市8月11日成交额7635 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93亿。板块方面,减肥药、医药商业、CRO、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证券、互联网金融、燃气、数据要素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2.01%,深成指跌2.18%,创业板指跌2.33%。 【资金面】 北向资金:8月11日全天净卖出123.37亿元,创年内单日净卖出新高, 其中沪股通净卖出53.9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69.42亿元。 主力资金流向:8月11日沪市净流出202.06亿元,深市净流出101.84亿元。行业板块方面,主力资金流入前三的板块为化学制药、房地产开发、医药商业,主力资金流出排名前三的板块为证券、白酒、软件开发。 【消息面】 1.央行广州分行发文推动横琴深合区资金“电子围网”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11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电子围网)账户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提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服务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并于8月11日至22日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点评:《征求意见稿》草拟思路主要是围绕拓展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构建资金“电子围网”。一是促进合作区与澳门一体化发展,二是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服务民生。 2.央行:二季度绿色贷款高速增长 央行发布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二季度我国绿色贷款高速增长。 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 比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比年初 增加5.45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 分别为9.6万亿元和8.4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1.85万亿元、6.8万亿元和3.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3%、35%和49.2%,比年初分别增加2.14万亿元、1.26万亿元和9549亿元。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 余额6.43万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年初增加926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年初增加4655亿元。 点评:2023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6万亿元。二季度末绿色贷款高速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3.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 据农业农村部8月11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以经营业绩、带动农户数等为主要指标,优中选优遴选一批发展势头好、行业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联农带农紧的农业企业。 点评: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引领作用突出。 【行业动态】 1.生态环境部:加强汛期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工作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汛期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2023年入汛以来,一些地方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对饮用水水源环境监管带来了新挑战。要求各地迅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汛期和退水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通知》提出三项工作要求。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二是强化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预警。三是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信通院: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14.9万部同比下降20.9%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14.9万部,同比下降20.9%,其中,5G手机1732.2万部,同比下降24.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2%。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0亿部, 同比下降4.8%,其中,5G手机出货量1.02亿部,同比下降6.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9%。 3.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全链条风险隐患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到,用3个月左右时间开展集中攻坚,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全链条风险隐患,建立整治台账,切实消除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突出风险隐患;再用半年左右时间巩固提升集中攻坚成效,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完成对排查出风险隐患的整治,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到2025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基金动态】 1.业内人士:量化私募行业通过新策略的研发开拓上可能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A股增量资金在量化赛道能否还有潜力可挖,量化私募行业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近期,记者从量化私募行业了解到,尽管下半年以来私募新产品发行继续处于低潮,但量化管理人在多个策略线的创新开拓上,已悄然展开新一轮比拼。其中,带杠杆的DMA、新的中小市值量化多头、股票量化多空等策略,正成为全行业新的“吸金”利器。业内人士表示,从不同投资者差异性需求匹配、能否表现出稳健的收益能力等出 发点来看,量化私募行业通过新策略的研发开拓上,可能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2.银行理财上半年募资额同比骤降42%存续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首度被公募基金反超。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 亿元。同期,公募基金规模为27.69万亿元,规模超过银行理财。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被反超的背后,是银行理财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同比骤降42%。 【买方观点】 财通基金:以AIGC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浪潮值得把握 近期,财通基金发表观点称,在行业配置方面,仍然看好成长类资产,其中,以AIGC为代表的产业创新浪潮值得把握。 “AIGC产业作为新一轮通用技术创新向资本市场映射的起点,将继续受益于产业浪潮的迭代与商业化进程的推进。”财通基金表示,将继续关注核心的AI算力(光模块/服务器),产业周期复苏的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应用领域的办公软件/游戏。 对于顺周期板块,财通基金表示,将保持跟踪。“若后续政策力度加码或有实质性的细则落地,那么市场或迎来复苏链条更好的布局时机。”财通基金表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提供的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财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内容而视其为客户。财达证券力求所涉信息资料准确可靠,但财达证券不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及时性做任何保证。 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任何情况下财达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文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文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文推送内容做出决策。财达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力。如发现其他版权问题,请致电客服或发送邮件,相关人员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