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2023-08-08艾瑞咨询机构上传
2023年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研究报告

部门:投资研究部©2023 iResearch Inc. 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署名:赵坤、邱斯瑶 2©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虚拟电厂VPP研究范畴界定虚拟电厂既是电力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也是能源互联网的有机节点分别从VPP的两个核心驱动要素来看,其中商业规模化主要对应了“电力交易市场”的逐渐迭代,技术应用驱动,主要是对应了“能源互联网”的大技术系统研究范式。当然,考虑本报告的阅读主体主要是企业经营者、投资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等更加侧重于市场商业化、企业案例分析等方向,所以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聚焦在VPP在电力交易市场背景下的商业范式研究。来源: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虚拟电厂不同行业落位分类电力交易市场能源互联网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虚拟电厂研究范围电力中长期交易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虚拟电厂分布式发电可控负荷分布储能安全保障智慧能源虚拟电厂数字量测AMI广域测量WAMS智能监控/辅助决策绿色发展快速仿真/模拟交易窄口径技术泛口径短期相关长期相关 3目 录CONTENTS01中国虚拟电厂行业发展背景02全球虚拟电厂行业发展现状03中国虚拟电厂行业发展现状Development backgroundGlobal Industrial perspectiveChina Industrial perspective04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Case study 4中国虚拟电厂行业发展背景Development background01 5©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1.1中国电力能源供给端风光发电装机量递增,对应峰谷调拨及合理消纳需求旺盛从每年新增发电装机量来看,风光电装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投资周期性,但是长期来看,仍是比较核心的成长型电力资产。结合其在全天候场景下存在明显的“波动性”、“低出力”特征。从长期的投资收益角度考虑,需要结合“补贴叠加充分交易”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绿色效益的双提升。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15-2022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量结构分布中国电源出力全天候分布特征10%26%40%35%25%25%31%45%51%42%34%34%42%30%28%23%24%17%15%17%24%38%27%19%10%10%10%7%4%7%13%12%5%6%2%7%4%1%2%1%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光电(%)火电(%)风电(%)水电(%)核电(%)0%30%60%90%120%0时2时4时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20时22时火电(%)核电(%)风电(%)光电(%) 6©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1.1中国电力能源供给端风光发电规模扩大,未来有效消纳成为绿色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从能源发电结构来看,中国能源发电量占比中,风光发电的占比出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当然聚焦2022年,可以看到,发电量相对占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考虑到发电装机量(前置投资因素),有效并网量(后置消纳因素)。当下节点,需要有效的解决风光电长期、合理消纳的问题。才能在相对理想的条件下,实现在2025年达到16.5%发电占比的目标。当然,从整个电力网络的有效运营角度来看,有效解决其“峰谷调拨”及“合理消纳”问题,将成为能源市场持续繁荣的重中之重。来源:国家能源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15-2022年中国能源发电量结构2025-2060年中国能源发电量结构预测74%69%68%67%70%19%18%18%16%14%4%9%10%12%11%3%5%5%5%5%20152019202020212022火电(%)水电(%)风、光电及其他(%)核电(%)17%65%70%84%35%30%2025e2050e2060e风、光电(%)其他(%) 7©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1.1中国电力能源供给端分布式发电摊薄集中投资收益,平抑长期供需缺口及短期波动性从政策推动性角度来看,分布式风光电自2021年起,开始进入强政策推动期。国家能源局及其他相关部委,分别按照不同行政层级(省、县、市、区),以及不同执行主体(公共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等)推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的加快发展。比如在2022年5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当然,国内分散式风电,相较分布式光电,仍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商业化差距。来源:国家能源局,CWEA,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17-2022年中国分布式光电装机量2017-2021年中国分散式风电装机量5258440030003452674886001300017400204002385230600392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新增装机量(万千瓦)累计装机量(万千瓦)12143010080350649419499620172018201920202021新增装机量(万千瓦)累计装机量(万千瓦) 8©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1.2中国电力能源需求端第三产业+居民电力消费比重逐年升高,弹性系数分布区间长期上移从整体电力消费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居民用电的消费比重逐年升高,一方面对应了整体中国经济结构发展中,泛口径下的高端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物流服务业等,肩负了更强的新经济动能。同时另一方面,基于全产业数字化的背景下,用电终端(包括居民用户)的用电依赖性也在逐渐增强。结合长周期下的,在未来国内经济增速维持温和增长的前提下,考虑到第三产业+居民用电的分布式+储能渗透率逐渐提升,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概率会进入低波动、高运行的新区间。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10-2021年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2010-2022年中国电力消费分布结构75%75%74%74%74%72%71%70%69%68%68%68%66%11%11%11%12%12%13%13%14%16%16%16%17%17%12%12%13%13%13%13%14%14%14%14%15%14%15%2%2%2%2%2%2%2%2%1%1%1%1%1%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用电第一产业1.431.30.730.980.560.140.740.951.250.731.411.281.41.10.951.2 9©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253239495774691521283761116222834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数据中心(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亿千瓦时)5G通信(亿千瓦时)1.2中国电力能源需求端新兴行业电力依赖性与日俱增,负荷特征呈现复杂化趋势作为国内新经济增长的典型电力负荷需求方,数据算力、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其电力需求在量级增速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当然从负荷特征来看,数据中心因为其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已经开始从“中心化网络”向“边缘计算”过渡,所以有可能呈现出“大者更大,小者更密”的分布特征,对应电力负荷特征也会出现两极分化。新能源汽车,特别是BEV车型的高渗透率,也对应会增加电力负荷的随机性。从整体来看,更加系统化、动态化的电力系统,会成为未来电力供需网络的核心形态。来源:信达证券研究中心,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20-2025年中国新兴产业电力消费结构CAGR=24.2%CAGR=44.5%CAGR=43.4%2020-2025年中国新兴产业电力负荷结构4063450848355264574060471612229620892469278931672185279734164317500964351825218324392724304333994114344985586066492103345487621018131614%15%16%17%18%20%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新能源汽车充电(亿千瓦时)电炉钢(亿千瓦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亿千瓦时)数据中心(亿千瓦时)光伏制造(全产业)(亿千瓦时)通讯基站(亿千瓦时) 10©2023.8 iResearch Inc. www.iresearch.com.cn34110476681160117随车配建充电桩公共交流充电桩公共直流充电桩2022(万台)2023e(万台)1.3中国电力能源服务端分布式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电力供需结构矛盾的核心节点结合前面讨论的新能源发电的并网量级矛盾、结果矛盾来看,新型储能技术的规模化,一方面能够在时间层面解决“并网错峰”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能主动促进电力负荷端的“源荷一体化”改善。从产业供需两端,改善电力能源的市场化应用的问题。同样以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的充电桩为例,伴随着其作为电力负荷端的基础设施密度的快速增长,“光储冲放一体”模式,结合BEV的先天储能属性,亦能从负荷端,实现分布式源荷载体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优化。来源:CNESA,中国充电联盟,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022年-2023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2022年Q1-Q3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新增投运)工业12%电网侧30%电源侧55%独立储能37%变电站18%储能+光伏18%储能+常规机组8%储能+风电2%储能+风电+光电2%用户侧15%产业园2%其他2%+99.6%+54.5%+53.9% 11©2023.8 iResearch Inc.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3虚拟电厂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气设备
发现报告2023-10-25
hot

2022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简析

信息技术
甲子光年2022-10-21
hot

中国虚拟电厂行业简析

信息技术
甲子光年2022-10-20
hot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
华西证券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