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发现报告]: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2023-05-08发现报告机构上传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报告调研日期: 2023-05-08 2023-05-28 00:00:00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梅锦方,证券事务代表 覃刚禄,财务运营部副主任 黄秋梅,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员 史志茹2023-05-08 00:00:002023-05-09 00:00:00路演活动北京 中信证券证券公司盛夏,彭家乐建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方开航,陈拓,王麟锴大家资产其它胡筱相聚资本其它白昊龙新华资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李琰,林建臻,杨思思华夏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刘心任,李柄桦工银瑞信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陈涵,杨鑫鑫,张伟升,袁辰昱源峰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张鸿羽,程子旭,徐野,张晓冬,曲泉儒Wt Asset ManagemenmentNone唐商恩银华基金基金管理公司薄官辉,苏静然,王建,王利刚,王丽敏博时基金基金管理公司姚爽,王诗瑶广发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王琪,陈少平,王伯铭 一、Q&A(一)养猪业务1.请问公司目前投苗量情况?答:近几个月,公司投苗量逐月增加,均在220万头以上。其中,3月和4月份单月投苗量均超过240万头,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为公司实现未来出栏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2.请问公司一季度肉猪养殖成本的变化情况?四月份肉猪养殖成本为多少?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后,对公司的养猪业务是否造成较大影响 ?答:一季度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逐月下降。受北方局部区域疫病阶段性影响,公司1、2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稍高,3月份降至8.5元/斤,4月份进一步降至8.4元/斤。随着入夏后天气转热,北方区域大生产已趋于稳定,叠加饲料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目前公司南方区域整体疫病防控效果较好,未明显感受到雨季疫病对公司南方区域的影响。近几年,公司南方区域雨季疫病防控成效较好,干部员工经验丰富、信心充足,南方疫病防控成效与生产成绩提升形成良性正向循环。公司将继续压实基础生产管理,巩固疫病防控优势,通过先进单位带动后进单位,努力实现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本目标。 3.请问公司种猪场产能利用率大约为多少?今年底拟实现多少?答:公司现有种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即目前公司的种猪场满负荷状态时,能繁母猪按正常生产性能可产出的商品猪苗量为4600万头)。换句话说,在满产的情况下,假设按照PSY为20测算,目前公司种猪场大致可容纳230万头能繁母猪进行生产。4月末,公司能繁母猪约145万头,种猪场产能利用率约63%。公司设定今年底能繁母猪奋斗目标约170万头,种猪场产能利用率约74%。4.请问公司未来新增的育肥能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渠道? 答:公司现阶段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已提升至3000万头左右,初定年底饲养能力奋斗目标为3200万头。为满足未来生产发展所需,公司重新梳理研究高效养殖模式,补充未来公司养殖资源缺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一是吸收、新开发优秀合作农户资源;二是支持现有合作农户提升养殖规模和效率;三是支持合作农户新建高效家庭农场;四是新建高效养殖小区。公司未来新增养殖资源中,以他建方式(养殖小区、家庭农场)为主,约占2/3,公司自建(养殖小区)为辅,约占1/3,尽可能做到相对轻资产运营,用现有的资源协同更多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满足公司未来发展所需。公司已出台一系列资金扶持和配套政策,协同外部优质资源,激发各合作主体发展活力,努力提升肉猪饲养能力,提前为公司未来养殖规划做好准备。5.请问公司目前生猪屠宰业务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2018年就已开始布局生猪屠宰业务,主要定位为“自我经营、自我发展”,在特殊时期为养殖主业配套,延伸产业链,平滑猪周期波动。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公司生猪屠宰加工业务现已组建好专业团队,并在集团层面成立了佳润肉食独立经营单元,统筹管理拓展生猪屠宰业务,逐步围绕公司养殖优势区域布局屠宰加工项目,在国内核心中心城市布局分销中心,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扩展销售渠道。产能方面,现阶段公司共有广东、江西、江苏和内蒙古等4个屠宰项目投入运营,合计年屠宰产能达350万头左右。另外,公司稳步推进屠宰产能投入,目前在建生猪屠宰项目共4个,设计年屠宰产能合计400万头。随着公司在建生猪屠宰项目逐步投入使用,屠宰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利润方面,目前公司生猪屠宰业务仍处于布局和探索阶段,本年度尚未实现整体盈利,略有亏损,部分屠宰分公司已实现年度盈利。公司积极拓展生猪屠宰销售渠道,目前主要是发展B端客户,包括大型农贸批发商、商超、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新零售企业等。未来,公司将按“82”比例规划生猪屠宰业务的布局和发展,即80%的肉猪产品以毛猪形态销售,20%为屠宰后鲜品形态销售。6.请问目前全国范围内,非洲猪瘟疫情是否可控?答:按照往年经验,一般12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疫病高发期,尤其是北方区域疫病防控压力较大。随着天气变暖,疫病逐步稳定。4月份至11月份为生产的黄金月份。 总体而言,现阶段行业非瘟防控水平和能繁母猪补充能力大幅提高,非洲猪瘟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可控。但相比非瘟之前,部分生产指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行业仍有一定的影响。7.请问公司和行业最优秀的企业相比,成本差异原因主要在哪里?答:最终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盈利能力,盈利能力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卖价两方面因素。对于成本,目前公司和行业最优秀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公司继续做好基础生产管理,公司养猪成本现已逐步向行业最优秀水平靠拢。仍存在一定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公司养猪业务处于恢复期,未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2018年公司销售肉猪(含毛猪和 鲜品)2230万头,2019年销售1852万头,2020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降至955万头,2021年和2022年分别恢复至1322万头和1791万头。换句话说,2020年-2022年,公司养猪业务时刻处于战时状态,生产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公司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聚焦于疫病防控,无暇分出更多的精力优化基础生产管理,造成养殖成本阶段性增高。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整体生产步入常态化状态,成本也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后续,公司将向行业最优秀企业虚心学习,压实精细化生产管理责任,巩固疫病防控优势,确保大生产持续保持稳定,促使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从卖价上看,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为传统高价区。同时,公司的产品品类丰富,肉猪体型、品质较好,深受市场消费者喜爱,公司销售价格在行业中处于前列。8.请问目前行业产能去化速度如何?若行业参与者出现资金紧张,产能是否会立即退出? 答:根据市场第三方调研数据来看,目前低迷猪价背景下,中小散养户产能去化较快,大企业产能去化较慢,多数大企业仍在努力坚持,生存能力较强。相反,从各上市企业披露的销售简报可以发现,大部分上市企业月度销售量环比和同比均处于增长状态。因此,从数据上看,目前行业产能去化尚未充分,产能去化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参与者。截至目前,猪价已持续低迷较长时间,大企业也会面临资金和现金流的压力,行业负债率总体提升,部分企业开始通过处置资产等各种方式回笼资金。对于中小规模养殖户而言,目前肉猪养殖难度加大,资本开支加大,若出现资金紧张则无以为继,一般可能会直接退出市场。但对于大企业而言,若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情况,可以通过出售相关资产,如厂房、土地、仔猪和各种非标体重的肉猪等,通过降低饲养规模,回笼部分资金,支撑现金流正常运转,缓解资金压力,这种做法以损失市场占有率的方式延缓企业退出市场的时间。同时,大企业往往拥有较为丰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除非出现资金链突然断裂等极端情况,否则直接退出行业的可能性较小。 9.请问猪价大幅波动是否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答:在我国,猪肉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猪价长期主要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目前行业从业者均无法控制猪价。尽管猪价已持续低迷较长时间,但公司并不担心。猪周期仍然存在,行业一定会给予优秀者合理的回报。目前公司资金较为充裕,不会过分顾虑资金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工作。对公司而言,关键问题在于做好成本控制,保持竞争优势。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按照既定规划,持续做好母猪配种、仔猪投苗和肉猪育肥等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大生产稳定。待后续猪价反转,公司自然能获得合理的收益。10.请问公司如何判断猪价未来走势?若今年一年猪价都处于低迷状态,公司将如何应对? 答:(1)猪价走势判断与非瘟前相比,近几年猪价波动较大,猪价扰动因素较非瘟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猪价走势难以精确预测。前期公司预测春节后为消费淡季,猪价走低符合预期,但低迷持续时间略超预期。自年初以来,猪价已持续低迷5个多月,特别是春节前后一季度,猪市场价格较低。按照往年经验,一年之中8-10月份为传统消费旺季,传统节日、社会庆祝活动等较多,叠加部分地区腌腊需求,社会肉类消费需求相比上半年更加旺盛,猪价往往较好。投资者也可参考生猪期货的远期价格,综合研判未来猪价的走势。以上为往年的经验,并非对市场猪价的指引和精确判断,仅供投资者参考,请理性判断。 (2)应对方式公司坚持稳健生产,总体采取均衡投苗和稳健出栏的方式进行大生产。公司不会过分依赖预测的短期市场价格,大幅调整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就目前来看,猪周期依然存在。若今年一年猪价均维持在低迷状态,行业可能出现较大规模度的产能去化现象,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后,猪价会有好转,猪价反弹高度可能更高。目前公司已提前储备了较为充足的资金。截至4月末,公司各类可用资金近100亿元,其中可随时使用的资金近70亿元,用以应对可能的较长时间的低迷行情,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公司有充足的底气、信心和经验顺利穿越低迷行情周期。 因此,公司会从自身出发,做好日常的生产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熬过低迷周期,迎接盈利周期。11.请问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猪周期预判难度是否增加?答: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行业和猪周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比非瘟前,现在猪周期判断难度增大。(1)供给端变化 ①行业规模化、集中化提高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行业产能被动去化,导致供需不匹配,进而造成2019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猪价长时间处于高位水平,持续的时间和高度远远超出了往期猪周期。当时生猪养殖行业利润丰厚,吸引上下游和社会资本涌入,行业形势发生较大变化。随着产能逐步增加并释放,目前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程度提高。据公司内部研究,2018年我国集团化大企业(指存栏1万头能繁母猪以上)的占比约8%,2022年此比例已提升至39%左右。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低迷猪价下,产能去化速度较慢。②行业复产能力增强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摸索,行业普遍建立起较为严密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即使出现母猪损失,行业也可通过三系杂交、二元回交、肉转种 等多种方式快速补充母猪,行业复产能力增强,市场供给能够快速补上。③短期二次育肥投机增多相比于非瘟前,现阶段一体化养猪难度加大。部分市场参与者不养母猪,直接外购肉猪进行二次育肥,会阶段性影响市场整体供给,加剧猪价波动。(2)消费端变化①居民肉类选择多样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肉类品类选择呈现多元化,淡水鱼、海鲜、牛肉、羊肉等肉类品类占比提升。中长 期来看,猪肉消费在总肉类消费占比中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以上仅为基于当前市场和行业情况进行的分析和梳理,仅供投资者参考。12.请问行业集中度提高后,猪价波动是否会放缓?答:长期来看,大型企业资金充足,且融资渠道丰富,待市场集中度提升至一定水平,大型企业维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产能去化的速度可能会变慢,市场猪周期有望被熨平,猪价有望稳定。但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市场可能会阶段性处于非理性状态,行业参与者为抢占市场份额,可能致使猪价波动更为剧烈。 同时,近几年非洲猪瘟疫情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业快速补充母猪的能力大幅提高,也有可能进一步熨平猪周期波动。13.请问公司如何看待未来猪业的行业竞争?答:待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养猪行业的竞争则演变为规模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规模化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两个“本”的竞争——成本和资本。对于成本方面,公司会对标行业优秀企业,虚心向行业标杆企业学习,补齐短板,努力降低成本,

你可能感兴趣

hot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农林牧渔
发现报告2023-05-17
hot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农林牧渔
发现报告2024-05-13
hot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农林牧渔
发现报告2023-08-31
hot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农林牧渔
发现报告2023-05-10
hot

温氏股份机构调研纪要

农林牧渔
发现报告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