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智研咨询]:2023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化石能源2023-06-07智研咨询智研咨询智***
2023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23年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成品油行业发展历程、成品油行业产业链分析、成品油行业促进与阻碍因素分析 一、成品油行业综述 1、成品油定义及分类 广义的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一般情况下,成品油是指以原油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汽油、煤油、柴油三类产品。 成品油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成品油行业产业链 成品油行业产业链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上游油田的勘探与开采以及原油进口。(2)中游为石油炼化加工为成品油;(3)成品油流通渠道及消费者。由于我国可开采的原油资源达不到我国的消费需求,所以原油的进口也是上游产业链关键的一环。上游勘探与开采一般由三大国有巨头主导。中游的石油炼化加工由三大国有巨头主导,亦有少数地方非国有炼油厂从事生产及炼油活动。三大国有巨头亦参与下游的成品油流通业务(即加油站业务),但其主要业务重点为勘探石油资源并炼制及研发产品。因此,由于成品油经销商具有资金、物流、储存及网络能力以助成品油产品可及时交付,从而使彼等能够缩短上游生产商与下游用户的距离,故成品油经销商透过填补并无三大国有巨头满足的市场需求于成品油行业价值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品油的直接消费领域包括汽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船舶、飞机、摩托车等。 成品油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1)成品油上游行业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达20472.2万吨。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原油进口总量为50835.24万吨,出口量为205.20万吨。2022年我国国内原油表观需求量为71102.24万吨。 2013-2022年中国原油供需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2)成品油下游行业分析 汽油需求量与机动车保有量呈高度正相关性。根据公安部统计,2004年至202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从2742万辆增加至4.19亿辆,复合增长率为16.32%。 2013-2022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安部、智研咨询整理 本文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成品油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3、成品油行业发展历程 (1)1992年以前:石油工业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 1992年以前,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受制于经济体制转型影响,国民经济活力不足,石油行业的勘探开发以及冶炼等环节受国家严格管控;另一方面,1992年以前国家经济实力整体偏弱,石油行业的下游产业需求开发较慢,导致这一阶段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缓慢。 (2)1992-1998年:成品油市场化初步探索阶段 1992年以后,国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国内石油领域也开始了市场化探索阶段。国内石油产品计划管理品种减少,政府逐步放宽石油行业管制,成品油价格实行“双轨制”,经营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利润相对丰厚,吸引了一大批民营资本进入成品油流通领域。受益于政策相对宽松,这一时期我国石油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市场供需不平衡、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以及油品质量下降的行业问题亦逐步显现突出。 (3)1998-2005年:成品油流通市场秩序规范阶段 1998年,国务院批准对我国油气工业进行全面重组的计划,成立两大集团公司,即中石油和中石化,实行上中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管理。受市场无序竞争的不利影响,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整治市场混乱秩序,规定将成品油批发权集中于中石油和中石化,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加油站审批程序,各地区新建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全资或控股建设。该阶段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行业集中度提高。 (4)2005-2008年:稳步推进流通行业市场化进程阶段 2005年后,面对我国快速发展所需的能源消耗需求,国家开始鼓励地方开办炼化厂、加油站,兴建中外合资公司等,同时国家对对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开始了市场化探索,并逐步放开了对原油进口的管制。 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开始。2006年,商务部颁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2006版),确立了成品油流通企业的审核标准、监管主体与法律责任等问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成品油批发、零售资格。成品油流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外资公司如壳牌、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凭借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通过与中石油、中石化组成合资公司等形式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拓展加油站网络;中海油、中化集团积极发展下游网络;部分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扩张。国内逐步形成了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国外大石油公司和国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5)2008-2016年: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形成,油源垄断格局逐渐打破 2008年之后,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逐步梳理规范国内石油行业在生产炼化以及批发、零售环节的定价机制。2016年,伴随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实施,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出“小幅快调”的局面,调价周期大幅缩短,增加了成品油经营企业对价格波动周期和采购时机的判断难度。 201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2015年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上述两项通知的出台,逐渐打破目前行业上游板块油源垄断的局面,为成品油生产行业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两权放开政策有利于地方炼化企业摆脱对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他国有企业的油源依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的流通环节企业丰富采购渠道、增强议价能力、保障油品供应。 (6)2016年至今:市场全面开放,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 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正式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明确从7月28日起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股比限制要求,标志着我国石油领域终端消费环节的全面对外开放,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百舸争游”的新格局。 2019年,随着恒力石化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地方炼厂陆续投产,民营炼化整体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实力显著提升,成品油市场供给过剩明显,供需格局发生显著 变化;同时,随着民营炼化向下游成品油市场的延伸,国内成品油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 中国成品油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成品油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监管体制 由于成品油涉及国家能源安全,与国家经济命脉紧密相关,因而受到国家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管控。进入汽油、柴油的冶炼、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环节都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和监督。目前行业内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上述部门在成品油行业涉及的主要职责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与价格政策,拟定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制定和调整石油、天然气等少数由国家管理的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公布成品油的中准指导价格,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大型石油、天然气、炼油和化工项目。 商务部:负责原油、成品油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的进口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并审核每年的原油、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申领条件、分配原则等事项;负责起草原油、成品油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对原油、成品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负责制定本辖区内加油站和仓储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本辖区内成品油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依规审核批准并发放相关的经营资质证书。 应急管理部: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发布安全生产规章规程,研究拟订安全生产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石油等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企业安全准入管理责任,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 市场监管总局: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质量工作,制定和发布有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组织依法查处违反标准化、计量、质量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承担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责任,组织开展有关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按分工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国家对成品油等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仓储业务,需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需要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等政策的要求,适时调整成品油价格。 (2)行业主要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成品油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强调要结合国内外能源市场变化和国内体制机制改革进程,研究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成品油行业主要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5、成品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拥有的炼油能力增加到9.4亿吨,折算为1880万桶/天。不过,2022年,我国的原油加工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67589.7万吨,同比下降3.4%,不仅跌破了7亿吨的大关,而且基本跌至2020年的原油加工量水平。从统计数据看,2022年我国原油加工量的下降,至少是2000年以来的首次。中国炼油活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相关的流动性限制使得国内石油需求的下降,此外还有石油产品出口配额的减少。 2014-2022年中国原油加工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成品油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工业机械、航空等,作为发动机的燃料,其市场需求受到汽车产业、城市交通系统、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物流行业发展、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2014-2018年国内成品油产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伴随新冠疫情迅速在全球扩散升级,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明显上升,外需萎缩对我国经济的短期负面冲击明显,国内成品油行业受到疫情冲击明显,三大成品油需求量出现下降。但伴 随国内全面复工复产,市场需求得到稳步回升,带动成品油产量增长。2022年中国成品油产量为36610.4 万吨,同比增长2.4%。近几年我国成品油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4-2022年中国成品油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分品种来看看,2022年汽油产量14535.6万吨,产量占比为39.7%;柴油产量为19125.7万吨,产量占比为52.2%;煤油产量2949.1万吨,,产量占比为8.1%。 2014-2022年中国成品油产量格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二、成品油行业促进与阻碍因素分析 1、成品油行业促进因素 (1)成品油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国家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政策,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相关行业如汽车行业、物流行业等的蓬勃发展,为成品油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家庭消费能力的升级,人们对汽车、飞机出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伴随交通网络建设的完善、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成品油消费需求将稳步增长。 (2)产业政策逐渐放开,形成更加公平的市场秩序 长期以来,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成品油行业面临诸多政策限制。随着我国履行加入 WTO 承诺以及十八大以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国家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市场秩序,明确了行业发展政策,尤其在成品油领域,产业政策逐渐放开,透明、公开的经营环境吸引了大批民营资本与外资的进入。 在油源方面,两权放开后,地方及民营炼化企业进口原油将不必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