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金诚]:行业研究专题报告: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行业研究专题报告: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

2023-05-08段莎东方金诚℡***
行业研究专题报告: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行业信用质量:稳定港口样本企业主要数据和指标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分析师:段莎2022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且沿海外贸货物吞吐量负增长,预计2023年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力度将加大,但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弱化、贸易增长放缓,港口行业吞吐量保持增长但增速受限;我国港口码头万吨级泊位数量增加,泊位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智慧港口建设提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港口综合效率;港口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沿海“一省一港”格局基本确定,整合深化有助于港口协同发展及提升议价能力;预计2023年我国港口吞吐量仍有支撑,港口企业盈利保持稳定;部分港口在建项目规模大,投资支出显著增长,预计对外融资需求继续增加,债务规模和债务率维持上升态势;港口企业偿债能力整体有所改善,后续仍需关注部分港口企业的短期集中偿付压力。2023年3月行业研究专题报告请务必阅读本报告正文后之免责条款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1-一、行业基本面我国港口经过不断演变,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港口,大部分港口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物流产业链及高度专业化的配套服务体系。第五代港口以大型海港为母港,以国际陆港、支线港和设在内陆的港区为子港,形成母港与各子港共生共荣、联合经营、合作发展的港口群和临港产业区;同时,“双碳”背景下,港口向绿色、低碳和智能方向发展,综合效能不断提升。图表1我国港口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方金诚整理港口可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较易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港口带来的产业集群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各地政府秉承“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战略理念,以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港口行业较易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2022年以来,我国港口行业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规划建设、绿色智能、收费管理等方面,引导港口向绿色、安全、智慧、高效方面发展。图表2港口行业相关政策(2022年)时间文件名称关键内容2022.1《长航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升黄金水道通航能力;推动运输方式统筹衔接;提升航运公共服务品质;提升航运绿色发展水平;强化航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数字赋能航运发展;提高航运科学管理能力等2022.1《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能效;推广应用新能源,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交通污染深度治理;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绿色交通科技支撑;健全推进机制,完善绿色交通监管体系;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2022.1《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集中攻坚,重点建设高等级航道;强基优能,打造高能级港口枢纽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2-图表2港口行业相关政策(2022年)时间文件名称关键内容2022.1《“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山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推进东北地区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升港口码头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建设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加快推动铁路进港口重点港区。到2025年,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1.86万公里,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过70%,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率15%,重点领域北斗利用率超过95%2022.3《关于减并港口收费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减并收费项目,定向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完善拖轮费收费政策2022.11《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在完善港口功能布局方面,要求优化港口布局、打造区域港口群、提升港口运输系统效能;在集约高效利用港口岸线方面,要求调整港口岸线存量、做优港口岸线增量和提升港口岸线利用效率2022.12《“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完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改善机场、港口、铁路场站冷链物流配套条件,健全冷链集疏运网络;巩固减税降费成果,清理规范铁路、港口机场等收费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方金诚整理港口是物流运输中重要的枢纽,产业链上下游为货品供需方且货源品种繁多,处于中游的港口运营最为关键港口位于江河湖海沿岸,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港口作为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处,是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在交通运输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图表3港口产业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方金诚整理港口的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货源为进出口贸易货品,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3-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受疫情反复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叠加地缘冲突导致外部环境严峻复杂,2022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且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负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力度将加大,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弱化、贸易增长放缓背景下,港口行业吞吐量保持增长但增速受限港口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经营发展与宏观经济、进出口贸易景气度高度相关,全球贸易三分之二以上、中国进出口贸易超90%都是通过以港口为枢纽的航运完成的。其中,货物运输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度较高,集装箱运输需求与对外贸易景气度相关度较高,国际宏观经济波动亦影响港口吞吐量。图表4我国GDP、进出口总额与港口吞吐量增速走势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下,外部环境愈趋复杂,2022年我国实现GDP总值121.02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增速放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下降至7.72%;而1~11月,全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1,其中货物吞吐量同比微增0.7%至143.1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2%至27058万TEU,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94%。图表5我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单位:亿吨、万TEU)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从主要港口来看,2022年以来,大部分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其中上海港受二季12021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80%,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7.00%。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4-度疫情冲击影响货物吞吐量降幅最大,大连港因腹地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导致货物吞吐量持续负增长。集装箱方面,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呈不同程度回落,宁波-舟山港吞吐量仍保持较高增速,主要系上海疫情封控期间部分船舶跳港至此所致;上海港通过下半年努力弥补了疫情封控期的“损失”,扭转上半年吞吐量同比下降局面,全年吞吐量同比基本持平;北部湾港以钦州港为中轴,并通过“穿梭巴士”进行钦北防三港区间干支线集疏,吞吐量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营口港吞吐量增速降幅收窄,大连港吞吐量增速较高主要系2021年基数较低所致。图表6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情况(单位:亿吨、万TEU、%)港口2022年2021年货物集装箱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吞吐量同比增速吞吐量同比增速吞吐量同比增速宁波-舟山港12.63.033357.312.24.431088.2唐山港7.76.43341.57.22.83295.7上海港7.3-5.447300.677.347038.1青岛港6.64.325678.36.34.323717.8广州港6.60.724861.66.21.824184.4苏州港5.71.290811.95.72.181129.0日照港5.75.458012.25.49.15176.4天津港5.53.721023.75.35.3202710.4烟台港4.69.341212.84.26.036510.6北部湾港3.73.770216.83.621.260118.8黄骅港3.21.28719.33.13.48719.2大连港3.1-3.044621.53.2-5.5367-28.1连云港港311.955710.62.711.35034.8深圳港2.7-2.130044.42.85.028778.4湛江港2.5-0.71306.42.69.2140-营口港22.2-500-4.12.3-3.5521-7.8厦门港1.7-4.112433.22.39.712055.6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东方金诚整理随着防控政策不断调整,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逐渐弱化,且受制于全球通胀压力不断积累,各国货币政策有所收缩,叠加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因素扰动,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指数均回落至荣枯临界点附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2023年,我国工作重点将由疫情防控转向经济增长,未来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力度有望加码,经济将逐步恢复,但对外贸易仍受到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港口行业吞吐量保持增长但增速受限。我国港口作业货种仍以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和石油天然气及制品等大宗商品为主,预计2023年港口吞吐量仍有一定支撑我国港口作业货种主要为干散货、液体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滚装车辆等,2021年3前四大主力货种为集装箱、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和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分别占港口货22022年营口港全年预测完成吞吐量2.202亿吨(总量与2021年基本持平)。http://jtj.yingkou.gov.cn/007/007004/20220318/184f970c-94b5-4856-a493-a6224117ff83.html32022年我国港口前四大主力货种占比尚未公布。 港口行业信用风险回顾与2023年展望-5-物吞吐总量的23.75%、18.21%、15.43%和8.47%。集装箱方面,我国港口集装箱以外贸为主,其吞吐量与国际经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同时亦受腹地经济、贸易产品等影响,2022年1~11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2%至27058万TEU。煤炭及制品方面,2022年1~9月,我国煤炭消费量增速明显放缓至0.3%,受疫情防控、增产保供以及印尼阶段性暂停煤炭出口等影响,煤炭进口量同比下滑10.50%,影响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增长。我国港口下水煤炭主要是电煤,吞吐量与火电行业高度相关,煤炭仍为重要的基础能源。随着疫情防控放开以及稳增长需求提升,叠加俄乌冲突导致天然气供给不足以及渠道受阻,预计2023年煤炭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为港口煤炭吞吐量提供支撑。金属矿石以铁矿石为主。我国是钢铁制造大国,但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且进口矿以海运为主。2022年受房地产、建筑行业等下游用钢需求萎缩影响,我国钢材产销量持续下滑,铁矿石进口量随之下滑,港口铁矿石吞吐量持续低迷。预计2023年我国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将对钢材需求形成支撑,但地产投资下行压力将对钢材需求形成制约,整体来看,港口铁矿石吞吐压力将有所缓解。石油天然气及制品方面,我国原油和天然气高度依赖进口。2022年,受国际原油价格高涨和国内疫情导致需求收缩影响,原油企业炼化效率降低,我国石油进口量同比下降1.41%,降幅有所收窄;LNG进口量同比骤降19.62%,导致吞吐量同步下降。随着疫情防控放松,交通运输需求回暖,原油炼化需求有望回升,预计2023年港口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将有所好转。图表7我国煤炭消费量、铁砂石进口量、原油进口量、天然气进口量及增速情况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东方金诚整理我国港口码头需求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万吨级泊位数量增加,港口泊位趋向大型化和专业化在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