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易凯资本]:医疗与健康服务行业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疗与健康服务行业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

医药生物2023-04-30易凯资本南***
医疗与健康服务行业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疗与健康服务篇2023.04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医疗服务市场整体规模估算值在8.3万亿元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重和健康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健康中国2030”的建设目标下,我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显著扩大,预测到2030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17.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 eXuZaYcXfUrYtWrY8O8QaQmOnNpNpMeRnNqNeRrRxP6MnMqMMYnQoRNZtRsM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核心观点:1、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到2035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增加到4.2亿人左右,占比超过30%,人口老龄化进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发展机遇。未来20年中国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最大的机会就是和养老产业的结合,“医康养”需要很好融合并通过服务人员,机构,房地产和金融支付产品投送到同时变老的最大一群人身边。结构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在养老机构业态以外,通过社区服务和互联网作为服务分发平台的方式更具备潜力,而更多元化的支付来源是底层支持。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至2022年末,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61年来人口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人口结构的拐点到来,生育政策逐渐开放已经历了10余年,出生率并没有收到预期结果,持续优化诉求是生育健康领域备受关注的基础,辅助生殖行业也会是持续的热点。如果生育成本在短期内不能明显改变,促进生育意愿的改变以及保障优生优育就更为重要,尤其后者是可以通过不断进步的生命科学技术实现的,也必然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3、公立医疗作为主导地位长期不变,在国家支付制度进一步巩固的趋势下,民营医疗服务作为补充既需要体现公益性又要兼顾可及性,民营医疗服务的发展空间仍有待探索。医保支付虽然增强了民营医疗服务企业的患者收入保障,但势必对盈利能力和与资本市场的衔接提出了挑战,消费医疗具有更好的自主支付特点,市场呈现开放姿态,因此具有较好发展期待。4、健康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消费医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到全龄人口对于疾病预防和检测,亚健康干预,康复和科学运动,保健服务和产品,美和抗衰等诸多方面,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广泛和深入,科技技术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疫情期间人们健康意识被激发,消费性医疗服务呈现出供需同时增长的明显趋势。5、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将会在未来10年间引领改变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医疗健康一直是受到科技技术进步变革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大数据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技术等的快速迭代发展和相互交融,把医疗健康从当前以诊断治疗结果为主要目标快速带入到健康监测,早期预防,亚健康干预,更精准安全高效地实现治疗的新时代。6、医疗服务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长坡厚雪特征显著,规模效应和财务稳定性成为决定价值的关键。医疗服务企业在资本市场出现了结构性估值体系的回撤调整,期待利好性政策出台和中长期发展向好以外,企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应积极的调整,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政策法规,自身造血能力的打造和稳健的成长性成为关键的衡量维度。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一、2022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一)人口老龄化加重叠加持续的低生育率,历史性的人口负增长使养老与促生话题再度升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9.8%,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4.9%,相较去年分别增长0.9%、0.7%,老龄化进一步加剧;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这是建国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较上年下降106万人,连续6年下跌。进而,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是我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从更直观的因素看,则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及生育率持续降低的必然结果。老龄化问题及生育问题近年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而人口历史性的负增长再次将“养老”、“促生”两大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应对生育和养老问题做了重点指示,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列为2023年的工作重点。1、养老产业发展越发受到重视,挑战中蕴藏机遇自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开始,近十年来,我国养老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养老产业当前的规模仍然和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极不匹配。在养老支出方面,我国已经基本搭建起了与国际同步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涵盖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第三支柱)等。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保基金为当前主要养老资金来源,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体系过于依赖第一支柱,长期承担较重的养老负担,基于当前的老龄化进程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预计在2035年耗尽,这将给二、三支柱的快速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在养老供给方面,经过长期的政策扶持及市场培育,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9073”的养老服务体系认知,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但总的来看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1)供给结构不合理。在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中,政府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于机构建设和床位建设,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机构养老又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目前全国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仅为50%,有的地方“一床难求”,有的地方则“近乎空置”。(2)对服务对象“避重就轻”,忽视“刚需”人群,截至2022年底,我国养老床位数约为822.3万张,其中护理床位仅占43%,而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超过4000万,现有床位难以满足该类群体的护理需求。(3)“缺医少护”情况普遍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不过,挑战中也蕴含了广泛的发展机会,随着社会资本的参与,许多民营医养连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品牌脱颖而出,凭借着出色的服务水平及运营管理能力,逐步填补公立养老体系下的空白。此外,随着智慧养老概念的兴起,科技驱动下的新型养老产品开始融入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场景中,极大缓解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2、生育率水平持续走低的背后是“放”有力而“扶”不足近年来,政府在促生方面的政策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但效果始终不尽人意,总的来说是“放”有力而“扶”不足。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充分证实了1.3左右的超低生育率和不断攀升的出生性别比,使得生育政策调整的急迫性被全社会所接受,自此,国家逐步放开长达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2011年放开“双独二胎”,2013年放开“单独二胎”,2015年放开“全面二胎”,2021年放开“全面三胎”。2016年在“全面二胎”政策的推动下,全年新生儿数量达到1883万,出现了阶段性的反弹势头,而此后的6年间,新生儿数量持续降低,疫情第三年更是史无前例的跌破了1000万大关。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低生育率的原因,除了与过去几十年实行限制生育的政策有关以外,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联系。中国的相对生育成本几乎是全球最高的,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因此面对如此重的生育经济负担,单纯依靠放开生育限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生育率持续降低的问题。而我国恰恰在对生育的经济扶持上做得远不到位。今年伊始,一些地方率先出台了更加直接的生育刺激政策:如:2023年1月11日,深圳市卫健委发布《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一孩一次性发放生育补贴3000元,每年发放1500元补贴,三年累计发放7500元;二孩一次性发放补贴5000元,每年发放2000元,三年累计发放11000元;三孩一次性发放补贴10000元,每年发放3000元,累计发放19000元;山东省济南市宣布:对于本户籍地内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预计未来几年,国家将会围绕“生殖”、“育儿”两大主题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于医疗服务而言,妇、产、儿专科或将变革出更多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二)后疫情时代,民营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有待复苏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1、22年是罕见的对医疗服务各领域政策集中出台的一年从2022年初的疫情持续发酵,到年底迎来全面放开,医疗服务机构负重前行,各类针对性政策也密集出台。3月,一份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的征询医疗服务类机构是否适合上市的A4纸文件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相应的,整个资本市场医疗服务类上市企业的股价当天大幅震荡,医疗服务类企业未来发展道路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尽管,消费医疗领域眼科、口腔和医美行业集中受到了限制性政策的影响,而随后的国务院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的针对社会资本办医,以及鼓励养老、康复、中医等专科的政策陆续落地,伴随部分龙头医疗服务企业登陆A股及港股资本市场,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就政策风向而言,养老及康复无疑是激励政策最为集中的领域,从“十四五”规划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家及各部委针对性的政策颁布,推动养老及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级地方关注的重中之重。同时后疫情时代下,随着企业业绩逐步恢复,医疗服务行业将恢复活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消费医疗领域受到疫情管控和政策双重影响显著消费医疗泛指非公费、非治疗性的、消费者主动选择实施的市场化医疗项目,消费者选择这些医疗项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为了主动升级自身的健康、外貌等方面。相比于传统治疗类项目,消费医疗是兼具“消费”与“医疗”属性的,广义而言,由专业医疗服务(眼科、口腔、辅助生殖等)、医疗美容(医美、植发等)、健康管理(体检、孕产、运动保健、营养心理、功能性康复等)三大板块组成。疫情影响之下,具备消费属性的赛道自然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陆续也看到多家消费医疗类企业的扩张和持续运营受到明显影响。就政策影响而言,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提出将口腔种植、眼科OK镜等耗材纳入集中采购,这对该部分服务类企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来看,均有10%-30%不等的回撤。可以预期,耗材纳入集采,对于这类企业而言,价格空间大大压缩,但同时也会扩大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我们认为集采对企业产生短期影响,长期也促进了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及高质量发展。从企业角度来看,依靠单一产品获利的企业未来将会面对更大的挑战,而具备持续研发能力、产品品类丰富、渠道网络成熟的企业将更加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掌握市场话语权。3、集采和DRGs/DIP的推行坚定,民营医院做选择题,是顺应求生还是差异化补充支付方式改革是促进医院成本管理改革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在DRGs医保付费的现状下,成本管理是每家医院的必修课。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医院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DRGs收付费改革“疾风暴雨”,牵一发而动全身,倒逼医院的运营机制模式转型,医 2023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院绩效“指挥棒”作用更加显得重要,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DRGs收付费改革带来影响和冲击巨大才是真。随着DRGs政策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这也进一步促进纳入DRGs调整的民营医院向龙头集中,应对政策调整的医院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