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2023年Q1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重点是结构性工具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3年Q1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重点是结构性工具

2023-04-14张瑜华创证券؂***
2023年Q1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重点是结构性工具

证 券 研 究 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宏观研究 宏观快评 2023年04月14日 【宏观快评】 重点是结构性工具 ——2023年Q1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点评 事 项 2023年4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 核心观点 1、当下央行对国内经济的修复较为满意(对应货币总量宽松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但仍然不稳固(这对应着短期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风险)。 2、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约2.3万亿。信贷投放最为强劲的时间段可能正在过去,未来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经营贷款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3、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针对科技领域)仍是重中之重,2023年的力度较2022年预计只增不减。由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MLF在额度上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随着未来信贷投放的“节奏平稳”,后续MLF不排除缩量续作的可能。  央行眼中的经济:向好,但不稳固 央行当下对经济的定义是“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观察三点:①2021年Q4以来,首次央行不强调三重压力。②2020年Q3以来,只有2020年Q3和2021年的Q2没有强调经济的不牢固。③之前的委员会例会的新闻稿并未涉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 综上,我们认为当下央行对国内经济的修复较为满意,但仍然不稳固(这对应着短期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风险),并且央行高度在关注国际的金融风险。  央行眼中的信贷:节奏平稳 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两个假设: ①假设一季度信贷占全年的比重为40%(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对应2023年全年信贷新增26.5万亿,较2022年同比多增5.2万亿,是历史的最高值(2009年同比增长仅有4.7万亿)。 ②假设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年度信贷增量(2023年较2022年多增1万亿),对应一季度的信贷增量占全年的比重需要达到48%,与历史最高值的2009年基本持平。 综上,我们认为央行本次提出“节奏平稳”似乎预示一季度信贷投放量有些相对过高,假设维持合理增长的情境下,未来三个季度贷款同比增量或将持平甚至为负。信贷投放最为强劲的时间段可能正在过去,信贷结构上来讲,未来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和经营贷款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 央行眼中的利率:稳中有降 央行表示“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观察两点:①2020年Q4以来,委员会例会首次对利率定义为“稳中有降”。②本次“稳中有降”的表述方法比与近期的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更为谨慎。 综上,与之前的报告《大行的存款利率未来会下行吗?》中的结论“上半年LPR利率,MLF利率和OMO利率的调降仍存在可能。”相比,当下总量利率仍有调降的微弱可能,但概率在进一步降低。  央行眼中的工具:强调“科技” 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四点值得观察: ①当下央行中长期流动性的投放更依赖结构性工具,而非总量工具。2022年MLF新增投放量为0,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增投放量为1.17万亿。 ②延续实施的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指:①碳减排支持工具。②支持煤炭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887 邮箱:zhangyu3@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8090001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宏观】3月出口超预期的四个原因及影响评估——3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3-04-14 《【华创宏观】新设立的国家局会做什么?——从国家能源局看国家数据局》 2023-04-13 《【华创宏观】美国通胀的“魔力圈”如何打破?——3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2023-04-13 《【华创宏观】为何社融强,债市利率下行?——3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3-04-12 《【华创宏观】从冷热不均的价格看四条经济线索——3月通胀数据点评》 2023-04-11 华创证券研究所 宏观快评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2 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③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③结构性工具关注的行业有所变化。与2022年Q3、Q4例会相比,本次例会新增强调的行业是“绿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再重点提及“普惠养老”和“设备更新改造”。 ④央行对科技的强调更为明显。例会强调金融支持科技体系创新。最近三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存量增速均值在35%左右,而所有非金融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均值在15%左右。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预计仍将维持高位。  风险提示: 经济修复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  宏观快评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3 目 录 一、央行眼中的经济:向好,但不稳固 ................................................................................. 5 二、央行眼中的信贷:控节奏,稳成本 ................................................................................. 5 (一)信贷数量:关注“节奏平稳” .................................................................................. 5 (二)融资成本:关注“稳中有降” .................................................................................. 6 三、央行眼中的工具:强调“科技” ......................................................................................... 6 四、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比较 ................................................................................................. 8 宏观快评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4 图表目录 图表 1 货政例会中央行对国内经济的定调 ......................................................................... 5 图表 2 一季度信贷投放占全年的比重 ................................................................................. 6 图表 3 信贷年度同比增量 ..................................................................................................... 6 图表 4 各行业中长期贷款数量情况 ..................................................................................... 7 图表 5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高位 ............................................................................. 7 图表 6 例会内容比较 ............................................................................................................. 8 宏观快评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5 一、央行眼中的经济:向好,但不稳固 从经济视角来看,央行本次例会对经济的定义是“国内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三点值得观察: 1、2021年Q4以来,首次央行不强调三重压力。 2、基础仍然认为尚不牢固,2020年Q3以来,只有2020年Q3和2021年的Q2没有强调经济的不牢固。 3、强调“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表述是“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之前的委员会例会的新闻稿并未涉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 综上,我们认为当下央行对国内经济的修复较为满意,但仍然不稳固(这对应着短期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风险),并且央行高度在关注国际的金融风险。 图表 1 货政例会中央行对国内经济的定调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华创证券 二、央行眼中的信贷:控节奏,稳成本 (一)信贷数量:关注“节奏平稳” 对于信贷数量,央行表示“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同比多增约2.3万亿,关于全年信贷的合理增长的定义,我们做出两个假设: 1、过去几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占全年的比重大约38%左右,相对稳定。假设一季度信贷占全年的比重为40%(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对应2023年全年信贷新增26.5万亿,较2022年同比多增5.2万亿,是历史的最高值(2009年同比增长仅有4.7万亿)。 2、2022年,信贷投放同比增量为1.4万亿,假设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信贷增量(2023年较2022年多增1万亿),对应一季度的信贷增量占全年的比重需要达到48%,与历史最高值的2009年基本持平。 综上假设测算,我们认为央行本次提出“节奏平稳”似乎预示一季度信贷投放量有些相对过高,假设维持合理增长的情境下,未来三个季度贷款同比增量或将持平甚至为负。信贷投放最为强劲的时间段可能正在过去,信贷结构上来讲,未来企业短期贷款,票据 宏观快评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6 融资和经营贷款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图表 2 一季度信贷投放占全年的比重 图表 3 信贷年度同比增量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 (二)融资成本:关注“稳中有降” 对于资金价格,央行表示“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两点值得观察: 1、2020年Q4以来,央行对于成本的定义均为“进一步降低”,本次更改为“稳中有降”。 2、与近期的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稳中有降”一方面延续专栏2《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的说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另一方面又与第五章《货币政策趋势的下一阶段主要思路》中的说法“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相比更为谨慎。 综上,与之前的报告《大行的存款利率未来会下行吗?》中的结论“上半年LPR利率,MLF利率和OMO利率的调降仍存在可能。”相比,当下总量利率仍有调降的微弱可能,但概率在进一步降低。 三、央行眼中的工具:强调“科技” 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四点值得观察: 1、当下央行中长期流动性的投放更依赖结构性工具,而非总量工具。回顾2022年,2022年MLF余额并未增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1.17万亿。其中支小,支农相关工具增长2857万亿,再贴现余额回落320亿,PSL增长3511亿,碳减排,科技创新再贷款阶段性货币政策工具增长5661亿。 2、央行强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