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2)

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2)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司法研究中心金融法治系列研究成果之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18-2022)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HK海勤律师事务所HIGHKINGLAWFIRMSIFL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联合制作2023年3月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和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共同编写而成。本报告系采用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已公开的裁判文书进行专项挖掘和深入分析而成。受当前技术条件和能力所限以及案件识别口径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不排除符合研究范畴的部分文书未被提取到,也不排除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取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差异等,故本报告相关统计数据结果并不代表相应年度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实际受理的案件数量。不排除统计口径优化带来检索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口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所有。本报告仅供从事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的相关部门、机构或人员做参考,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等依据。本报告参与编写人员名单如下: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李俊慧刘茜欧阳楚欣21世纪经济报道:曹金良李玉敏杨希徐倩宜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张庆华习战鹏刘靖晟曹兴华特邀顾问:下祥瑞-1- 摘要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其安全稳定与平稳运行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为了做好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态势研判和案件特征分析,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和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依托法研灯塔实证分析平台,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形成本报告。主要形成如下结论建议:经统计,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自2020年后大幅下降;案件主要涉及经营风险与内控风险,违法发放贷款罪是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的核心类型;涉案主体复杂,包括各个地区、职务层级与学历层级;被告人所在机构类型具有集中性特征,主要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案件开始出现与网络新技术相结合的趋势,运用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诈骗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于部涉案金额较大,主要涉及受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及违法发放贷款罪;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领导于部涉案金额相对较低,主要涉及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资金罪及职务侵占罪。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造成了储户等大量直接财产损失;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同题加剧、公信力降低;且容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中小银行从业人员应当提-1- 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做好案前预防制度,搭建全链条的内部合规制度建设;发生刑事案件后,要根据在刑事案件中所处地位采取不同的救济策略;引入信息技术进行辅助,便捷化银行风险监管体系和操作。2- 目录研究思路(一)研究背景(二)统计口径二、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基本情况(一)近五年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计521件,除2019年同比上升外,其他年份呈同比下降趋势(二)经营风险与内控风险相关犯罪案件最多,分别占比40.88%与40.12%;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共计162件(占31.09%)(三)涉案金额分布呈现出“两头分布”的特征,在100万元(含)以下(37.62%)及超过500万元(25.50%)的占比最高,三、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主体特征分析..(一)单位犯罪涉及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告人年龄段集中在60后与70后,合计占比61.59%;60.47%的被告人为高中及以上学历(二)被告人单位为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商业银行的最多,均超40%;46.83%的被告人职务层级为领导干部.6(三)强制措施类型主要为逮捕、刑事拘留与取保候审(四)92.71%的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88.76%的案件存在从轻减轻量刑情节;14.78%的案件为共同犯罪(五)76.00%的案件刑期在五年以下;适用缓刑的案件占比- 1 - 30.13%,适用罚金的案件占比63.25%8(六)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总体特征X四、中小银行领导干部高发犯罪类型化分析(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干部高发犯罪解析1.领导干部涉案人数为64人,涉案金额较大,46.15%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2.涉及风险类型主要为内控风险与经营风险,分别占比46.15%与35.90%,涉及受贿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占比25.64%3.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干部较多涉及的具体罪名为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诈骗罪等......10(二)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领导千部高发犯罪解析.141.涉案领导干部为295人,涉案金额相对较低,在100万元(含)以下的最多,占比38.29%142.涉及的风险类型主要为经营风险(占48.29%)与内控风险(42.93%);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占40.49%143、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领导于部较多涉及的具体罪名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等15五、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造成的不良影响19(一)造成储户等大量直接财产损失19-2- 30.13%,适用罚金的案件占比63.25%8(六)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总体特征X四、中小银行领导干部高发犯罪类型化分析(一)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干部高发犯罪解析1.领导干部涉案人数为64人,涉案金额较大,46.15%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2.涉及风险类型主要为内控风险与经营风险,分别占比46.15%与35.90%,涉及受贿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占比25.64%3.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导干部较多涉及的具体罪名为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诈骗罪等......10(二)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领导千部高发犯罪解析.141.涉案领导干部为295人,涉案金额相对较低,在100万元(含)以下的最多,占比38.29%142.涉及的风险类型主要为经营风险(占48.29%)与内控风险(42.93%);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占40.49%143、农信社、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领导于部较多涉及的具体罪名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等15五、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造成的不良影响19(一)造成储户等大量直接财产损失19-2- (二)造成中小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加剧20(三)造成中小银行公信力降低.20(四)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21六、中小银行从业人员刑事风险防范策略21(一)提升风险意识:刑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提升.22(二)案前预防制度:全链条的内部刑事合规制度建设......22(三)案中救济措施:作为被害人和作为被调查者或嫌疑人的不同选择,23(四)引入技术辅助:风险监管体系和操作的便捷化,.24-3- 一、研究思路(一)研究背景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4567家,中小银行共计3988家,占比高达87.32%。2022年第四季度,中小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43.80%。不论从机构数量上还是总资产上来看,中小银行都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其安全稳定与平稳运行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为了做好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问题态势研判和案件特征分析,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和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依托法研灯塔实证分析平台,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形成本报告。(二)统计口径时间口径: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审级: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一审案件中小银行口径详见下表:(1)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检索关键词: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涉及中小(2)城市商业银行:130家。检索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3)村镇银行:1642家。检索关键词:村镇银行银行范围(4)农村商业银行:1569家。检索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5)农村信用社:609家。检索关键词:信用社(6)农村合作银行:26家。检索关键词:合作银行附加检索关键词:商业银行-1 - 罪名范围详见下表:风险类型罪名范围违法发放贷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集资诈骗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高利转贷罪;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洗钱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非法经营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经营风险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筹、财务会计报告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妨害清算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共犯);挪用公款罪(共犯);贪污罪(共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行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介绍贿内控风险赂罪;单位行贿罪;洗钱罪;单位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共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共犯);对单位行贿罪;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伪交易诈骗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有价证券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骗取贷风险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票据诈骗罪二、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基本情况(一)近五年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计521件,除2019年同比上升外,其他年份呈同比下降趋势2018年至202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计521件,除2019年同比上升外:其他年份呈同比下降趋势。(二)经营风险与内控风险相关犯罪案件最多,分别占比40.88%与40.12%: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案件数量最多,共计162件(占31.09%)- 2 - 19.00%40.88%■交易诈骗风险■内控风险经营风险40.12%图1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涉及风险类型分布如上图所示,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涉及风险类型主要为经营风险类与内控风险类,分别为213件(占40.88%)与209件(占40.12%);涉及交易诈骗风险类的案件相对较少,共计99件,占比19.00%。18016235.00%16031.09%30.00%14017.08%25.00%12010013.05%20.00%806811.13%5B15.00%604.61%4.61%4.41%3.26%10.00%4024/231.15%172065.00%1.15%.00%0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受贿罪职务侵占违法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叉贷款、案件量(件)占比图2中小银行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排名前十的罪名情况如上图所示,涉及的具体罪名中,涉及经营风险的违法- 3 - 发放贷款罪案件最多,共计162件,占31.09%,远高于其他罪名;涉及内控风险的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案件数量也较多,分别为89件(占17.08%)与68件(占13.05%)。(三)涉案金额分布呈现出“两头分布”的特征,在100万元(含)以下(37.62%)及超过500万元(25.50%)的占比最高涉案金额分布呈现出“两头分布”的特征,在100万元(含)以下及超过500万元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