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医药生物2023-02-20叶寅平安证券墨***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行业周报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行业周报 行业报告 医药生物 2023年02月20日 强于大市(维持) 行情走势图 证券分析师 叶寅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4100001 BOT335 Y EY IN757@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 行业观点: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积极支持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完善定点药店门诊统筹支付政策、明确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包括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强基金监管。我们认为此《通知》将提高处方外流及定点零售药店经营的规范化、推动电子处方的落地、加速处方外流,为定点零售药店带来处方增量并促进零售药店龙头统筹定点门店数增加。建议关注门店数量较多且有处方外流承接能力的连锁药店龙头。  投资策略:主线一:中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19年后中医药行业重磅支持政策不断,其中医保对中药态度转变积极。2022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是首个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五年规划,行业站位持续提升,景气度进入质变阶段,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新天药业、贵州三力、以岭药业。主线二:防疫政策优化,需求复苏可期。随着我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Omicron毒株的重症率下降,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新冠药物、疫苗需求有望持续走高,而医疗消费、药店等市场则有望复苏,建议关注:通策医疗、固生堂、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锦欣生殖。主线三:产业升级,寻找摇摆环境下的确定性。产业升级在大方向上并没有发生改变,符合产业进化趋势的细分赛道及对应公司有更大机会能够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下列细分赛道的长期价值有望在2023年重新得到市场重视,迎来估值回归:1)创新药及其产业链(CXO&上游供应商),建议关注:凯莱英、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和黄医药、康诺亚;2)临床价值明确的医疗器械,建议关注:心脉医疗、新产业;3)高壁垒制剂及原料企业,建议关注九典制药、东诚药业、苑东生物、一品红等。  行业要闻荟萃:1)欧林生物旗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2)腾盛博药发布BRII-835和BRII-179联合疗法2期临床中期结果;3)歌礼制药PD-L1恩沃利单抗II期研究结果积极;4)Moderna公布流感mRNA疫苗三期临床中期数据。  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0.07%,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75%,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7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4.31%,同期恒生综指下跌2.22%,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1位。 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2/ 7 一、 行业观点与投资策略 行业观点: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带来院外销售增量空间。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积极支持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完善定点药店门诊统筹支付政策、明确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包括加强药品价格协同、加强处方流转管理、加强基金监管。 我们认为: 1) 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有利于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 2) 开展门诊统筹服务以及完善统筹支付政策,有助于使处方流转规范化、提高药店对处方外流的承接范围。 3) 明确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配套政策,可以提高院外价格的统一性;加快电子处方的落地,进一步加速处方外流定点零售药店。并且使零售药店经营更加规范化。 由于院内药物销售仍占据总药物市场超60%份额,处方外流将为院外药物销售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此《通知》将提高处方外流及定点零售药店经营的规范化、推动电子处方的落地、加速处方外流,为定点零售药店带来处方增量并促进零售药店龙头统筹定点门店数增加。建议关注门店数量较多且有处方外流承接能力的连锁药店龙头。 投资策略:主线一:中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2019年后中医药行业重磅支持政策不断,其中医保对中药态度转变积极。2022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是首个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五年规划,行业站位持续提升,景气度进入质变阶段,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新天药业、贵州三力、以岭药业。主线二:防疫政策优化,需求复苏可期。随着我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以及Omicron毒株的重症率下降,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新冠药物、疫苗需求有望持续走高,而医疗消费、药店等市场则有望复苏,建议关注:通策医疗、固生堂、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锦欣生殖。主线三:产业升级,寻找摇摆环境下的确定性。产业升级在大方向上并没有发生改变,符合产业进化趋势的细分赛道及对应公司有更大机会能够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下列细分赛道的长期价值有望在2023年重新得到市场重视,迎来估值回归:1)创新药及其产业链(CXO&上游供应商),建议关注:凯莱英、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和黄医药、康诺亚;2)临床价值明确的医疗器械,建议关注:心脉医疗、新产业;3)高壁垒制剂及原料企业,建议关注九典制药、东诚药业、苑东生物、一品红等。 二、 关注标的 东诚药业:公司是核医学龙头,22下半年核药增速有望回升,PET/CT装机有望加速。23年迎来核药新药收获期,创新产品有望逐步落地。公司核药生态圈布局领先优势明显。 迈瑞医疗: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具有显著的产品线、研发和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优势。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出高端产品,加速向国内外高等级医院渗透,竞争力增强得到进一步显现。下半年医疗机构贴息贷款政策推出,有望为未来数个季度带来额外增量。 心脉医疗:2022Q3恢复正常运营,加上新场地启用解决了Minos和药球的产能瓶颈,收入增长、毛利率均迎来提升。临床需求恢复+产品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拓展3大驱动力下,持续增长值得期待。高耗集采预期趋于温和,公司凭借出色的研发能力持续实现产品迭代,以创新产品实现超额收益。 新产业:国内化学发光龙头,近年来产品力持续提升,X系列的上市带动试剂销售快速提升,其中X8的普及为公司打开了高等级医院常规检测的大门。公司较早开始海外布局,现已具有成熟的海外子公司管控、推广经验,有望在更多国家实现复制。IVD集采预期缓和,加上海外收入增长加速,估值仍具提升空间。 凯莱英:CXO景气度仍处较好水平,业内竞争并没有二级市场预期的激烈。即使把新冠利润全部换算成常规项目利润,当前市值下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较高性价比的基础下,纠结大订单带来的表观波动已没有意义,而乘大订单之风加速推进的能力建设则会在未来数年中持续展现出效果。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3/ 7 爱尔眼科: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近年来快速增长,考虑我国眼科疾病患病人群数量众多,未来行业将维持高速增长。爱尔眼科全国布局,为我国眼科医疗服务机构的龙头企业。公司现有扩张模式可助力其快速、低风险且高质量的发展。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积累的需求,或将在下半年快速释放,公司边际向上趋势明显。 九典制药:国内经皮给药龙头,在研管线丰富,重磅品种酮洛芬凝胶贴膏有望近期获批。广东联盟集采降价温和,集采负面情绪消散。全年收入预计保持40%高增长,未来2-3年复合增长30%以上,当前估值性价比突出。 昆药集团:估值性价比突出的中药龙头!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央企大平台助力长期成长,口服+OTC转型成果显著,血软+昆中药黄金单品快速放量,针剂迎政策边际修复,估值提升空间较大。 一品红: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快速释放期。前几年公司核心品种处于销售准备阶段,且代理产品下滑、疫情、乙酰谷酰胺退出地方医保等成为扰动因素。我们认为2023年开始上述因素影响边际大幅减弱,公司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2-24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36%、28%。 康缘药业:公司是国内中药创新药龙头,现有43个独家中药品种,且在研中药新药30余项。公司销售能力持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注射剂占比降至36%。公司发布最新股权激励计划,以上一年为基数,2022-2024年净利润增长目标均在20%以上。 荣昌生物:公司深耕自免和肿瘤领域,2款已上市产品市场广阔而竞争格局相对较好,有望通过医保实现快速放量,逐步兑现业绩。其中,泰它西普在海外已启动三期临床患者入组,相比目前已上市药物具备潜在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有望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成为公司现金流产品。后续仍有多个适应症和新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公司有望快速实现自主供血,是国内创新药行业中较为优质的标的。 苑东生物:公司是估值性价比突出的麻醉镇痛领域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目前核心存量产品已基本完成集采,风险释放,凭借其制剂原料药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公司后续将持续推进光脚产品集采放量,增厚业绩表现。此外,公司纳美芬作为美国临床急需品种,目前已拿到美国CGT资格,在审批完成后有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未来2-3年复合增长有望达到30%,具备性价比。 图表1 重点关注标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更新至2023年2月17日)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4/ 7 三、 行业要闻荟萃 3.1 欧林生物旗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 2023年2月14日,CDE官网显示,欧林生物旗下A群C群脑膜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AC-Hib联合疫苗)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点评:AC-Hib联合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5周岁儿童,可同时预防A群、C群脑膜炎球菌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相比常规疫苗,AC-Hib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在同一时间预防更多种的疾病,同时也可以减少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依从性较好。 欧林生物的AC-Hib联合疫苗采用冻干剂型,易于保存和运输,且不含佐剂,安全性好。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尚无该产品销售,整体市场竞争格局良好。此前,2019年4月智飞生物液体剂型的AC-Hib联合疫苗批文过期,且2022年2月,CDE出具不予再注册审批意见通知单;目前,智飞生物正加紧开发该疫苗的冻干剂型。 3.2 腾盛博药发布BRII-835和BRII-179联合疗法2期临床中期结果 2023年2月15日,腾盛博药宣布,BRII-835(VIR-2218)与BRII-179(VBI-2601)联合疗法用于治愈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II期研究取得了积极的中期结果,即与单独使用BRII-835或BRII-179相比,联合疗法诱导了更强的抗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抗体反应,并改善了HBsAg特异性T细胞应答。 点评:BRII-835是一种经皮下注射给药的靶向HBV病毒RNA的siRNA药物,可阻断病毒转录、减少病毒蛋白和减轻免疫抑制。BRII-179是一种新型重组蛋白免疫疗法,表达Pre-S1、Pre-S2和S HBV表面抗原,旨在诱导更强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腾盛博药基于与Vir Biotechnology, Inc.和VBI Vaccines的许可协议获得了在大中华区开发和商业化BRII-835和BRII-179的专有权。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第40周联合治疗队列中2例(8%)受试者HBsAg水平最低降至或低于定量下限。而此前BRII-835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48周HBsAg清除率为30.8%。 3.3 歌礼制药PD-L1恩沃利单抗II期研究结果积极 2月16日,歌礼制药宣布其皮下注射PD-L1抗体ASC22(恩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