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创业邦]: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研究报告

国防军工2021-06-04-创业邦机构上传
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研究报告

蓄势待发,乘风而起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研究报告创业邦研究中心 行业研究报告,服务于财经领域,整合发布高质量的财经相关领域精品资讯,提供各行业研究报告和干货。我们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覆盖第三方平台为财经相关领域从业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免费资讯信息服务。 我们的优势: 高质量的内容生产模式、多平台覆盖的整合营销服务、超百余万的高净值人群粉丝、专业、稳定的管理与团队。 旗下的矩阵号: 行业研究资本、行研资本、行研君、IPO智囊团、IPO最前沿、并购大讲堂、科创板的韭菜花、海外投资政策、海外置业政策、海外留学政策、海外留学、全球海外移民政策、番国志。 扫码关注公众号: 行研君 IPO最前沿 全球海外移民政策 报告索取请加:report08 商务合作请加:report998 01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概述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分析中国商业航天投融资分析0203中国商业航天市场格局与企业案例04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趋势0506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榜 PART1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概述——千呼万唤始出来 1.1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驱动因素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以及商业航天制造设计理念变化等因素推动下,全产业链的成本持续下降。产业因素航天政策的开放打开了商业航天的门槛,原来体制内的人才向民间资本频繁流动。人才因素政策因素火箭复用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日益成熟,降低平均发射成本。技术因素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做出正式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围。商业航天发展驱动因素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活动。在国家相关政策放开、资本与技术的共同驱动下 ,中国商业航天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关商业航天的融资与产业布局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一批民营创业型企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 年份部门政策关键内容2013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强调市场主导,政策推动2014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建成较为完善的商业卫星通信服务体系2017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制定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2019年 国防科工局《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引导商业航天规范有序发展,促进商业运载火箭技术创新2020年 国家发改委新基建新闻发布会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商业航天相关政策梳理1.2 政策推动中国商业航天迎来高速发展期商业航天向民营企业、资本开放:自2014 年《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务院60 号文)推出“鼓励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参与国家空间技术基础建设”的相关政策后,中国商业航天向社会资本打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开始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商业航天纳入新基建:2020年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意味着“十四五”期间商业航天的政策支持有望加大,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政策从四个层面推动商业航天发展:主要通过以市场化手段灵活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将商业航天积极纳入政府采购、注重完善商业航天相应基础设配套建设、加强军民融合建设等四个层面推动产业发展。数据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1.3 中国商业航天五年的飞跃之路2015年-起步“北京二号”是政府核准的首个民用商业卫星项目,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的起步。2016年-布局武汉建设首个商业航天基地;丽水一号搭载长征11号火箭,中国火箭首次为民营卫星企业提供商业发射任务。2017年-加速北斗三代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北斗三代的全面建设。2019年-转折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中国商业航天进入转折点,商业公司开始大规模开展业务的时刻。2020年-奋进2020年1月银河航天发射中国首颗5G互联网卫星;2020年4月,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国家主导下发展了60 余年后,首次打开了面向民营资本的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商业航天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向商业化转变的历程,短短五年就形成了初具雏形的产业体系,在各个细分领域里都有民间企业进入,在政策的宏观加持和资本的助推下,基本形成了国营为主、民营补充的完整产业链。数据来源:创业邦研究中心 1.4 中国商业航天地位居于世界前列数据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192218393439011124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15-2020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统计发射次数失败次数44391754221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印度伊朗以色列2020年全球火箭发射次数统计2015-2020年中国五年发射次数共计171次,发射成功率94 .74 %,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世界各国共进行了114次火箭发射,中国开展39次航天发射,发射89个航天器 ,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03.06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9.3%,中国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全球在轨卫星总数3300颗,中国400颗在轨卫星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数据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航天科工集团,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每次发射费用每公斤发射费用70001.46001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费用单位:万美元长征-3乙快舟11号520长征系列现有余量运力缺口中国2021年航天运力测算单位:吨数据来源:航天科工集团,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中国民营火箭的关键指标之一,还是看运力水准。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存在20吨的运力缺口,将亟待商业发射新力量来形成有效补充。发射一枚火箭的成本,不仅仅是发射本身,前期预研、生产、组装、测试,每个阶段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长征3乙火箭发射费用7000万美元/次、1.4万美元/公斤,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快舟11号火箭发射费用600万美元/次、1万美元/公斤。由此可见,不同系列火箭的发射成本有着较大的差距。1.5 中国商业航天运力缺口亟待商业发射弥补 据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已发布的卫星星座计划多达20余项。预计到2025年前 ,拟发射超过3000颗商业卫星,卫星总重量超过400吨。若以长征3乙火箭发射费用7000万美元/次的发射成本估算,2025年超过3000颗的发射需求将突破2100亿美元,商业航天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且未来小卫星星座的发射需求将不断增加。3,7644,4425,4196,7748,36210,20218.01%21.99%25.01%23.44%22.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率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单位:亿元人民币)及同比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1.6 中国商业航天迎来万亿规模蓝海,2025年或突破2100亿美元在政策的扶持与资本的加持下,商业航天行业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15-2020年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增长至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 .09 %,其中2020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2%。 数据来源: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创业邦研究中心整理地面站和设备卫星制造商业发射保险费研发收入商业载人飞行卫星电视定位导航与授时卫星通信音频广播对地观测基础设施业务类产品与服务类27.75%6.37%1.78%0.49%0.35%0.61%26.92%24.88%7.16%2.23%1.46%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收入结构占比情况在商业航天的业务链条中,越接近普通民众、贴近终端用户的业务收入越高,同时地面设施设备高于非地面的收入。美国卫星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总收入达到3850亿美元,其中,地面站和设备、卫星电视、定位导航与授时收入占比最高。在航天基础设施类业务中,地面站和设备类业务收入最多,占商业航天总收入27.75 %。在航天产品与服务业务中,卫星电视类业务收入最多,占商业航天总收入26 .92 %。商业航天业务领域里,“赚钱第一梯队”是地面站和设备、卫星电视、定位导航与授时,均占比20%以上;“赚钱第二梯队”是卫星制造和卫星通信业务,均占比5%以上;“赚钱第三梯队”是音频广播、商业发射和对地观测,占比2%上下。1.7 商业航天业务收入:地面站和设备、卫星电视、定位导航与授时最赚钱 PART2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分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商业航天产业链较为复杂,涉及环节众多,主要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应用及运营服务等环节。2.1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结构数据来源:创业邦睿兽分析 2.2 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分析——卫星制造卫星制造产业链有效载荷种类多、客户需求差异大、技术壁垒比较高。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高性价比的微小卫星(通常指1000公斤以下的卫星)研制成为主流,研制从少数垄断单位发展为企业、高校甚至个人。发射服务提供方提供商业发射运载服务,在整个卫星发射的全部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卫星产品现状从大卫星向小卫星星座转型:根据USC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的十年间,全球小卫星发射数量增加22倍。现阶段国内卫星制造头部民营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纳卫星及微小卫星上。发射服务提供方发射场火箭公司发射保险运载火箭设计、研发发射场操作及控制提供发射及在轨保险卫星发射商业模式以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深圳东方红卫星,背靠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长光卫星为主的国家队实力强劲,在整星研制及星座规划服务方面尤为突出。民营企业九天微星、零重力实验室、微纳星空、千盛探索等更专于高性能小卫星的批量化研制及在轨交付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产业链特征产业链市场格局 2.2 商业航天的产业链分析——火箭制造火箭制造有着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和长周期“四高一长”的特点。技术指标影响火箭整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运载火箭的成本特性以及快速响应特性(发射准备时间)是火箭制造重要的核心指标。降低运载火箭发射成本,实现高性价比低成本地进入空间,是商业火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目前较多民营火箭企业走“先固后液,固小液大”的发动机路线,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成为未来火箭制造技术的关键。火箭产品现状伴随航天发射任务多样化的需求, 运载火箭发射快响应将成为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数据显示,火箭硬件成本占发射成本的75%,2020-2025年间每年火箭硬件市场规模约为94.97 -97 .57亿元 。火箭制造体系推进系统箭体结构制导系统运载火箭的箭体结构是火箭的主体。我国运载火箭当前以单发生产为主,目前材料成本及工时费用(受加工工艺影响)等仍是箭体结构的主要成本构成。电气系统由导航制导控制、参数测量、遥测遥控、供配电管理组成,集成化 、轻质化、便捷化是发展方向。火箭推进系统是最重要的分系统。分为固体、液体发动机, 可重复使用火箭是重中之重,大推力、低成本、高可靠和使用维护方便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家队”有航天科工、航天科技。民营企业有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河动力等。电气系统制导系统是由测量、控制装置和箭载计算机等组成。实现轻质化、低功耗和低成本是发展趋势。产业链特征产业链市场格局 2.2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研究报告

国防军工
创业邦研究中心2021-05-31
hot

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融资金额超64.5亿元(图)

国防军工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02-08
hot

2021年中国商业查询发展研究报告

商贸零售
艾瑞咨询2021-06-21
hot

2021年中国商业物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
艾瑞咨询2021-03-08
hot

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精品报告

国防军工
头豹研究院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