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贸期货]:塑料:曙光临近,仍需警惕黎明前的黑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塑料:曙光临近,仍需警惕黎明前的黑暗

2022-12-23林丙红国贸期货自***
塑料:曙光临近,仍需警惕黎明前的黑暗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能源化工·年度报告 国贸期货•研究院 能源化工研究中心 林丙红 期货从业证号:F0247654 投资咨询证号:Z0000222 塑料: 曙光临近,仍需警惕黎明前的黑暗 产能过剩抑制利润空间: 本轮塑料产能扩张源于民营大炼化集中入局,叠加两油等老牌石化巨头持续的产能投放,使得2020年以来,国内塑料产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9%,大幅超过需求的平均增速,塑料开始步入产能过剩阶段。在此背景下,塑料利润大概率将维持底部震荡。 需求节奏变化引领价格走势: 在供给已经过剩的背景下,需求变化,甚至是需求预期变化将引领价格走势。2022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需求放缓,国内供需失衡,塑料跌价,产业利润大幅压缩,倒逼产业降供给去匹配需求,供需在年底趋于平衡。而随着年底国内防疫政策调整,地产融资放松,市场预期修复,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修复期。考虑到疫情防控放开后,实际需求仍将面临冲击,市场或仍有冲击,需警惕。明年上半年压力或较大,看好下半年的市场表现。 操作策略: 基于底部判断,和未来改善预期,单边保持谨慎乐观,回调单边做多交易为主,或者回调后做多塑料的生产利润,下半年机会好于上半年。跨期交易方面,5-9建议偏反套交易,9-1则考虑博弈正套。 风险因素: 经济状况不佳,需求持续低迷;原油价格暴跌,成本支撑坍塌;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国贸投研小程序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号 能源化工·年度报告 2 一、行情回顾 本年度,对塑料而言,总体来说是波澜不惊,盘面的波动幅度较21年收窄,价格重心下滑明显,如果是从利润视角出发,更是收缩明显;具体来看,今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去解读: 第一阶段,年初到6月初的高位震荡行情;在这横跨几乎上半年的行情中,国内的疫情爆发和俄乌战争是主要的市场看点;一方面,受俄乌战争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链出现短期扭曲,导致大宗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原油价格涨至高位,塑料成本支撑加强,且出口改善,但另一方面,塑料又受到国内疫情影响,内需不振,塑料绝对价格高位震荡,但实际利润已经明显收缩至低位; 第二阶段,6月初到8月中旬的震荡下探行情;这个阶段中,美联储的加息主导了市场,需求开始主动收缩,海外需求下滑,国内制品出口逐步滑坡,原料进口开始提升,塑料供需进一步走差,叠加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塑料成本支撑亦受冲击,塑料价格出现再度下探,从9000左右的均价,最低跌至7450附近,该价格几乎是除20年疫情冲击阶段外的最低价格。 第三阶段,8月中下旬到10月底宽幅震荡行情;8月中下旬,受需求旺季提振和上游供给主动收缩影响,塑料阶段供需改善,反弹顺势展开。不过,反弹行情未能进一步延续,在空头的主动打击下,塑料价格再度快速下跌,10月底价格回到了7450附近低点。 第四阶段,11月初到年底的反弹行情;市场该阶段则凸显了宏观情绪的影响转变,当10月已经注入了过多的悲观因素后,市场出现过度交易;在美联储加息边际放缓和国内防疫政策调整的多重影响下,市场情绪开始出现明显改善,空头开始逐步减仓退出,多头力量回归市场,盘面反弹再次展开。 图表1:塑料期货指数日K线图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二、基本面分析 1. 国际原油:原油大概率迎来上行拐点,但价格重心或维持相对高位; 在去年的年报中,笔者当时判断的是原油维持在80美金高位震荡,上行的动力不足,下方亦有支撑。(谁也无法预计今年俄乌战争的突然爆发,也许这就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总是存在无法预测的风险)。 由于俄罗斯目前是世界前几大产油国和欧洲地区的主要成品油出口国,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持续出招制裁俄罗斯,使得全球的原油和成品油的供应链受到了巨大扰动,反馈到价格上就出现了大幅的波动,布油期货价格在3月初一度冲至120美金上方,接近历史高位价格。此后原油也在100美金的高价上方维持了近4个月的盘整后,才在美联储持续加息,需求逐步萎缩的背景下,出现了明显的回调。 回到当下,布油的价格已经回调到了75美金的位置,笔者认为暂时大幅向下的空间已然不大。一方面,美联储的加息节奏已经出现了边际放缓,原油价格明显回落,这将有助于改善未来美国高企的通胀,而通胀问题缓解后,美联储则可能回到呵护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将重新释放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在放松了疫情防控后,虽然阶段经济仍将面对冲击,但拉长时间来看,明年的需求回升是比较确定的,尤其是旅游放开后,交通需求将明显拉升,利好原油价格。 能源化工·年度报告 3 最后,则是比较关键的OPEC的态度,今年在市场出现悲观预期后,OPEC一度是主动减产以维持价格在高位,虽然这遭到了美国的强烈抨击,但以沙特为首的OPEC组织依然我行我素,坚持适当供需的战略方向。目前价格回到了中性位置后,OPEC的态度将变得更为重要,观察其能否给予托抬市场底部的信心。笔者相信,在目前美国页岩油不再大幅扩张的背景下(这对多头是个风险点),OPEC暂时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且该组织是明确的多头,这将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持续关注。 图表2:Brent原油期货指数日K线图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此外,美国方面为了打压油价,维持成品油价格,一度进行了大量的储备原油抛售,使得美国的原油储备降至历史较低位置,这部分需求可能在价格下滑后释放出来,为市场注入买方力量。还有俄乌方面的情况亦不能忽视,随着战争逐步进入僵持阶段,和谈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提高,俄乌冲突的解决,是可能改善目前的原油供给情况的,对于空头是个利好。 综上,在目前没有突发情况的情况下,笔者依然看好明年的需求实质性改善和OPEC对原油价格的掌控能力,对原油价格不存在太过悲观的看法,维持布伦特原油在80美金相对高位震荡的观点,且看好明年下半年可能存在的上行机会。基于原油价格方面的判断,笔者认为化工品种的价格支撑依然存在,目前各品种的价格重心依然不高,更多的变化来源于预期和现实的博弈节奏。 2. 产能:新增产能逐步投放市场,后续产能投放减速; 去年年报预计国内PE市场将新增11套装置,投放产能预计达到375万吨/年,同比增速预计在13.6%。截至到12月,本年度共只投产了4套装置,分别是镇海一体化炼化二期30万吨/年HDPE装置、浙江石化二期35万吨/年HDPE装置、浙江石化二期40万吨/年LDPE装置、连云港石化二期40万吨/年HDPE装置,共计投放产能仅145万吨,较年初预计少了230万吨(其中广东石化和海南炼化、山东劲海的项目皆慢于预期,但预计都在23年一季度投放,此外青海大美投放依然延期),同比增速为5.3%左右,相较前两年高达19%的产能增速,本年度产能投放速率明显减缓(5年平均表需7.8%),这也反映了本年度供需失衡,生产利润下滑后,生产企业的投产积极性下滑。 图表3:2022年度产能投放 装置名称 产能规模 产品类型 投放时间 镇海一体化炼化二期 30 HDPE 2022年1月 浙江石化二期 35 HDPE 2022年1月 浙江石化二期 40 LDPE 2022年3月 连云港石化二期 40 HDPE 2022年10月 合计 145 - -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能源化工·年度报告 4 展望2023,产能投放仍将持续,但新增产能明显减少。随着明年初,海南炼化、中石油广东石化,山东劲海化工等产能落地后,阶段的产能投放将告一段落。根据统计来看,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为290万吨/年,预计同比增速为10%左右,其中煤化工(甲醇)产能在70万吨/年,轻烃裂解产能为40万吨/年,其余为油制产能,详情见图表4。虽然,产能投放速率有所下滑,但新增装置依然陆续增加,且由于前两年产能的大量投放,国内的供应压力仍将攀升。整体的产业周期明确是处在过剩周期中。利润将明显受到上游装置开工负荷的波动和终端需求的恢复速率的影响。 图表4:2023年度产能投放 装置名称 产能规模 产品类型 投放时间 山东劲海 40 轻烃 2023年 广东石化 120 原油 2023年 海南炼化 60 原油 2023年 宁夏宝丰三期 40 煤 2023年 青海大美 30 煤 2023年(不确定) 合计 290 - -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图表5:PE产能历年增速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3. 产量:检修损失再创新高,产量仍是明显上升;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国内PE产量211.57万吨,环比下降4.03%,同比增加5.61%。其中LLDPE产量87.43万吨,LDPE产量26.83万吨,HDPE产量97.31万吨。2022年1-11月份国内PE累积产量2220.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62%。预估12月产量大致在220万吨左右,预估22年全年PE产量为244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6.59%,较去年增速明显下滑(21年为12.68%),单月产量同比增速(除了1/5/10月)皆不足10%,国内产能的供给压力相较去年开始放缓,产能投放减少,新增产能趋于稳定,且检修力度加大。具体品种上看,本年度的LLDPE产量增速和HDPE的产量增速接近为6%左右,LDPE产量增速大致在1.19%,不过,需求明显对LDPE影响更大,溢价明显回落。 能源化工·年度报告 5 图表6:国内PE产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检修方面,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底,预计22年度装置检修损失量约为330万吨以上,相较于21年度的204万吨,检修损失再次大幅增加,增加接近125万吨左右,同比增加约62%。从图表7中可以看出,今年的检修量几乎是持续大于去年,尤其是上半年的4月份前后(主要受上海疫情爆发影响,影响了炼厂开工)和下半年的6月中到8月中(企业生产利润差,检修窗口轮修),通过持续检修,工厂的库存得到了有效去化,为年底的反弹也埋下了伏笔。 图表7:国内PE检修损失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4. 进口量:进口继续收缩,未来进一步下滑空间有限; 进口方面,最新数据显示,截止10月,月度进口量在114.01万吨,PE累计进口量约为1114.83万吨,预计11~12月月度进口量合计在225万吨左右,全年PE进口量将下降到1339万吨左右,较去年的累计进口量1458万吨将下降超约8%。 22年度的进口增速同比21年度再次出现负增长,年度累积进口量预估为1339万吨,同比增速为-8%。进口增速再次同比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供需走弱和产能扩张后对进口资源的挤出,毕竟塑料之前一直保持着40%左右的进口依赖度,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增加,进口依赖可能继续减少。不过,从细分月份数据上,可以观察到,从9月开始进口增速有企稳迹象,进口量保持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