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2022年11月财政数据解读:收入增速因何再攀新高?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2年11月财政数据解读:收入增速因何再攀新高?

2022-12-20陈兴、刘雅丽中泰证券李***
2022年11月财政数据解读:收入增速因何再攀新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分析师:陈兴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020001 邮箱:chenxing@r.qlzq.com.cn 研究助理:刘雅丽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1 宏观快报20220616:积极财政力度还会更强么?——2022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2 宏观快报20220714:财政支出还有发力空间么?——2022年6月财政数据点评 3 宏观快报20220817:下半年支出怎么办?——2022年7月财政数据点评 4 宏观快报20220916:财政收入增速因何转正?——2022年8月财政数据解读 5财政支出增速因何放缓?——2022年9月财政数据解读 6【中泰宏观陈兴团队】财政收入增速为何加快?——2022年10月财政数据解读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11月财政收入增速再度跃升,支出增速有所放缓。收入增速高位再升,仍是因为属于去年四季度税期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实施缓税形成低基数,11月中央收入、税收收入增速延续大幅提升,对财政收入增速走高形成支撑。但地方收入增速在基数回落下仍有下行,或受到11月经济全面回落的拖累。11月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一方面是因为中央支出增速转负,另一方面,地方专项债发行缩量,与去年发行节奏错位形成高基数,使得地方支出增速回落。从分项看,卫生健康、社保就业和教育三项民生支出增速仍领跑,其中受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影响,卫生健康支出增速高位再升;而交通运输、农林水等基建相关支出增速均有转负。重要会议定调明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叠加制约经济的疫情形势明年会持续向好,经济有望加快回升,明年收支或均迎提速。  11月收入增速再创新高。1-11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录得-3%,不及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的目标增速(3.8%),不过较1-10月增速降幅进一步收窄;收入筹集进度为88%,仍处过去五年同期新低;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6.1%。11月当月财政收入增速高位再升,录得24.6%,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较10月增速加快9个百分点;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当月增速同样大幅上行,超过20%。其中,中央收入增速在低基数下上行30.7个百分点,录得54.4%,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地方收入增速在基数走低下仍有小幅回落,录得6.1%。11月税收收入增速在基数回落的情况下较10月加快13.1个百分点,录得28.4%,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非税收入增速在低基数下仍大幅放缓12.1个百分点,录得7.5%。11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位延续跃升,主要仍受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因为属于去年四季度税期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实施缓缴,这使得中央收入、税收收入增速在低基数下再度走高,对11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的贡献度较10月继续提升。但地方收入增速在基数走低下仍有回落,说明经济修复仍有波折,与11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也有印证。  主要税种增速涨多跌少。11月主要税种中,增值税收入增速在基数回落下延续走高。消费税收入增速仍保持高位,较10月份略有回落,一方面是缓税形成的低基数,另一方面11月起对电子烟开征消费税或对其也有支撑。企业所得税增速延续上行,处年内次高位,不过对11月税收收入同比多增的贡献度明显下降,个人所得税增速有所放缓。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增速在低基数下大幅加快,对11月税收收入同比多增的贡献度明显提升。车辆购臵税增速降幅走扩,印证11月各口径乘用车销量增速转负。而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速涨少跌多,其中占比较高的土地增值税收入增速降幅走扩,契税收入增速再度转负。  11月支出增速放缓。1-11月财政支出增速录得6.2%,接近全年财政支出增速预算目标值8.4%。11月当月财政支出增速在基数抬升下有所放缓,录得4.8%,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较10月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支出增速年内首度转负并创新低,录得-3.9%,较10月下滑9.4个百分点,地方支出增速在高基数下放缓至6.5%,较10月下行3.1个百分点。[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月度报告 2022年12月20日 收入增速因何再攀新高? ——2022年11月财政数据解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宏观月度报告 今年专项债发行前臵,与去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形成错位,11月地方专项债发行再度缩量,使得地方支出增速在高基数下回落,叠加中央支出增速转负,共同对支出形成拖累。11月财政支出进度录得85%,处2015年以来同期次低位。  分项支出增速涨少跌多。11月分项支出增速涨少跌多,其中科技和节能环保支出增速降幅在低基数下分别较10月大幅收窄18.3、8.2个百分点,卫生健康支出增速高位上行4.4个百分点,再度刷新年内新高,绝对增速水平领跑其他分项,主要是全国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其余分项支出增速均有下行,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速转负,较10月回落14个百分点,或受疫情制约;专项债发行再度缩量,交通运输支出增速也由正转负,农林水支出增速降幅扩大;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增速虽也有放缓,但增速水平仍在各项支出中排名前列,仅次于卫生健康支出。  11月基金收入增速降幅走扩。1-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录得-21.5%,仍远低于全年预算目标值0.6%。11月当月收入增速在基数抬升下降幅扩大,录得-12.7%。其中中央收入增速转负,地方收入增速降幅扩大至-11.9%。土地出让收入增速降幅同步扩大至-13.6%,印证11月全国土地购臵面积同比增速仍有下行。 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宏观月度报告 图: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增速(%) -60-40-2002040608019/1120/520/1121/521/1122/522/11全国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各税种收入当月同比增速(%) -300306090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环节税收2022-102022-11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财政支出当月同比增速(%) -20-1001020304019/1120/520/1121/521/1122/522/11全国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宏观月度报告 图:各项财政支出当月同比增速(%) -20-100102030405060卫健社保就业教育交运城乡社区债务付息农林水节能环保文体传媒科技2022-102022-11增速变化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累计同比(%) -40-2002040608019/1120/520/1121/521/1122/522/11土地出让收入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宏观月度报告 投资评级说明: 评级 说明 股票评级 买入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 增持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15%之间 持有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5%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10%以上 行业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 中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事先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翻版、发布、复制、转载、刊登、篡改,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