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天风证券]:种业行业:生物育种方向坚定,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种业行业:生物育种方向坚定,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可期

农林牧渔2022-12-11吴立、陈潇、林逸丹天风证券金***
种业行业:生物育种方向坚定,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可期

1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农林牧渔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评级)分析师吴立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10002分析师陈潇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70002分析师林逸丹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110001种业行业:生物育种方向坚定,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可期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专题研究2022年12月11日 摘要2近年12月种业板块持续跑赢大盘,重大会议/文件持续关注粮食安全板块。对比2016年以来6年间12月份万得全A指数与种植业指数(801017),种植业指数相对于万得全A展现出较好的超额收益能力,平均超额收益达3.2%。过去几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转基因安全证书发放、一号文件公布等会议/文件持续发布,这些会议/文件对粮食安全和种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二十大对于粮食安全持续强调,我们认为在二十大的基调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或更突出粮食、种业的重要性地位。生物育种技术有望在玉米、大豆品种上率先突破,有望助力解决供需缺口问题,转基因种子提价可期。玉米缺口在2020年开始暴露,进口依赖度自2010年1%提升至近10%;大豆依赖度总体提升,从2005年的63%提升到近些年80%以上。2021年,我国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结果表明,我国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增产6.7%至10.7%,并且可以大幅减少防虫成本。转基因大豆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种植转基因玉米亩均收益提升明显,产量提升预计带来150元。产量提升的收益,叠加农药使用减少和人工成本节省,转基因玉米亩均收益较常规玉米提升有望达200元以上,预计种植者对转基因玉米种子的价格提升有更高的接受度。2019年底以来,我国转基因政策持续出台,生物育种方向坚定,转基因种子落地可期。在“验证转入基因安全有效”、“验证转基因品种增产增收”、“管理标准明确细化”、“法规保护原始创新”等方面持续推进,为我国转基因种子放开创造良好的技术和制度基础。我们预计:①2023年转基因玉米种子有偿销售有望开启。②转基因玉米种子或采用先试点种植、后全面放开的步骤,即先在主要产区代表省份和地区试点,逐步扩大种植范围,而后全国放开。③转基因玉米种子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渗透率有望达到90%的峰值。④达峰状态下,我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利润空间有望达100亿元以上。转基因技术难度大,头部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转基因品种储备较早、品种实力强劲、渠道布局完善的种子企业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在行业中获得更高的市占率,我们预计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市占率有望向全球水平靠拢,头部公司获近20%的市占率,TOP5市占率超50%。目前上市公司中,大北农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掌握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性状技术,并且与国内130多家种业企业进行合作,培育了200多个生物新品种,覆盖面积2亿多亩;隆平高科参股了两家转基因技术公司;登海种业、荃银高科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转基因玉米品种储备。推荐标的:首推【大北农】(掌握转基因技术,获得安全证书数量最多、可应用面积最广;杂交玉米种子加强布局),其次【隆平高科】(参股两家转基因技术公司,杂交玉米种子竞争力强)、【登海种业】(与大北农合作转基因育种时间早,杂交玉米种子竞争力强)、【荃银高科】(背靠先正达,有望实现弯道超车)。风险提示:粮价上涨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重大疫情风险,自然灾害/病虫害风险 1、种植业股价景气度在年底有何表现?过去几年12月种业板块具有较显著超额收益表现。对比2016年以来6年间12月份万得全A指数与种植业指数(801017),种植业指数相对于万得全A展现出较好的超额收益能力。种业个股来看,荃银高科、隆平高科、登海种业12月表现均较为突出,2019年底大北农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获得公示,此后大北农股价在12月的表现呈现明显的由弱转强趋势。表:万得全A指数与种植业指数12月历史对比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万得全A指数种植业指数种植业超额收益2016年12月-6.0%1.5%7.4%2017年12月-0.6%0.0%0.7%2018年12月-7.6%-4.9%2.7%2019年12月7.3%8.7%1.3%2020年12月1.3%15.5%14.2%2021年12月0.8%1.4%0.6%平均0.0%3.2%3.2%表:种业个股12月历史超额收益表现(较万得全A指数)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2016年12月0.7%13.3%11.0%16.9%2017年12月-2.7%1.2%5.3%8.1%2018年12月-1.3%11.4%13.5%-1.8%2019年12月8.5%6.5%22.6%24.2%2020年12月15.9%13.5%54.9%28.2%2021年12月14.9%-3.0%1.7%-1.3%平均4.7%8.3%14.9%10.5% 2、12月、1月、2月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催化剂?过去几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转基因安全证书发放、一号文件公布等会议/文件持续发布,这些会议/文件对粮食安全/种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二十大对于粮食安全强调有增无减,提出当前依然面临“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认为,在二十大的基调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会议或更突出粮食、种业的重要性地位。时间事件内容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示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清单转基因安全证书包含2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1个耐除草剂大豆。2020年2月一号文件指出要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好以下重点任务”,其中第五项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指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公示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清单转基因安全证书包含大北农生物的玉米性状产品DBN9501、大豆性状产品DBN9004。2021年2月一号文件指出“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2021年11月农业农村部修改转基因相关规章农业农村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转基因相关的四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修改,是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配套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重要制度支撑。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示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清单包含农大、杭州瑞丰、大北农生物的3个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1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央视网,共产党员网,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网,大北农公司公告,农民日报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3、为什么生物育种重点关注玉米、大豆?玉米、大豆供需缺口较大,导致价格近两年持续高位•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和深加工消费,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油料消费,玉米和大豆消费保持扩大趋势。相比之下我国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提升缓慢。玉米缺口在2020年开始明显暴露,进口依赖度一度逼近10%,大豆依赖度总体提升,从2005年的63%提升到近些年80%+。•今年新粮上市之后,玉米价格依然居高不下,价格逼近3000元/吨的历史高位。大豆价格虽有下调,但是依然在5000元/吨+。图: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万吨)-进口依赖度2020年以来提升明显1%3%1%2%3%2%1%1%1%3%10%8%7%0%2%4%6%8%10%12%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消费量产量进口依赖度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图: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万吨)-大豆进口依赖度持续较高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9-01-022019-03-022019-05-022019-07-022019-09-022019-11-022020-01-022020-03-022020-05-022020-07-022020-09-022020-11-022021-01-022021-03-022021-05-022021-07-022021-09-022021-11-022022-01-022022-03-022022-05-022022-07-022022-09-022022-11-02玉米大豆图:我国玉米、大豆现货价格(元/吨)63%66%76%77%83%77%80%80%88%88%89%85%86%85%90%86%80%83%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消费量产量进口依赖度 4、转基因育种技术的效果如何?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2021年,我国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产业化试种终于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试点结果表明,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特性优良,增产增效和生态效果显著,配套的高产高效、绿色轻简化生产模式也逐步形成。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增产6.7%至10.7%,并且可以大幅减少防虫成本。作为常规玉米,南方地区严重时100株上会有200~400个幼虫,相比之下,转基因抗虫玉米防虫效果可达95%,非常显著。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转基因种植效果也在多国得到验证,种植面积持续提升。转基因自1996年推广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面积达到近2亿公顷。截至2019年,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最大的国家,并批准了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木瓜、南瓜、苹果等多种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平均应用率达到95%;阿根廷转基因平均应用率达到100%,巴西达到94%,加拿大达到90%,印度达到94%。图:我国转基因玉米(左)和普通玉米(右)抗虫效果对比资料来源:农视网,天风证券研究所0510152025303505010015020025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面积(百万公顷)国家数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