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行业研究 | 策略报告
回顾2022年,锂电产业链盈利表现优异,但估值波动加剧。2022年在终端销量强势带动下,上游资源价格一路上扬,中游材料和下游电池价格持续坚挺,带动产业链盈利保持可观;但估值端出于对行业短中长期影响变量的不同预期,全年估值水平波动加剧,导致股价表现一波三折,整体震荡下行。
展望未来,随着电动车车型的增加与优化、购置与用车成本的持续下降,燃油车、加油站将逐步成为过去式,同时传统事物(燃油车研发/车型减少、加油站投入减少)的式微也有望加速电动化进程。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虽然相对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仍只有10%左右,欧洲、美国电动车发展现状犹如中国14、15年起步阶段,全球到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仍有望超过50%,矿石资源、电池材料长期依旧紧缺,产业链仍是星辰大海。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需要辩证看待锂电产业发展,重视锂电投资的反身性。一方面当下市场的担忧,包括行业供需、竞争格局、盈利回归、销量增速等因素,在股价里面均有所体现,板块估值也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任何边际因素的改善可能带来板块的修复;另一方面我们更需关注锂电投资的反身性,尤其在供给端我们发现行业龙头与二三线企业的盈利差异巨大,未来还将继续分化,而二三线企业的低盈利、板块的低估值也势必会影响产业的投资动力和融资能力,在板块普跌情况下部分环节、行业龙头企业依旧具备投资价值。此外其他的边际因素如明年防疫政策优化是否会刺激新能源车消费、欧美补贴是否存在超预期可能、盈利下行是否趋近底部等,都是对电动车偏正面积极的变量,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产业链反弹的主要动能。
在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龙头企业地位将越发稳固的背景下,建议关注:(1)竞争格局稳定、市场面向全球、盈利确定性高的隔膜行业,包括星源材质、沧州明珠;(2)竞争力明确的头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天赐材料、璞泰来、振华新材;(3)其他受益于海外供应链的公司,包括新宙邦、当升科技、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