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2012年8月)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2012年8月)

2012-08-16上海证券交易所؂***
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2012年8月)

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 执笔 肖谊 内容提要 2011年度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占净利润1总额的4.25%,比2010年2减少0.5个百分点;87%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约三分之二的公司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约四分之一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50%以上,12%的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政府补助成为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的最大来源。 2011年度沪市938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年报。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对该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的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总体情况 (一)非经常性损益对总体公司业绩的影响很小。 表1 最近两年非经常性损益总体情况比较 年 度 2011 2010 2011比2010增长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16422.87 14602.75 12.46% 1 本文净利润均指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 本文中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数据来自于938家公司在2011年年报中披露的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的净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合计数 (单位:亿元) 698.46 696.04 0.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额(单位:亿元) 15724.41 13906.71 13.7%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占净利润的比重 4.25% 4.77% 减少0.52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 0.55元/股 0.52元/股 6.31% 加权平均每股非经常性损益 0.023元/股 0.024元/股 -3.7% 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占净利润总额的4.25%。虽然2011年净利润总额较上年有一成多的增长,但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仅增长0.3%,占净利润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且加权平均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也比上年减少,上市公司主业的总体业绩水平有所提升。 (二)87%的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非经常性损益正负绝对值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表2 非经常性损益的正负值分布 非经常性损益类2011年 2010年 型 公司家数 占比 金额合计(亿元) 公司家数 占比 金额合计(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含零3) 817 87.10% 780 805 85.82% 754.94 非经常性损益为负值 121 12.90% -81.54 133 14.18% -58.90 合计 938 100% 698.46 938 100% 696.04 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也就是说为公司贡献了利润。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为正值的公司达到87%,比2010年增加了12家,正值合计金额增加了25亿元,增加幅度3%;2011年仅有12.90%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负值,虽在公司数量上比2010年减少了12家,但净亏损额却扩大了22.64亿,绝对值增加了38%。正负两方面的金额都有所增加,但负值的增加幅度大大超过正值的增加幅度。 (三)近2/3的公司获得千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 表3 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分布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分布 2011年 2010年 公司家数 占比 公司家数 占比 正十亿级 12 1.28% 13 1.39% 3道博股份2010年非经常性损益为0。 值 亿级 164 17.48% 142 15.14% 千万级 422 44.99% 392 41.79% 百万级 184 19.62% 202 21.53% 100万以下 35 3.73% 56 5.97% 小计 817 87.1% 805 85.82% 负值 -100万以下 30 3.2% 22 2.35% 负百万级 47 5.01% 61 6.5% 负千万级 33 3.52% 43 4.58% 负亿级 10 1.07% 6 0.64% -30亿以上 1 0.11% 1 0.11% 小计 121 12.9% 133 14.18% 2011年仍是近九成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此项的公司家数比例与2010年比仅有1.3个百分点的差别。从各公司获得的金额来看,相比2010年,更多的公司获得了千万级和亿级的非经常性净收益,比重近三分之二。 2011年非经常性净收益额在10亿元的公司为12家,比上年减少1家。上汽集团连续两年以超30亿元的金额名列第一(主要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事项产生的损益)。有4家公司已连续三年的非经常性损益超过10亿元,分别是中国石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10亿级别的12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合 计金额为184.83亿元,表明1%的公司获得了沪市上市公司26%的非经常性损益。中国石油以-49.21亿元(根据年报披露,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其他营业外支出”)再次遥居非经常性损益负值的榜首。 二、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2011年,115家公司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比2010年多8家。六成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在20%以下,约四分之一的公司的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贡献了一半以上,12%的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扭亏。 表4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取绝对值) 影响程度 2011 2010 家数 比例 家数 比例 盈亏影响 实质性影响 115 12.26% 1084 11.51% 50%以上 重大影响 103 10.98% 117 12.47% 20%-50% 较大影响 161 17.16% 135 14.39% 5%-20% 有影响 273 29.10% 266 28.36% 5%以下 影响很小 286 30.49% 313 33.37% 合计 938 100% 938 100% 4 2010年有107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直接影响了盈亏,其中 1家公司ST兴业因非经常性损益导致亏损。 在2010年靠非经常性收益而盈利的107家公司中,近九成的公司并未在2011年经营好转,其中34家公司在2011年亏损,44家公司在2011年继续靠非经常性收益扭亏,两者合计达78家,仅有不到30%的公司在2011年主业实现盈利。 进一步统计发现,在44家连续两年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的公司中,15家公司已连续3年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扭亏;17家公司在2009年亏损,2010、2011又连续两年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扭亏。 由此可见,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来实现账面盈利的公司,其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已存在较大问题,且很可能在短期内都无法恢复。对于此类公司,投资者更应关注公司利润的来源和构成,只有先除去非经常性损益的面纱,才能呈现出公司经营的真实面目。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构成分析 2011年年报中“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依据是《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以下简称“第1号规范问答”)。此规范问答列明了21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各项目的金额构成详见表5。 表5: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构成情况 单位:亿元 序号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总额5 金额排名 1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175.07 2 2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1.19 17 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316.08 1 4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10.87 12 5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10.69 13 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3.47 15 7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3.62 14 8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5.72 21 9 债务重组损益 41.07 7 10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5.48 20 5 此处的统计金额未剔除少数股东权益享有的金额及所得税影响额。 11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 18 1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03.36 3 13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2.28 19 1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87.20 4 1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25.50 8 16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13.39 11 17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42.20 6 18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18.07 10 19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1.44 16 2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20.10 9 2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48.55 5 (一)非经常性损益中金额较大的项目 “政府补助”已连续两年成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最主要来源,2011年合计金额达316.08亿元,几乎达到非经常损益总额的一半。金额名列第二和第三的项目分别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75.07亿元)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期净损益”(103.36亿元 )。上述三项的金额已经达到所有非经常性损益的85%。受宏观经济情况影响,“持有和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损益”继续减少,跌破百亿,排名也从2010年的第三跌至第四。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较大的公司 处置非流动资产获得净收益最多的是国电电力15.52亿元,此项净损失最多的是中国石油-31.38亿元。 政府补助前三名为中国石油12.25亿元、中国国航9.27亿元,以及华能国际11.38亿元。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最大的是辽宁成大17.88亿元。 获得债务重组损益最多的公司是*ST宝硕22.90亿元、中国交建9.30亿元。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最多的三家公司是上汽集团66亿元、友谊股份7.69亿元和ST华源(600094,现股票简称为“大名城”)3.34亿元。 雅戈尔以11.78亿元再次获得最多的“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其次是上汽集团6.43亿元和长园集团5.26亿元;而海南橡胶则在此项上亏损1.25亿元。 中国银行、海南航空和金隅股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损益分别为18.64亿元、8.70亿元和7.70亿元。 因“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而获得最多的收益的是上海电气3.63亿元。 非经常性损益第20项“其他营业外收支”项目最少的两家公司依然是中国石油-38.59亿元和中国远洋-15.45亿元(对亏损合同的预计负债),最多的是农业银行12.49亿元。 第21项“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