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流动性周报:隔夜利率为何大幅下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流动性周报:隔夜利率为何大幅下行?

金融2022-04-24王一峰光大证券听***
流动性周报:隔夜利率为何大幅下行?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4月24日 行业研究 隔夜利率为何大幅下行? ——流动性周报(2022.04.18-2022.04.24) 银行业 4月13日以来,资金市场利率开启了一波下行行情,其中DR001降至1.2-1.3%,DR007已降至1.5%附近。我们对此分析如下: 2021年以来DR001运行“稳定如一”的逻辑。从2021年3月份开始,DR001基本位于1.6-2.2%区间运行,中枢值在2%左右。当DR001阶段性突破上下限时,会在1-2个交易日内进行“纠偏”。该利率走廊机制的维系,有两大驱动因素:一是流动性环境一直较为友好,市场对央行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预期较为乐观。二是可能与大行的融出行为受调节有关,即央行可以通过对大行进行精细化调控,维持DR利率在合意区间内运行,起到了稳定利率走廊的作用。 为何4月中旬以来隔夜利率大幅下行?隔夜利率脱离“隐性利率走廊”而大幅下行,是资金供需两端“共振”所致。从供给端来看,在降准和央行上缴利润双重驱动下,形成了“流动性环境宽松→4月25日央行将降准释放资金→对未来预期更加乐观→加快资金融出”的传导链条。从需求端看,目前信贷需求不足问题较为普遍,叠加长三角地区疫情扰动需求,4月份以来银行面临较严重的“资产荒”压力,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现象较为突出,加之即将来临的降准以及对未来流动性预期较为乐观,使得银行开始大幅减点融出,避免过度冗余。而广义基金要维系“滚隔夜、配短期”模式,需要确保负债与资产的一定利差,对隔夜利率报价的减点意愿较强。 隔夜利率低位行情能延续多久?预期隔夜利率低位行情在4月份以及5月上旬有望得到延续:第一,后续流动性供给将更加充裕,预期持续友好,降准+央行上缴利润合计释放资金近1.5万亿,明显高于降准0.5个百分点的效果。第二,信贷需求不足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实质性缓解,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下,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现象持续存在。而要真正实现资金利率再度回归至“隐性走廊”区间运行,需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央行基础货币供给阶段性缩量,逐步回收淤积在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二是信贷投放再度发力,对流动性持续形成消耗,并恢复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的运行机制。三是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但目前来看,这三个前提条件能否实现,仍有待在5月份进一步观察。 投资建议。首先,资金利率阶段性脱离利率走廊并非“降息”的必要条件,博弈空间有限,后续再通过“炒”降息博弈空间并不大,疫情对供需两方面造成冲击,供给冲击下“稳物价”约束较大,需求侧刺激很可能在供给恢复之后;但降准0.25个百分点为后续中长期资金深度投放提供了“新标尺”,将缩短降准的周期。其次,加杠杆短期内可以继续维系,但需谨防5-6月信贷边际恢复后隔夜利率回归“隐性走廊”中枢,疫情演化是重要变量。特别是进入5月中旬,4月末政治局会议很可能对稳定经济增长提出更多举措,叠加央企分红扰动,上海疫情或受到较好控制,隔夜利率回归“隐性走廊”中枢,导致短端利率上行,收益率曲线逐步“平坦化”。最后,长端利率有望逐步调整到位,配置性价比开始提升。3月份以来,部分银行基于兑现Q1业绩的诉求,将过去持有的利率债资产进行了浮盈兑现,加之当时利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形成了一拨小“抛压”。目前,10Y国债收益率已回升至2.85%附近,而新发放的对公贷款利率截至3月末已降至4.4%附近,EVA性价比较债券资产明显减弱。银行有望重新加大对于利率债的投资力度,配置需求释放将起到利率稳定器效果。 风险提示:信贷投放高景气度延续性不强,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和缩表。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6513033 wangyf@ebscn.com 联系人:刘杰 010-56518032 liujie9@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克制的降准与存款“降息”——流动性周报(2022.04.11-2022.04.17) 降准降息不是最大“公约数”——流动性周报(2022.04.06-2022.04.10) 3月社融或超4万亿——流动性周报(2022.03.28-2022.04.05) 如何看待票据与存单利率倒挂——流动性周报(2022.03.21-2022.03.27) 静待LPR报价落地——流动性周报(2022.03.14-2022.03.20) 再论2月社融“预期差”的启示——流动性周报(2022.3.07-2022.3.13) 同业存单利率会继续上行吗?——流动性周报(2022.02.28-2022.03.06) 又见票据“零利率”——流动性周报(2022.02.21-2022.02.27) 1月“天量”信贷后,2月呢?——流动性周报(2022.02.14-2022.02.20) 降息可以先缓一缓——流动性周报(2022.02.07-2022.02.13) 如何看待1月信贷投放?——流动性周报(2022.01.24-2022.02.06)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1、 隔夜利率为何大幅下行? 4月13日以来,资金利率开启了一波下行行情,DR001降至1.2-1.3%,DR007已降至1.5%附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低利率行情会延续多久?对市场有何启示? 1.1、 2021年以来DR001运行“稳定如一”的逻辑 一直以来,资金利率大幅波动,是市场为之“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银行和非银机构的头寸管理和资产配置行为,实现对资金利率的“降噪”,也是央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为此,央行打造了针对DR007的利率走廊,使得7天资金利率波动幅度大幅下降,但隔夜利率由于缺乏“基准锚”、回购成交量较大以及超储利率下限已调降至0.35%的较低水平,更容易受到市场影响而“上蹿下跳”。例如,2021年1月份的“小钱荒”时期,DR001一度上行至3%以上。 图1:2021年以来DR001运行“稳定如一” 图2:二元流动性传导渠道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时间:2019年1月4日-2022年4月22日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 但我们看到,从2021年开始,隔夜利率的波动率较前期显著下降:(1)DR001基本位于1.6-2.2%区间运行,中枢值在2%左右。(2)当DR001阶段性突破上下限时,会在1-2个交易日内进行“纠偏”。 也就是说,在没有参考锚的情况下,DR001的运行,实际上形成了以1.6%为下限、2.2%为上限的“隐性走廊”机制。我们认为,该走廊机制的维系,有两大驱动因素: 一是流动性环境一直较为友好,市场对央行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预期较为乐观。去年以来,央行通过降准(21年7月+12月)、与国有大行的货币互存、再贷款的“提频增量”等方式,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使得流动性环境较为友好,并通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例会等渠道,向市场释放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信号。 二是可能与大行的融出行为受指导有关。在我国二元流动性结构下,形成了“央行——一级交易商——非一级交易商”的流动性传导链条。其中一级交易商包括: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大型城农商行。非一级交易商则包括:中小行、券商、保险等非银机构以及非法人产品。 上述传导链条中,国有大行是资金融出的“主力”,央行可以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引导大行控制资金融出规模,即当隔夜利率突破2.2%时,大行可适度增加资金融出量,而当隔夜利率跌破1.6%时,大行可适度减少资金融出量。通过央行的“精准引导”,即可实现对隔夜利率波动性的有效约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为什么“隐性走廊”的上下限分别选择2.2%和1.6%?我们认为: 对于上限选择,2.2%是7天OMO利率,也是DR007的参考锚,DR007会大体围绕2.2%震荡运行,隔夜和7天利率理应有一个合意的利差水平。若参考7天和14天OMO利差来看,目前为15bp,即隔夜与7天利率的合意利差水平也应维持在15bp左右。 对于下限选择,从银行金融市场板块来看,“货币台”收益包括三块,即融出、超额备付、法准。其中超额备付收益率为0.35%,法准收益率为1.62%。理论上,隔夜利率的下限也应为0.35%,但这样容易造成DR001波动过大,因此不排除央行参考了法准收益率作为隔夜利率走廊下限。 综合来看,尽管隔夜利率没有相应的参考锚,但央行可以通过对大行融出规模进行“精细化指导”,进而将隔夜利率控制在合意区间内运行,进而起到了“隐性利率走廊”的作用。 1.2、 为何4月中旬以来隔夜利率大幅下行? 4月中旬以来,资金利率出现大幅下行,其中DR001下行至1.2-1.3%,DR007下行至1.5%左右,均阶段性地脱离了利率走廊的约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市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主要是基于宏观层面,相关性较高的理由有三: 一是降准。4月13日国常会上表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央行4月15日宣布,将于4月25日降准释放资金5300亿。从这一波利率下行的起始时点看,和国常会宣布降准“高度契合”,传导逻辑理应是:流动性环境本就很宽松→4月25日央行将降准释放5300亿资金→对未来流动性预期更加乐观→加快资金融出。 二是央行上缴利润。央行声明截至4月中旬,已累计上缴6000亿利润,理论上有助于基础货币投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能非造成隔夜利率脱离利率走廊的直接原因。因为: 其一,央行上缴利润是一个渐进过程,并非集中在4月中旬的某几个交易日“一蹴而就”。 其二,市场对央行上缴利润的过程,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是缺乏直接感知的,更多的是基于央行的声明而调整自我预期。 其三,上缴利润并不代表会对流动性形成瞬时利好影响,而是要随着未来财政资金释放而逐步体现,但4月并非财政支出大月。 三是疫情。3月份上海出现疫情以来,4月份升级了管控措施,但新冠感染人数仍持续偏高水平,收敛速度较慢,央行有必要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综合前面分析来看,市场从宏观层面对于隔夜利率下行的解释,理应归结于供给端,即“钱很多、预期好、融出强”,这是常规化的解释逻辑。 但现实的问题是,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下,即便资金供给端较为充足,但若资金运用端需求同样旺盛,也不会造成资金利率大幅、持续下行。所以,我们不仅要从供给端找问题,也要从需求端进行切入。 我们知道,资金运用需求端主要有两类主体,银行和广义基金。那么这两类主体资金运用需求如何呢? 对于银行而言,今年以来,信贷投放呈现典型的“供给驱动、需求不足”特点,表现为:机构分化加大、节奏前低后高(月度)、短贷+票据+非银高增。4月份以来,信贷投放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加凸显: 第一,3月末银行通过对公短贷和票据冲量的贷款,在跨季之后面临大量到期,摊还压力加大使得4月中上旬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表现较弱。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银行业 第二,长三角地区是国内经济增长“高地”,今年Q1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速在15%以上,上海地区疫情以及从严管控,进一步冲击了企业融资需求。 第三、4月份是季初月份,在Q1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700亿情况下,国有大行项目储备面临一定消耗,股份制银行和中小行储备压力更大,料央行狭义信贷管控的力度会边际上弱于Q1“开门红”时点。 由此可见,目前银行面临较强的“资产荒”压力,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现象较为突出,加之即将来临的降准以及对未来流动性预期较为乐观,使得银行开始大幅减点融出,避免过度冗余。 图3:2022年以来新发放基金规模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图4:国债利率曲线逐步“陡峭化”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