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万科公益基金会]:2021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1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

2021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摘要第二部分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二、研究内容三、研究方法第三部分研究发现一、线上消费带来的垃圾减量新难题二、分类意识与实际行动的割裂三、垃圾分类集约化政策的制定四、废弃物管理的成就与挑战第四部分结语城市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分类正确率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心理行为调查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公共政策研究第五部分技术报告一、执行时间二、复核情况三、执行样本分布情况 第一部分摘要01 本项目是万科公益基金会和零点有数在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领域第四年度的合作,继续聚焦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分类行为、意识和垃圾分类减量信心指数。在延续2018至2020年研究内容的同时,更加着眼于微观,一方面通过描摹居民近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产生的社会心理,为典型群体画像,进而制定“一群一策”的精细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梳理“一城一策”的公共管理成效,了解社会反响,进而研提精细化政策建议。通过以上两点,希望促成行为上的实质性转变,打通城市社区废弃物管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城市选取和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完善,丰富了参与渠道,扩大了宣传影响,兼顾了创新性、延续性和可对比性。本年度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指数研究、定量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并借助专家团队力量,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对内容设计进行了优化与指导。其中,主体的定量问卷调查收集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长春、苏州、武汉、郑州、西安、成都、厦门、许昌、徐州、秦皇岛、九江、东莞、湘潭、泸州,共计20个城市,4059位居民的一手数据,受访居民均在18至65周岁之间,并于所在社区居住满半年,调查方式为定点拦截+PAD问卷。定性访谈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厦门,共计5个城市的10位居民,每个城市包括未退休居民5人和已退休居民5人。研究发现,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持续取得向好发展。在意识层面,个人减量和废弃物管理信心度稳步上升;在行为层面,垃圾分类效果进步明显。但与此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集约化政策的深入推进,目前国内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与待改进的环节也有所显现。居民节约减量与再利用的意识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再利用的行为也更加普遍。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类生活垃圾中,外卖和快递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之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呈现增量高、增速快的态势。而外卖餐盒垃圾和快递包装垃圾,恰恰也是居民分类认知率较低的垃圾种类,外卖餐盒垃圾的错误分类还将直接影响厨余垃圾的降解和堆肥,从而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废弃物减量总体来看,有分类习惯的居民比例持续增加,且居民对于常见生活垃圾,特别是厨余垃圾的分类行为正确率大大提升。分类习惯越好的居民,其认知正确率也越高。但在责任意识增强、投放行为好转的背后,仍然存在社区教育已触达天花板,很难再助推垃圾分类行为;居民本身缺乏主动性,抱有“鸵鸟心理”(推脱逃避责任而不进行垃圾分类),或居民对外界的引导、监督和技术手段具有较强依赖性等问题。废弃物分类垃圾分类社区管理集约化得到全国各地居民的普遍支持。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垃圾四分法深入人心,“厨余垃圾”叫法更受欢迎。但在持续推进的过程中,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厨余垃圾“破袋”、将垃圾分类视为政府责任的“公地悲剧”等难点也依然存在。集约化政策02 第二部分研究说明03 一、研究背景2019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随即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新时尚从倡导进入强制阶段。截至2019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接近70%。2020年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凸显的一年,“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北京市、成都市、深圳市、合肥市、南昌市等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陆续颁布施行。2021年,天津市、浙江省等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将颁布施行。“全面启动”和“强制分类”的按钮按下后,全面评估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行为与信心指数,并对历年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对辅助政策落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纵深化展开具有重要作用。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零点有数发起的城市居民垃圾分类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已连续进行了3年。《2018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减量、分类与再利用》研究发现,居民意识的提升是推动城市生活废弃物减量、分类与再利用的最大影响因素,然而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陷入“集体行动的逻辑”。2019年的研究聚焦在重点人群,发现“白骨精”这类城市精英群体是废最难做到弃物减量分类的人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宣传策略探讨,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人群、传播方式、传播地域、传播时机几个方面总结得出了精准化传播策略。2020年则探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居民生活废弃物处理习惯、垃圾分类的意识、行为与信心造成的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历经3年,积累了一万余个样本,深入了三百余个社区,掌握了可观的一手数据,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当下的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和群体意识进行描摹。基于上述背景,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零点有数开展了2021年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民众信心指数研究项目。本次研究着眼于微观,调查梳理“一城一策”的公共管理成效,描摹区分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进而制定“一群一策”的精细化解决方案,促成行为上的实质性转变,打通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城市选取和研究方法上做出完善,丰富参与渠道,扩大宣传影响,兼顾创新性、延续性和可对比性。04 万科公益基金会是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经国家民政部、国务院审核批准,于2008年成立,由国家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万科公益基金会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以“可持续社区”为目标,推动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基金会将2018-2022年战略规划聚焦目标定为“可持续社区”,通过着力打造旗舰项目——社区废弃物管理,致力于本领域内的深度探索、建设和创新。万科公益基金会紧密围绕场景切入(城市社区、学校和办公)和平台引领(议题、赋能和智库)两个门类,并结合“研究-试点-赋能-倡导”四种活动类型推进工作,着力于打造一个“零废弃的中国”。零点有数是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数据智能服务机构,基于多元数据汇集与挖掘,支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决策。零点在废弃物管理领域亦有多年经验积累,过往项目涉及垃圾治理情况核查验收、垃圾治理公众满意度调查与宣传效果评估、垃圾产出情况普查三个领域,例如2017年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公众满意度调查,2017年深圳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宣传效果评估等,在相关数据成果与策略指引方面蓄积深厚。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战略规划与愿景框架下,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零点有数围绕“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主题,设计并撰写了本报告研究方案,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信心现状;立足于数据基础、调研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望能供后续政府政策优化和社会组织等相关机构行动参考。05 二、研究内容基于总体研究背景,本年度在延续以往城市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研究的同时,将社会心理与公共政策两方面作为主要方向。根据城市社区居民对废弃物管理政策宣传和推行的看法及行为反馈,进行人群分类和画像,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根据其心理特征形成精细化管理策略。(一)城市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研究本次研究仍延用了往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减量、分类与再利用》所建立的信心指数体系。该体系围绕“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民众信心指数”的研究主题,以城市社区居民为评估主体,影响居民个体的各层次系统为评估客体,具体而言包括:微观系统——个人和家庭,中观系统——社区和公司,宏观系统——城市和国家,共包含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二)群体生活废弃物管理的心理行为调查往年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特征的居民,在废弃物管理信心与行为的各个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例如2020年,研究人员将城市居民按照废弃物减量行为进行初步分类,得到“全能型”、“替代型”、“节约型”、“网开一面型”四类,并与居民所在城市、居住小区、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年龄层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三高”青年(高收入、高学历、高居住品质)是今后“网开一面”减量(减少使用网购和外卖)倡导的重点对象等人群分类结果。此次研究,则更多地聚焦于城市废弃物管理的微观方面,延续对受访者居住小区品质、收入水平、教育程度,以及年龄层等背景信息的采集,并进一步结合其生活废弃物行为意识,进行人群分类。与往年不同的是,重点聚焦于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从心理与行为的视角来寻找阻碍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因素。(三)城市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公共政策研究近年来,全国各级、各地制定颁布了很多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各有侧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公共政策的完备性、政策重点和管理策略,以及执行落地情况。本次研究在延续、深化以上成果的同时,对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政策进行更为细致地归类与分析,达成两方面目的,一是从群体心理角度出发,探究不同居民群体的主观政策偏好;二是从政策归因角度出发,探究现行的各类政策对不同居民群体实际行为的客观影响。通过对现行的政策进行归因,能够在评价“一城一策”成效的同时,挖掘哪类政策对各群体最起作用。结合前一部分主观偏好,寻找到政策制定实施的平衡点。例如对于拾荒者,上海采用鼓励的政策,甚至存在不少在社区、街道“上岗”的拾荒者,拾荒者不仅个人获取稳定的劳务报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强化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和意识;而北京则不鼓励个体拾荒者,但也并未出台相应的出发措施。有关拾荒者的规定反映了各城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异同的一隅,也反映了政策制定如何在客观上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06 三、研究方法(一)指数研究指数研究是指以指数的形式反映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运行状况、画像特征和发展趋势等,即围绕研究主题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通过对各城市社区生活废弃物管理民众信心指数进行评估,深入分析居民对生活废弃物管理的认识现状与困局症结所在。(二)定性访谈为了对居民的垃圾分类状态有更深的了解,调研邀请10位居民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访谈主要目标是深挖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和满意度,找准居民在现实情境中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最介意和不满意的细节;以及从居民方的角度了解居民和社区工作者的之间的互动模式,寻找在社区工作执行上可以改善的方面,减少双方之间的非良性互动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的阻力。受访对象邀请了于所在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居民,其中:未退休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接触较少)5人;退休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接触更多)5人;以上人员选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厦门。(三)定量研究定量调查一般是指以结构化的问卷为工具,选取一定数量的受访样本,通过访问或自填的方式收集样本问卷数据,并在回收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得出相应指标结果或结论的调查方法。1.研究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主要为城市常住居民:于所在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年龄18-65周岁。2.取样范围综合考虑政策、区域、城市规模等因素,本次研究共选取了20个执行城市。区域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东北长春华北北京天津秦皇岛华东上海徐州苏州九江华南深圳广州东莞厦门华中武汉郑州湘潭许昌西北西安西南重庆成都泸州表1 2021年研究选取城市07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