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开证券]:3月PMI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PMI逆季节性回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3月PMI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PMI逆季节性回落

2022-03-31杜征征国开证券九***
3月PMI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PMI逆季节性回落

宏 观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宏 观 点 评 报 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PMI逆季节性回落— 3月PMI数据点评 分析师: 杜征征 执业证书编号:S1380511090001 联系电话:010-88300843 邮箱:duzhengzheng@gkzq.com.cn PMI 资料来源:Wind,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生产与订单 资料来源:Wind,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相关报告 2022年3月31日 内容提要: 3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8%,环比回落2.4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指数为49.5%,回落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回落3.2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逆季节性超预期回落。3月制造业PMI 49.5%,低于市场预期(49.8%),打破 2005 年有数据以来 3 月数据不低于50%的规律。主要分项指标中,仅购进价格、产成品库存上升,其余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尤其是新订单与采购量指数。 受疫情冲击、内需疲弱等原因影响,供给端持续回落,生产指数环比(-0.9%)大幅弱于历史均值(1.5%),逆季节特征明显。疫情对生产及物流配送的影响较大,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需求逆季节性回落。3月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1.9%)大幅弱于历史均值(1.5%),与2021年10月同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 价格加速上行,对中下游企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在连续 3 个月超季节性上涨后均升至近5个月高点。 大中型企业景气度下行,小型企业反弹。但小型企业就业人员指数大幅下行,对其运营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疫情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冲击较大,尤其是服务业,而且3月疫情冲击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在数据中。 考虑到海外央行步入紧缩周期,全球经济复苏峰值已过,未来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叠加疫情冲击仍难根除,内需复苏情况不甚理想,政策将持续加码发力。 风险提示:央行超预期调控,通胀超预期,贸易摩擦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外疫情超预期变化风险,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26313641465156612015‐032015‐092016‐032016‐092017‐032017‐092018‐032018‐092019‐032019‐092020‐032020‐092021‐032021‐092022‐03%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2025303540455055602011‐032012‐032013‐032014‐032015‐032016‐032017‐032018‐032019‐032020‐032021‐032022‐03%PMI:生产PMI:新订单 宏观点评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of 5 事件: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 48.8%,环比回落 2.4 个百分点;制造业 PMI 指数为 49.5%,回落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回落3.2个百分点。 点评: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3月PMI逆季节性回落且幅度超预期。考虑到海外央行步入紧缩周期,全球经济复苏峰值已过,未来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叠加疫情冲击仍难根除,内需复苏情况不甚理想,政策将持续加码发力。 制造业PMI逆季节性超预期回落。3月制造业PMI 49.5%,低于市场预期(49.8%),打破2005年有数据以来3月数据不低于50%的规律;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而历史均值(2011-2019年同期,下同)为上升0.9个百分点,逆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分项指标中,仅购进价格、产成品库存上升,其余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尤其是新订单与采购量指数。而历年3月变化均值显示的是,除了购进价格环比回落外,其他主要分项指数均应该季节性上升。 疫情冲击叠加内需偏弱拖累PMI走势,供给与需求均呈现逆季节性回落,尤其是需求。从行业情况看,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通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降至 45.0%以下低位,行业供需两弱;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两个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产需保持扩张态势。 受疫情冲击、内需疲弱等因素影响,供给持续回落,生产指数环比(-0.9%)大幅弱于历史均值(1.5%),逆季节特征明显。从中观高频指数看,高炉开工率受两会、冬奥会及疫情影响,3月中旬后才逐步回升到常态水平;与基建等相关的石油沥青炼厂开工率 2 月至今始终在 30%以下徘徊,与往年超过40%甚至5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3月PTA周开工率在70-75%徘徊,低于2017-2019年同期(普遍80%以上),而且在开工率不高的情况下,3月涤纶长丝POY库存天数均值超过26.5天,大幅高于2018-2019年同期(15天左右),凸显相关需求不足。 疫情对生产及物流配送的影响较大。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从业人数下降。3 月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落 0.6 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历史均值(上升1.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疫情扩散导致物流受阻,交货周期延长。3月供应商配送时间为46.5%,环比(-1.7%)大幅弱于历史均值(0.8%), 宏观点评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of 5 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需求逆季节性回落。3月新订单指数为48.8%,环比(-1.9%)大幅弱于历史均值(1.5%),与2021年10月同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 47.2%,环比回落 1.8 个百分点,亦大幅弱于历史均值(增长1.7%)。从外需看,增长峰值已过,2022年1-2月虽小幅反弹但更多体现为部分国家疫情防控措施放松下的服务业回暖,叠加以美联储为代表的部分央行趋于紧缩,未来易下难上。从内需看,本轮疫情冲击影响范围及深度为2020年二季度至今最大,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趋于下降,这一点在核心CPI持续偏弱以及房地产销售在相关政策边际放松下仍低位徘徊中得以显现。 新动能持续发挥拉动作用。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4%,虽然环比回落,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从企业用工和市场预期看,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2.0%和57.8%,高于制造业总体3.4和2.1个百分点。 价格加速上行,对中下游企业压力进一步增大。3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1%和56.7%,环比分别上行6.1和2.6个百分点,均升至近5个月高点,两者已连续3个月超季节性上涨。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超过70.0%,给中下游行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 大中型企业景气度下行,小型企业反弹。大型企业 PMI 为 51.3%,环比回落 0.5 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扩张。中型企业 PMI 为 48.5%,环比回落2.9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6.6%,环比回升1.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回升,主要受益于前期大中型企业订单外溢,但力度弱于2017-2019年均值(3.8%)。同时,3月小型企业PMI生产、新订单指数均环比上升较多(但绝对值仍处于45%以下),但就业人员指数大幅下行2.1个百分点,恶化程度高于大型企业(上升0.1个百分点)与中型企业(下行0.7个百分点),对运营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疫情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冲击较大。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环比回落3.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下降,企业经营活动总体放缓。考虑到 PMI 调查时间偏早,3 月疫情冲击可能尚未完全反映在数据中。可以做对比的是,2021年8月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 宏观点评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of 5 5.8个百分点,但目前本轮疫情影响已经超过彼时。 服务业受到本轮疫情影响显著。商务活动指数为 46.7%,分别低于上月和上年同期3.8和8.5个百分点,服务业市场活跃度转弱。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业务活动明显减少,商务活动指数均下降20.0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同时,部分行业景气水平较高,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 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基建显现一定对冲作用。随着气候转暖与资金下拨,建筑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商务活动指数为 58.1%,环比上升 0.5 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64.7%,环比上升 6.1 个百分点至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继续处于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仍比较乐观。预计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后续基建投资将继续发力稳增长。 表1:2022年3月PMI概览(单位:%) 3月 PMI 生产 新订单 新出口订单 积压订单产成品库存 采购量 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 从业人员 供货商配送时间 绝对值 49.5 49.5 48.8 47.2 46.1 48.9 48.7 46.9 66.1 47.3 48.6 46.5 环比变化 ‐0.7 ‐0.9 ‐1.9 ‐1.8 0.9 1.6 ‐2.2 ‐1.7 6.1 ‐0.8 ‐0.6 ‐1.7 同比变化 ‐2.4 ‐4.4 ‐4.8 ‐4.0 ‐0.5 2.2 ‐4.4 ‐4.2 ‐3.3 ‐1.1 ‐1.5 ‐3.5 2011-2019年3月均值 51.3 53.4 52.6 50.4 46.9 48.5 52.3 50.0 54.0 48.8 49.3 50.2 与均值相差 ‐1.8 ‐3.9 ‐3.8 ‐3.2 ‐0.8 0.4 ‐3.6 ‐3.1 12.1 ‐1.5 ‐0.7 ‐3.7 资料来源:Wind,国开证券研究与发展部 风险提示:央行超预期调控,通胀超预期,贸易摩擦升温,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内外疫情超预期变化风险,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海外黑天鹅事件等。 宏观点评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5 o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