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万科A(000002)-21年业绩会问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万科A(000002)-21年业绩会问答纪要

2022-03-31未知机构笑***
万科A(000002)-21年业绩会问答纪要

万科(000002.CH&2202.HK)2021 年业绩会问答纪要 日期:2022年 3月 31日 整理:招银国际 内部资料,切勿转发;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重要指引: – 2022年业绩将实现止跌企稳回升的任务 – 开发业务毛利率将维持在 20% – 万物云上市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挂网批准,毛利率将保持 15%这一合理区间 一、公司层面问题以及 2021 年业绩详解 Q: 2022 年能否实现止跌企稳回升的任务?A:万科今年目标是止跌企稳、稳中提升。稳是回升的基础,公司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信心来自 2个外部基础:1)政策基础:有利政策出台,再次明确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各地推出稳定市场政策。2)行业基础:开发业务是 10万亿级业务,需求存在,行业就存在。存量业务会变多,REITs在美国和日本年复合增长率 20%左右,万科也在这方面做了充分布局和准备。还有 3个内部基础:1)开发业务保持行业第一阵营,22年止跌企稳。对房产业务集中管控、集中管理,改善离散度问题。拉通每个产品,打开每个项目,关注关键节点(大型项目 87个关键节点)。2)坚持高质量投资:万科今年不缺地,也不会停止买地。提高了投资要求,项目盈利水平要求,操盘能力要求,投后管理要求。3)储备资源充足:1亿平米在建,4500平米土地资源,几百平米旧改项目。可以满足 2-3年开发需求。还有 7100亿已售未结收入。经营性业务 NOI率很高。物流业务在行业内领先,过去十年 CAGR大于 39%。长租公寓绝对行业第一,过去三年 CAGR超 40%。引力过去 5年 CAGR 超 20%。这些业务为万科贡献了 400 亿收入,也会快速增长。物流 NOI 超过 6.5%,冷链超 7%。长租公寓 NOI 超 6%。引力也超6%。2022年非开发业务将形成正向贡献。市场对稳定现金流的业务需求大,比如寿险资金。REITs也解决了增值退出问题,有点类似于当年的个人住房按揭。Q:未来开发毛利率趋势?净利润趋势?A:未来两年,开发业务毛利率维持在 20%。有 3个保障,1)7100亿已售未结资源会盘点好。2)投资机制发生变化。3)开发经营本部可以拉通经验,操盘能力得到提升。净利润出现了很多业绩缺口,开发业务可以稳住,经营和服务已经出现良好势头也会成为新的蓄水池。净利的基数会比较扎实,减值和非正常下滑在 2022年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万科花了 8年探索经营和服务业务,得到了经验和外部投资者认可、引入。Q: 未来分红水平是否能保持?A:主要是因为净利润下降,为了股东提高了分红。上市以来一直坚持分红比例 33%,累计 947亿元,股权融资的 2.86倍。 以后会稳定在 35-45%之间。Q: 回购股价低于当前股价和 1 倍 PB,是否合理?A:这一次回购策划了很久,今年 3 月股价跌到了 14块多。可是 3月份有静默期,不能回购。回购股价是董事会提案前 30日的均价。Q: 融资怎么安排?会不会扩大负债规模?A:经营性业务要找到“长钱”,会把握好节奏和长短债、久期结构,还是要保绿。随着业务增长,负债规模也会相应有所提升。Q: 未来精准投资和投资节奏考量?A:2021年无论是销售还是投资都经历了上半年火热下半年骤冷的过程。在这样的市场下,把握投资有挑战。复盘结果提示公司需要更加专业、理性看待新投资。投资更加集中向安全边际高、投资团队强的区域倾斜。公司制定了投资地图,可以清楚看到公共设施,一、二手房价,商办项目租金水平等信息。公司可以发现趋势性变化,为投资规划、投资测算提供基础支持。投资地图涵盖都市圈中心城和守卫度高的省会城市。新项目论证环节抓得很紧,销售期和经营期受益要在可控范围。投后管理从方案就开始跟进,确保定期纠偏。Q: 缩表出清该如何理解?A:这是一个财务概念也是业务概念。只有把业务干好了,缩表出清保绿档才能出得来。财务来看,主要是针对资产负债表的右侧,缩表是针对资金来源。适配最核心,为不同业务、不同发展阶段找到资金来源。出清是针对资产负债表的左侧,核心是达标。Q: 是否会积极并购?A:万科会首先保障自己的安全,尽公司所能帮助行业健康发展,也会留意行业内的机会。Q: 为什么 2021 年业绩出现下降?A:除股东信披露外,原因有:1)管理方式问题:采用授权分布式,市场好的时候能贴近市场抓住机会。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大型复杂项目越来越多,这种模式产生挑战,导致离散度大、操盘能力分化。文化村项目是万科综合大盘项目,合肥森林公园也是大盘(180万平方米)。可惜的是,这些项目没有从单个项目优点大幅推广成为优势。投资出现失误,分布式模式额度分大饼到区域。市场出现变化,弱点出现,比如当地公司过高估计当地市场。侥幸心理,觉得有例外情况。这样容易出现冒进,18-19年认为环京地区触底买了资产包,最后计提 25亿元减值。2)多赛道探索成本大比想象中大。14年开始,公司拓展多赛道。过去,开发业务好,可以承担相应成本。举例:长租公寓,19大后积极响应租售并举。但是,农村用地能否用于租赁房建设,需要很长时间。 闲置商业办公转保障性住房,还没有落地。机构租赁税费问题,一直到 2021年才明朗。时间比预想长,成本比预想大。还有城中村,存在社会治理、安全隐患等问题。如果没有城中村二房东问题,万科长租公寓早就可以盈利了。Q:全年下滑 45%,三季度才下滑 16%,为什么?是否有业绩洗澡?A:有三方面因素:1)结算的时间分布在四季度占 40%。结算权益比例也在下降,下降了 5个多点。导致权益利润少了 60亿。2)投资收益也基本在4季度盘账,2021投资收益出现下降,联合营情况也随行就市。权益利润影响同比降 27亿。3)计提方面影响,市场出现下行,项目随行就市进行了计提。投资(易居亏损)计提。比 2020年多出了 15个亿,对权益利润影响11亿。万科不做业绩洗澡。二、公司各条线细分问题 Q: 万物云上市时点和进展?A:昨天中国证监会挂网批准了。去年股东大会通过分拆上市,是因为万物云已经是城市服务商,现在已经有超过 40个项目。虽然行业估值下跌,但是行业性质没有变化。估值的角度,现在时点节点相对于 2020年可能更合适,因为估值趋于理性,会给优秀企业合理定价。公司不会以补充资本市场窗口为主要因素。万物云上市可以更好地完成“百城前街”的高浓度部署和发展。Q: 万物云毛利率低于同行原因?A:目前市场存在两个阵营:1)15%;2)30%左右。随着进一步市场化、城市,分析师认为 15%是一个合理区间。万物云的视角来看,住宅物业是民生行业,扎实的服务和客户关系远比毛利率重要。2020年疫情以来,因为万科物业的优质服务,很多客户开始捐款,但是万科不接受现金捐赠。2年前,电梯广告的收益全部向业主公式,这一举措使得行业面对大众更健康。商业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合同是以客户能接受的毛利来定的。对于公司来说,正在从单个物业项目转向以客户为中心。Q: 万科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经营服务类业务?分拆上市情况?上市后跟 A、H 股东有什么关系?A:经营服务类业务在财务上不能跟开发相比。开发业务的天花板可能就是去年 18万亿的规模。万科盈利贡献,经营服务类不会小。看每平米收入水平,万科 ASP 是 16,000-17,000,长租公寓每平米几十块,物业是几块钱一平米,物流是 6 毛 8到一块。但每一块的价值不同,需要新的估值模型来看万科,看到很多物业公司市值超过了母公司。再看美国综合运营服务商 35倍估值,住宅发展商 10倍左右。要看发展前景,经营服务类发展空间巨大,比如万物云覆盖范围从小区、社区到城市,都可以孵化很多业务。 长租公寓从无到有,发展空间很大。物流随着城市发展,需求也很大,疫情期间物流仓储属于保障范围。衡量成功的标准就是能不能独立分拆上市。上市之后跟 A/H 股东有什么关系呢?比如:万物云可以贡献万科的品牌,无法分割。也可以通过朴邻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万物梁行掌握写字楼信息,可以帮助写字楼开发业务。Q: 经营服务类的投资标准?回报要求?A:最终指向价值是什么,是否符合各业务本身战略。举例:物流业务特比喜欢一、二线城市旁边的冷链,特别是城配。公寓在重点城市对于产业相对聚集的会优先投资。财务标准核心是,1)购物中心第一指标是看开业第一天 NOI能否达到 6%,静态回收期在不在 14年以内。改造就看 ROI能不能达到 12%(无杠杆)。2)长租公寓去年投资 38个轻资产,取费模式和费率是标准。3)物流仓库,经营容错度较低,前置产品模型很重要。单层仓6个月能否建完,双层仓 9个月能否建完。Q: 经营服务类业务成本法会不会考虑公允价值估值法?A:万科长期坚持用成本法就是长期坚持现金流为核心是相关的。万科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估值法没有现金流支撑,特别担心资产价格变动的时候容易造成对会计报表的波动和影响。成本法折旧摊销会对毛利率和净利率有影响,估值没有办法体现。但是即便如此,从长期价值来看只要业务做好做强,这个业务就是有价值的。未来还是会坚持使用成本法。三、行业相关问题 Q: 行业格局变化?A:很多人关注国进民退的问题,其实都是根据谁能用新的发展方式。以前是以规模、高杠杆,现在是不追求规模和高杠杆。进退取决于是否能转换到新的模式。行业集中度可能会提高,但是地产本地化模式明显,仍然会有众多中小发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