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图谱】2022年南京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产业图谱】2022年南京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房地产2022-03-23中商产业研究院机构上传
【产业图谱】2022年南京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产业图谱】2022年南京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2-03-23 11:35中商情报网讯: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三角洲唯一的特大城市和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重要门户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355.32亿元,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6.0%。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2.0:35.2:62.8调整为1.8:36.1:62.1。一、南京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一)整体区域布局十四五期间,构建以江南主城区为“主核”、江北新区为“主城拓展极”、紫东地区为“创新引领极”、南部片区为“新兴增长极”的“一核三极”重点功能布局。着力建设制造强市。建设制造业重点承载区,市级层面加强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区级层面加强项目准入统筹,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以工业设计、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为主的都市型工业新载体。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建设滨江千亿级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支持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建设江北新区、江宁、秦淮、玄武等国防科技工业集聚区。重点支持8大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目标全国前三)、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目标全国前三)、集成电路产业、智能电网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目标全国前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各区域以及主导产业分布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开发区布局目前,南京市聚集了软件和信息服务、医药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链及重点园区。其中,江北新区1个国家级新区;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徐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 浦口经济开发区、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江苏溧水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等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港高新技术产业园、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浦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雨花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溧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宁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开发区以及首位产业分布资料来源:南京市投促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产业布局体系:“4+4+1”主导产业 南京正在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的主导产业发展体系,并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作为地标产业来重点打造。南京将现有7大类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为“4+4+1”主导产业体系,整合全市科技园区,设立15个高新园区,争创国家综合性科技中心城市。第一个“4”是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第二个“4”是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1”是指围绕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布局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以及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交叉应用领域。“4+4+1”主导产业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二、南京市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72.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9.30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01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380.80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9.6:41.1:49.3调整为9.7:42.2:48.1。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二)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3.96亿元,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8.2%,两年平均增速比2019年同期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21.0%、12.7%、19.6%、15.9%。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全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新兴工业品产能加速释放,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22.5%、119.1%、45.4%、12.7%。“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围绕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链“链主”企业和特色重点企业发展,重点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一批集群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布局培育基因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与储能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4.5%,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0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0家以上。各区域以及重点招商投资产业分布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三)重点服务业保持稳增态势“十三五”时期,南京市服务业增长平稳有力,服务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速8.4%,超过同期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306.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57.3%提升到2020年的62.8%,服务经济主导格局不断强化。全市62家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近6万家企业,实现营收超过1万亿元,江东商贸区、中国(南京)软件谷、新街口现代商务集聚区(玄武)、河西CBD等规模超千亿集聚区形成高能级增长区域。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148.73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5.8%。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0%、6.2%、7.0%、9.0%,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1.9%、6.1%、4.8%、5.2%。“十四五”时期,南京市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4443”服务产业新体系,提升对南京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支撑服务能级。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万亿元。同时,按照集聚发展、产城融合、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有序竞争,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拓展、多板块联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核”包括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三极”包括江北新区、紫东片区、南部片区。“多板块”指的是 结合全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对空间布局的需求和区域资源分布情况,提升发展新街口板块、河西板块、百家湖板块、临空经济板块以及六合板块、溧水板块和高淳板块。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