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工业互联网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白皮书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工业互联网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白皮书(2021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21年9月 声明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方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62305887邮箱:aii@caict.ac.cn 编写说明园区作为工业互联网企业集聚区,部署了大量基础设施,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公共服务。随着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的发展,工业园区的终端数量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终端的接入自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终端设备的增多,也使得企业园区变得更加复杂,未经授权的非法终端接入,会给整个园区网络带来安全威胁。因而,园区终端接入和安全自动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在此形势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AII”)组织多家企业联合撰写了《工业互联网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白皮书》。本白皮书首先分析了园区终端接入的现状和园区网络面临的挑战,接着介绍了业界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标准,给出了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对终端接入自动化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白皮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AII联盟成员及国内外众多技术专家的大力支持,为白皮书的观点形成与编写提供了有力支撑。后续我们将根据业界的实践情况和各界的反馈意见,在持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和发布的新版本。牵头编写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与编写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华电子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杨杰、侯方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张恒升、陈洁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何云华、戴林皓北京研华电子兴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耿琪之 目录一、园区终端接入现状..............................................................1(一)园区终端发展趋势.................................................1(二)园区终端给网络带来的挑战................................3(三)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的发展路线........................6二、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技术标准概述................................9(一)设备与链路发现...................................................10(二)接入认证技术.......................................................13(三)策略管控技术.......................................................20三、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27(一)总体架构...............................................................28(二)终端设备即插即用...............................................29(三)终端设备二次认证...............................................34(四)终端设备可视可管...............................................36四、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总结与展望...................................37(一)发布技术白皮书...................................................38(二)打造业界最佳实践...............................................38(三)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39五、参考文献...........................................................................39 1一、园区终端接入现状(一)园区终端发展趋势IoT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基于智能终端的万物互联,已经成为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对工业4.0、智慧城市、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大力推进,智能终端正在加速渗透到制造、交通、安防、环境、电力、能源、医疗等相关行业和领域。IoT时代将有数量庞大的、种类繁多的智能终端接入企业网络,例如智联网联汽车、网络摄像头、机器人、无人机等,并覆盖制造、安保、能源、物流等众多应用领域。当前,企业智能终端数量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根据IoTAnalytics的预测报告,2021年全球活跃的IoT终端设备数量会达到117亿台,到2025年将达到309亿台,年复合增长率达13%,如下图1所示:图1IoTAnalytics全球活跃的IoT终端设备数量预测 2同时,根据Gartner发布的IoT标准与协议成熟度曲线2020,如下图2所示:图2GartnerIoT标准和协议成熟度曲线-2020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出IoT领域的标准和技术,存在如下趋势:终端IPv6化,将进入成熟部署阶段各种无线连接技术,包括Wi-Fi、5G、NB-IOT、LoRa、Bluetooth等,已成为终端连接的热点技术基于平台的设备自动发现和认证标准,包括oneM2M、LwM2M等,已进入技术验证阶段终端接入安全变得至关重要,Gartner建议IoT厂商遵循UL2900中定义的安全指导原则,并通过测试认证面向未来的物联网,需要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通过云化、网络IP化、无线化、AI化等技术应用,彻底消除“信息 3孤岛”和“数据碎片化”,实现数字信息的泛在互联、高效通信,从而驱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重构商业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二)园区终端给网络带来的挑战园区网络,实现了企业内部不同业务、终端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主要由工业生产网、企业信息网、园区公共服务网以及云基础设施组成,其网络架构如下图3所示:图3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架构图以工业生产网络为例,它主要连接工厂内部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员(如生产人员、设计人员、外部人员)、机器(如生产装备)、材料(如原材料、过程件、制成品)、环境(如仪表、监测设备)等,包含多种不同的生产终端。典型的工业生产网络架构,如下图4所示: 4图4工业生产网络架构图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园区网络终端接入存在如下难点和挑战:1)设备数量庞大:随着技术提高,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接入网络,对整个园区来说是海量设备、海量布线。依靠人工对每一个设备进行识别管理、制定规则,工作量大效率低,甚至出现故障后用户无感知,解决故障恢复时间长;2)设备种类多:除了智能手机、Pad等终端设备,还有打印机、传感器等哑终端,以及各种各样的园区终端设备,采用不同的终端接入协议。传统封闭的“七国八制”终端接入协议,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企业园区的管理和运维更加复杂;3)设备识别困难: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能力,访问网络的行为也不同。在企业园区中部署大数量、多种类的终端,就需要更自动、更精准的设备识别技术,否则后续无法正确管理设备; 54)接入安全管理复杂:非法终端接入、网络隔离措施、智能终端安全防护等,依赖于人工参与,无法及时阻止病毒和网络攻击。同时,当发生入侵攻击、恶意破坏、误操作等事件发生时,用户无法及时定位和有效溯源。当接入设备的安全状态发送变化、出现安全事件时,需要自动及时响应;近年来,出现过安全漏洞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设想针对自动化制造环境部署的工业互联网,如果出现了安全漏洞将会导致怎样的混乱,生产停机和设备损坏又可能造成怎样的财务损失?下图5展示了企业网络被攻击的场景:图5企业网络终端被攻击的一个案例其中,企业网络中存在安全摄像头、温控计、打印机和移动设备,所有的通信路径都是开放的,它们可能会被互联网上的攻击者进行端口扫描(或者被劫持)。比如,本地网络中的安全摄像头被黑客攻击了,则黑客会利用该摄像头对本地和远程目标发起额外的攻击,造成更大的事故。因此,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网,对于所有接 6入的工业生产设备,都必须实现接入控制,进行接入认证和访问授权。(三)园区终端接入自动化的发展路线终端设备在企业园区的大规模部署,首先需要解决其接入自动化,即终端设备的即插即用、安全接入认证和可视可管。当前,业界有两条创新路线,分别是以云平台为锚点和以网络基础设施为锚点。1.以云平台为锚点Case1:云服务商AWS首先,AWS为IoT终端设备提供SDK,由设备预安装。终端设备上线时通过MQTT、HTTP或WebSockets协议,接入到AWS的IoT系统,无缝安全地与AWSIoT系统提供的设备网关和设备影子协作,自动化的完成认证&鉴权。如下图6所示:图6云服务商AWSIoT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Case2:云服务商阿里云 7与AWS的终端接入自动化方案类似,阿里云LinkID²将密钥分发中心和认证中心作为两个服务,以SDK的方式提供给终端设备预安装。其中,分发中心采用硬件加密机和安全存储技术,确保密钥云端生成和存储的安全,与合作伙伴的安全产线对接,确保密钥安全烧录到各种安全等级的载体上。客户将安全载体集成到园区终端设备,基于设备端和云端的SDK,调用ID²认证中心提供的设备认证、信息加密等接口,建立安全通道,保障业务数据的不可抵赖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如下图7所示:图7云服务商阿里云IoT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2.以网络基础设施为锚点Case1:网络设备商CiscoCisco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基于IETFMUD。首先,IoT终端设备制造商通过定义MUDFile,完成对IoT终端的描述(如设备类型等)及其网络权限的定义。当MUD-Capable的终端设备上线时,设备通过内置的MUDURL,向厂家的MUDFileServer获取设备的描述信息和接入策略,自动化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如下图8所示: 8图8网络设备商CiscoIoT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Case2:设备商ForeScoutForeScout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基于终端指纹库,提供可视化平台,包括ForeScoutDeviceCloud和ForeScoutResearch。其中,ForeScoutDeviceCloud基于来自10多个行业的500多家企业客户的设备分类,建立丰富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设备的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和版本、制造商和型号对设备进行自动分类。ForeScoutResearch利用云中超过300万个现实世界设备的情报,周期性发布这些新配置文件,以帮助提高分类效果和覆盖。其解决方案如下图9所示: 9图9网络设备商ForeScoutIoT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以上两条业界终端接入自动化的创新路线,虽然实现方式不同:以云平台为锚点的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需要在IoT终端设备预置云服务商的SDK;以网络基础设施为锚点的终端接入自动化解决方案,需要对现有终端进行MUD-Capable改造,或者依赖终端指纹库;但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即:IoT终端设备接入园区网络,从原有的单设备认证和策略授权,发展到基于生态链集成的自动化认证和策略授权,实现终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园区应用白皮书

信息技术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1-12-28
hot

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白皮书(2020)

信息技术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0-11-20
hot

互联网行业: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白皮书

信息技术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19-10-31
hot

工业互联网信息模型园区应用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