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 FORECASTING AND PROSPECTS RESEARCH REPORT CEEP-BIT-2022-006(总第62期)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2022年1月9日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http://ceep.bit.edu.cn 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 主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 特别声明 本报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完成的系列研究报告之一。如果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中心同意并注明“转载自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报告”字样。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执 笔 人:王科、李思阳、卢梅、王家钰、魏一鸣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联 系 人:王科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1022)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编:100081 电话:010-68918551 传真:010-68918651 E-mail: wangkebit@bit.edu.cn 网址:http://ceep.bit.edu.cn 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Zhongguancun Sou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China Tel: 86-10-68918551 Fax: 86-10-68918651 E-mail: wangkebit@bit.edu.cn Website:http://ceep.bit.edu.cn 1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运用市场手段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采纳。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33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投入运行,覆盖电力、工业、航空、建筑等多个行业。正在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司法管辖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GDP、人口分别约占全球总量的16%、54%、1/3。此外,全球共有22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在计划或建设中。 2017年底,中国全国碳市场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了碳市场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工具,碳市场的建设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稳步推进。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成交额达76.84亿元。2013年以来,我国七个试点碳市场先后启动。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七个试点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83亿吨,成交额达86.22亿元。试点碳市场预计还将与全国碳市场持续并行一段时间,逐步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 当前国际和国内碳市场运行的情况如何,我国全国碳市场和试点碳市场的表现怎样,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碳市场的影响多大,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预期是什么?本报告将对国内外碳市场的情况进行回顾和展望。 2 一、国际碳市场概况(2020-2021)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包括欧盟碳市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韩国碳市场、新西兰碳市场等,以及中国全国和试点地区碳市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33个正在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所处区域的GDP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4%,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1/3,覆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6%左右,全球各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通过拍卖配额筹集了超过1030亿美元资金。此外,还有8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即将开始运营,14个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在建设中。 欧盟碳市场作为全球启动最早的碳市场,其碳价在2021年创历史新高。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覆盖了欧洲经济区内电力部门、制造业和航空业约40%的排放。它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碳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碳市场。2020年是欧盟碳市场第三阶段运行的最后一年,也是第四阶段的密集准备阶段。2020年,欧盟碳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较小,碳价虽然在3、4月有短期下降,从1月最高29.68美元/吨降至4月最低18.04美元/吨,但5月后价格逐渐回升,并在7月达到33.89美元/吨,此后一直在30美元/吨左右徘徊,最后在12月达到42.16美元/吨。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在2021年正式启动第四阶段,将年度总量折减因子由第三阶段的1.74%提高至2.20%,并且修订制造业免费分配的基准值。2021年欧盟委员会提交修正案,进一步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调整市场稳定储备机制,以及建立碳边境调节税机制以防止 3 碳泄漏。更严苛的减排目标使2021年欧盟碳市场空前活跃,碳价持续剧烈增长,屡屡刷新记录,在2021年9月底到达75美元/吨,远远高于其他碳市场。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碳市场碳价稳定且市场弹性大,稳定机制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源于2005年美国东北部地区十个州共同签署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RGGI在2015年引入成本控制储备机制(CCR):如果在设定的CCR触发价格之上有足够的需求,该机制会立即在每次拍卖中引入固定数量的额外碳配额;在2021年引入排放控制储备机制(ECR):如果在高于ECR的触发价格上没有足够的需求,该机制会立即从拍卖中减少碳配额。ECR和CCR并行的市场机制维持着碳价的稳定。 如果一个市场对需求冲击的反应没有出现价格飙升或崩盘,那么它就可以被认为是有弹性的。2020-2021年期间,RGGI碳市场的碳配额价格相对稳定,2020年初平均为5.77美元/吨,2020年3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跌至4.69美元/吨,随后在4月初迅速复苏,到2020年6月稳定在6美元/吨左右,价格已经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此后碳价持续缓慢上升,至2021年10月达到10美元/吨左右。总体来看,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碳市场碳价稳定,上升幅度较小,表现出了弹性碳市场的特征。 韩国碳市场的碳价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波动性较大且在2020-2021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是韩国碳市场运行第二阶段的最后一年,碳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波动剧烈。碳 4 配额价格在2020年4月初高达35.92美元/吨,从5月开始大幅下降,8月降至16.95美元/吨,而后在12月短暂回升至25.84美元/吨,从2021年初又呈持续降低趋势,于2021年7月降至11美元/吨后又开始缓慢回升。韩国碳市场的碳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2021年持续呈现波动降低趋势。 新西兰对其碳市场进行重大结构性改革且效果良好。2020年6月16日,《气候变化应对(排放交易改革)修正案2020》的通过,标志着新西兰完成了对碳市场的重大结构性改革,为其2021-2025年的碳市场奠定了法制基础,通过对碳市场设定排放上限、引入碳配额拍卖和开发新的碳配额价格控制机制来支持新西兰新制定的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改革后的计划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1年3月对碳配额进行了首次拍卖。在新冠肺炎疫情封锁期间,新西兰碳市场的碳价在2020年3月底短暂下跌至14.35美元/吨,但很快恢复并于2020年6月初超过19.48美元/吨,并在此后一直整体呈上升趋势,至2021年10月份已经超过了40美元/吨。整体来看,新西兰碳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表现良好。 二、中国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情况 2021年7月16日,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地方试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并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中心位于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企业在湖北注册登记账户,在上海进行交易,两地共同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支柱作用。 5 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的重点排放单位为2013-2019年任一年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的发电企业(含其他行业自备电厂)。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二氧化碳。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国碳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并存,尚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将继续在试点碳市场进行交易,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试点碳市场。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CEA)现货,可以采取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具体形式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并且规定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碳市场主管部门抓紧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核定和清缴的工作,加强和全国碳市场相关系统的对接工作,督促和指导重点排放单位完成配额清缴,确保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配额清缴,但不能超过应清缴配额的5%。 6 (一)重点排放单位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从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其地区分布如图1所示。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全面和直接的落实到企业,通过市场倒逼机制,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图1 全国碳市场覆盖重点排放单位分布情况 重点排放单位在不同省份间的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重点排放单位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重点排放单位最少的省份是海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覆盖的重点排放单位均超过了200家,远远高于其他省份,而海南省覆盖的重点排放单位只有7家。 (二)市场活跃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2021年7月16日,即首个交易日,CEA交易量为410.4万吨,总成交额超过2.1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累计交易量约为1.79亿吨,总成交金额约为76.84亿元。 7 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约为45亿吨,根据目前的交易量测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换手率在3%左右。而欧盟碳市场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交易最活跃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的换手率从初期的4.09%提升至当前的417%,与欧盟碳市场相比,中国全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活跃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首个履约周期临近结束时市场交易量激增 图2展示了全国碳市场的日交易量的波动情况,全国碳市场在初期交易较少,但从2021年10月份开始,日交易量开始有上升趋势,并在2021年11月和12月剧烈增加。《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12月15日17点前本行政区域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全国碳市场在初期交易量较少,履约周期临近结束时碳市场却空前活跃,近2000万吨的全年最大日交易量出现在12月份,且12月的日成交量多在500-1000万吨之间,远远高于其他月份。整体来看,全国碳市场的市场成熟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2 全国碳市场的日交易量波动情况 8 (四)日成交均价基本平稳 图3展示了全国碳市场的日成交均价变化趋势,在2021年7月至8月,全国碳市场的日成交均价在50-60元/吨之间波动,从8月份开始,日成交均价的波动性减弱且逐渐下降,从9月至12月初,日成交均价基本稳定在40元/吨左右。但从12月中旬开始,全国碳市场的日成交均价开始升高,至12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

公用事业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2-03-15
hot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全球变暖对我国劳动力健康影响评估

公用事业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2-01-09
hot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电力中断对供应链网络的影响

公用事业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