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卫宁健康(300253)-业绩预告交流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卫宁健康(300253)-业绩预告交流纪要

2022-01-24未知机构学***
卫宁健康(300253)-业绩预告交流纪要

董秘: 个人觉得抱歉,今年逐季提升,但到年报,跟自己之前预期稍微低于预期。大的角度讲,没有大的基本面经营层面的问题,影响大的是计提类的项目。归母3.4-4.7亿,下降5-30%;扣非1.87-2.98亿,下降20-50%。原因:前三季度数据正向发展,四季度医院遍布全国各地,四季度新冠使得一部分客户一段时间受到影响,导致交通人员流动受到影响,招投标实施回款受到影响,这是经营层面。全年看,新签合同25%以上,可能会比25%高一点,但跟半年报三季报那么高,当时20%以上。收入上,+20-25%,核心的是软件跟服务收入+10-15%,硬件收入同比下降,对整体收入有负面影响。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21年加速发展。4家公司,卫宁科技不在合并报表,其他三家收入合计5亿,+200+%。算上卫宁科技,预计超过6亿,+70-80%。由于创新业务板块,1-2家还是加大投入,亏损加大,对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影响8000万,统一口径上一年度大致5000多万。股权激励费用和可转债计提利息合计1.35亿,上年同期8000万,这样有5500万左右不利影响。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比同期+1亿多,对21年利润表影响大。非经常性损益,2021年1.62亿,上年同期约为 1.18 亿元,主要为其他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政府补助等影响。问答: 1、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增加,原因?应收账款我们加紧催收,从前3季度看,老的应收回款复合预期,四季度,如果用户是资金受影响无法支付,我们推出措施如果他第二年度有预算就提前作为预备,签回来不少的承诺书,我感觉对付款有些影响。另外,今年合同的付款情况有所不同,之前当年合同回款大于以往年度,今年两个差不多。2个因素,一是历史款项催收加大力度,二是当年合同付款方式没有以往条款那么好。总体,回款是比去年前年进步,但与收入相比有欠缺。22年我们会持续加大应收账款回收,把实施服务、二次开发、销等捆绑共同完成应收账款催收。我们去年4季度因为比较多的承诺书,22年用户一旦有所宽裕,会按照承诺会重点确保,压力会有多降低。王利:目前做法是比较谨慎,原来按照坏账计提比例相较同行较高,后来根据要求用迁移率法,这个有放大效应,如果回款快一点,跟收入匹配,计提的就比较正常;如果回款慢于收入,会导致计提比例快速上升。现在也是初步在核算,未经审计,后面也会对项目分析,具体分类来看,可能会有所调整。的确我们目前计提比例较高,未来加强回款。之前10月交流真的回款还可以,后面11-12月可能因为疫情确实受影响,可能到22年才能收回来。计算方法上面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2、之前计提按照时间段定比例,现在的计提方式有变化,具体展开?过去是固定的比例,现在是迁移率法,与连续5年每一个阶段的账龄比例有关系,如果账龄越长余额越大,导致每年计提比例大于原来,比如原来1年内5%可能现在8%,对应收账款有惩罚放大的作用,因为回款有些延后,坏账可能大幅增加。3、四季度疫情加剧影响较大,21年订单不错,什么时候反映在报表上?卫宁会计准则变化?目前我们是百分比和终验结合,目前大多数合同还是完工百分比。4、应收账款现金流这块,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应该预算比较稳定,Q4支付上出现问题,除了疫情还有其他原因吗?不是普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推出了用户承诺书,项目验收了,到了付款节点,如果用户确实预算不充足允许签。两方面因素,一是有些用户预算不够充足,二是把应收账款催收难度降低提供措施。22年,在客户预算内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会持续推动,抓紧时间。但是,我们今年看到了卫健委等用户在财政上确实有一部分用户存在预算不够充足的情况,是21年四季度感受到的。补:21年减值准备在基数不低的情况下,还有较大增长,对22年的判断? 21年前三季度回款做的不错,每年4季度回款占比超过50%,但是21年4季度比例没有之前高。但是,21年整体比20年还是有很大提升的,我们2022年加强回款,前三季度可以看到一些变化,根本性的变化可能还是在四季度。当然我们会抓紧前三季度推动。5、四季度终验法占比是否有提升?大的变化不多,但的确有一些合同条款有一些变化。最主要还是我们合同要继续加大了,20年是疫情4季度我们合同量不太好,应该时间快过去了,疫情也会过去的。终验法和是百分比跟合同条款联系紧密,政府类的招标有固定格式,有些不符合分阶段确认要用终验法。如果这种合同多,终验法的就会多。6、21年软服收入增速与之前预期不是特别一致,主要还是疫情影响,是终验还是万分比影响不是特别大?造成报表结果不立项,还是收入确认收到了影响,因为费用是客观存在的,股权激励,可转债等。收入没达到预期不是业务消失了,会后延,当时费用当期发生. 7、市占率?WINEXmy进度和毛利率?关于市占率一般是第三方IDC等机构年中发布。我们得到的最新数据,2020年度,卫宁医院管理系统12%排名第一。winex产品一直研发推动,winexmy今年4月份会正式发布,之前会有试点的医疗机构做测试,还是在有序推动,我们积极做对接,这个产品应该非常受医护人员关注,是他们个人工作平台,不仅满足医疗服务,也可以跟医疗机构数据做对接,参与的医护人员感觉不错,这个产品适合SAAS模式。这个不像局域网部署的产品,我觉得毛利率会比传统业务高一点。8、Q4疫情是点状,应该对我们影响是有限的,为什么影响这么大?4季度负面影响的因素,疫情是主要因素之一,当然不是全国性的影响。二是疫情会对医疗机构的工作安排计划形成干扰,对我们正常开展会形成干扰,与我们之前预期有偏差,可能按照之前推演觉得四季度会增加,不过结果是没有达到,我们要分析原因。9、点状疫情的影响没有预算影响那么大?个别地方遇到预算和支出不匹配,疫情会有超预期支出的项目,会占用一些预算,大面上讲还好。21年回款金额绝对值有增长,只是没有达到预期。导致报表不理想的原因,还是四季度收入确认没有达到预期,因为费用是固化的。需求是没有取消掉,我们抓紧时间确认收入,加快回款。10、22年,对客户订单的转化压力?自己的风控要做的更好,不应该作为龙头波动这么大,本质上还是合同质量提升,条款确认到位,签的时候就要确认好等,另外就是加强在建项目回款催收。总体,经过去年winex产品推广,今年大概率会作为主要产品推向市场,winexMY的推出也会加强医护人员的粘性。大面正常,但我们风险控制没有做好。只要大的方向没变,我们要持续维持推动行业龙头的地位。11、21年承诺书会不会影响22年收入,因为花了一些22年预算?不会,我们按照合同回款,用户可能有6个合同在建,承诺书是指都建好了只是等回款,跟新项目的招标是没有冲突的。12、非经常中的细项,卫宁科技等的影响?主要是2大块,1、对外长期投资,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每年根据评估价值调整,最终根据报告确定,纳龙融资估值20亿了,在上市辅导阶段,对利润影响1个多亿;医信,也是对外融资,看评估报告结果,根据之前可能2-3千万影响;2、浦东新区的补助,应该20年补,疫情拖到了现在,还有地方政府扶持,加起来扣税后3000万左右。一共1.62亿。13、研发资本化开始摊销年度,21年研发资本化摊销占多少,会不会影响22年研发投入的预期?我们每年50%左右做了资本化,产品形成后进入无形资产摊销,21年比20年增加较大,21年影响5600万,20年3400万。14、订单25%增长,公卫医院拆分? 卫宁客户医院为主,这几年政府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可能公卫增速高,跟基数小有关。比例没有发生变化,医院70%,公卫30%。公卫端是政府主导的项目,比如医联体医共体,可能有卫健委财政,可能还有其他资金银行,运营商,参与方更多。地方政府话语权相较医院项目大了很多,变化和不确定性相对高一点。由于我们公卫占比不高基数低,我们去年也在加大参与,增长比医院端明显。15、行业公司在帮客户做预算等服务,22年增长或者趋势展望?最近我们都在开公司业务会议,业务端传递过来,有的地方可能年前,有的地方可能年后启动。现在看普遍对新一年的系统建设规划有增长的趋势。与几个政策有一定关系,对于医院或公卫有些也是刚性的政策,优先级可能会更高。我们预期22年订单好于21年,大家可以跟踪一下。16、DRGDIP院端影响?我们市占率?招投标节奏?院端,我们得到一些信息春节后国家医保局可能会有统一下发标准动作,可能会是你的客户多拿到的就多。医保端,另外一回事,更多是医保厂商参与,我们就是卫宁科技在做,目前跟医保局后面大的策略有关。市场上更多还是试点,不具代表性,再等等。17、winex21年落地情况,营收贡献体量?去年做试点,解决试产品能不能符合不同地方的政策,取得不错的效果,200多家的试点全国各省铺开了;二是匹配winex上线远程部署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基本达到预期,上海建立了远程部署中心,60-70员工,支持全国各地方都是上海做远程部署,70%的工作远程中心完成。今年可能会增加2个远程部署中心,完成3个远程部署中心完成winex远程部署,为23年全系列推广做准备做基础。去年推广试点是达到我们预期的,去年主要是做试点,不一定是立马产生收入为目的,当然产生很大收入是我们的目标。在老用户群体中先行实施,给了些优惠政策,如果预算不充足或当年没有,有意愿上winex,签个内部的任务单等,22年会安排预算还掉内部的合同。新用户的预算如果充足,也会上winex产品,这个是有合同有收入的。总体,21年是试点为主,当年也拿到了一些内部订单,今年转化成正式的合同确认收入。2022年,不一定把试点数量作为目标,而是常态化推广winex在各省拓宽,老客户继续上,也作为进攻新客户市场的武器,加上4月份推出的winexMY。产品推出1年半,还是得到了客户的认可。18、winex有么有21年营收的情况?是内部任务单,没有做进一步审计。绝大部分是先行实施,主要是门诊医生站,可以忽略不计。目标是给用户提供示范,22,23年全面推广。19、22年传统订单增速展望?去年4季度我们推出全覆盖计划,以省为单位看省里的覆盖占有率。有非常多的省份合同额超过1亿,上海大约5亿。22年,我们新想法是做全覆盖,目标是以省为单位提升薄弱省份的占有率,上海安徽天津等市占率高的省份提升老用户系统的量。今年可能营销花的力更大一点,可能实施交付回款方面也会更大,传统业务投入程度会更高一点。市场份额还是相对比较分散,winex为抓手,我们组织建设到位了,22-23年市场份额,合同额等是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