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解数咨询]:第114期张杨带你看:薄荷健康品牌拆解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第114期张杨带你看:薄荷健康品牌拆解

商贸零售2022-01-19-解数咨询李***
第114期张杨带你看:薄荷健康品牌拆解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DATA INSIDER CONSULTING2022解数 找寻确定性薄荷健康品牌拆解报告×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薄荷健康品牌拆解报告张杨老师带你看品牌 解数咨询第114期报告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行业发展与背景•代餐(又名替餐、代餐食品),顾名思义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代餐除了能够快速、便捷的为人体提供大量的各种营养物质外,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如利用魔芋为原料生产的鲜花派、五谷杂粮辗磨的杂粮粉。代餐的主要功能有:减重、干预/治疗糖尿病、降低血脂、以及其他功能(如调解肠道菌群、改善郁郁症状、改善代谢紊乱)。•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实施的《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团体标准中对代餐食品作出了明确定义: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非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部分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中部分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20世纪50-60年代,代餐食品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期的代餐食品应用在美国航空产品中,以太空棒为主,此时代餐食品市场还未出现。我国军用代餐类似食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以军用“代餐粉”等食品为主。20世纪80-90年代,专业运动产品出现并向大众消费品转变。1986年,布莱恩·麦斯威尔夫妇研发能够快速补充能量的食物-Power Bar,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能量棒”的诞生,这种能量棒被应用于专业运动领域,为运动员补充能量。2000年至2014年左右,代餐食品市场进入中国。1998年我国第一家专业运动营养食品公司康比特出现。同一时期,汤臣倍健、康宝莱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中国代餐食品市场开始发展。2013年主打代餐食品的品牌Soylent出现,加速了代餐食品市场的发展。2014年至今,中国互联网代餐品牌兴起。随着中国互联网代餐品牌的出现,市场被进一步教育,代餐瘦身概念被逐渐接受;2020年左右,代餐消费市场兴起。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行业发展与背景•代餐行业PEST解析【政策】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指出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经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同比实际增长2.1%。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人们更加重视日常身体健康的维护,“变美”、“身材管理”、“调节身体机能”类商品成为消费者的最爱。《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2019-2020》显示,健康食品产业约占34%,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最大。【社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得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得到极大提升。自从2020年,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百度搜索指数指出,疫情以来人们对健康产业的搜索超过了房地产,反映了整个社会心理的变化。【技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代餐食品的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从粉末到瓶装即饮,从减糖技术到干燥技术,想要打造出一款成功的代餐产品,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当前与代餐粉、代餐食品相关的专利近600个,2019-2020年该类型技术专利增长速度最快。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行业发展与背景•代餐行业当前的市场格局分为四大阵营,分别是:传统零食巨头、互联网新兴品牌、跨界品牌、海外代餐品牌。其中传统零食巨头的代表有旺旺、康师傅;互联网新兴品牌代表有woderlab、鲨鱼菲特;跨界品牌有乐纯和薄荷健康;海外代餐品牌有雀巢、SMEAL。特别是中国新兴的互联网代餐品牌多数都在2020-21年拿到了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投资。其中,薄荷健康就在2021年11月11日拿到了深创投1亿元的D+轮投资。•从2017-2020中国代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涨势迅猛,成为炙手可热的赛道。在中国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有超重的困扰,而中国消费者普遍选择的控制体重的方式是采购代餐食品,也因此促进了代餐市场的火热发展。代餐食品按照功能划分有四种,分别是减脂塑身、提供能量、营养代餐、特殊功能性。形态分类分为固体、液体、组合产品。•从代餐的用户画像来看,搜索用户中68%为女性,但男性的交易金额略高,说明女性有了解代餐的好奇心,但是选择购买代餐的依然是男性多。18-24岁的年轻用户占了代餐消费者总数量的5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代餐用户也在不断收缩。代餐的主流人群为高消费(平均在淘宝月消费在1750元以上)群体,占总群体的33%。•关于代餐的话题抖音创建的时间最早是2018年12月,总浏览量达到8.1亿次,参与的人数有3.7万人。小红书代餐话题的创建时间最早是2020年4月29日,总浏览量是332.29万次,总参与人数仅3976人。微博代餐话题创建时间不详,总浏览量达6339.2万次,参与人数达5.4万人。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薄荷健康品牌背景•薄荷健康品牌诞生于上海,属于上海薄荷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专注于食物、营养和饮食领域,提供包括APP、健康食品、订阅制会员服务、健康内容等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薄荷健康始终坚守「让人们变得更健康」为企业使命,不断加强营养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致力于成为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的营养专家!为年轻家庭提供高阶配方的食品和专业的个性化营养管理服务。四大子品牌矩阵为代表的系列营养食品产品,包括功效型定位的“薄荷之心”、健康零食定位的“薄荷上选”、健康速食定位的“薄荷有料”,以及主打儿童营养的“薄荷之森”,实现了从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工具到健康营养系统解决方案的迭代。从2008年搭建减肥社群网站“薄荷网”开始,历经13年,薄荷健康已经从体重app成功转型,成为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健康消费品公司。•2008年马海华和谢文威创立薄荷网(web 端论坛社区),瞄准白领的健康减肥需求,上线食物营养数据库,帮助客户以食物热量和营养信息查询记录为主,模式为:测算代谢水平—录入食谱—记录卡路里—控制体重。2009年4月开始尝试在线收费减肥指导服务(NICE减重服务),收费30元/月。直至2010年12月Web端积累30万减肥领域用户基数,成为中国第一减肥网站。2011年3月进军移动互联网,开发APP iOS版,2012年减肥顾问服务收费上涨到480元/月。2013年开发APP Android版,依靠减肥指导服务模式,年营收一千万+;11月转型上线电商。2014年9月,薄荷把收费的减肥顾问服务变成免费;垂直社区流量很容易达到天花板,电商业务每月营收200万,仍然亏损; 11月,发掘用户痛点不是减肥服务,而是直接让用户执行的健康食品,于是上线适合减肥人群的自主品牌健康食品,即垂直社区自主做产品。2015年12月注册用户1200万;上线“超模 25”(包括奶昔、豆乳、膳食纤维、益生菌饮品、代餐粥等)。自主产品月销售额1000万,已盈利。2018年12月注册用户达2700 万,MAU为260万,年营收6700万,SKU扩品类,达到180个,涵盖六大产品线:体脂秤、减肥食品、运动装备、个人护理、零食及美白护肤等;希望为特定人群提供吃穿用全套解决方案,但效果不理想,打法不聚焦且未能充分利用薄荷在饮食领域的品牌优势。•2019年注册用户为3378万,MAU为340万;1-8月营收1亿元,聚焦健康食品和营养管理,根据用户需求研发健康食品,SKU砍到50个。基于饮食的健康管理是薄荷的核心,健康方案70%是基于饮食,30%是基于运动;核心实力:互联网食物数据库(7大类营养素、40余种营养数据、50万条食物数据)+产品、内容、服务、工具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从体重管理起步、到健康管理、最后到all in健康消费。公司的核心定位也从原来的减脂和健身需求,升级成为提供全面的营养管理,希望把人群从健身、减脂人群拓展到母婴(备孕和产后)、男性保健、儿童零食。2020年,推出全新品牌视觉并提出品牌理念【营养专家】;新生代演员、歌手周洁琼任品牌大使。•融资情况来看,薄荷健康从2009年4月30日的天使轮开始至今,一共融资了6轮,最近一次是2021年双11当日,D+轮融了深创投1亿元人民币。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薄荷健康官方旗舰店•从近一年的销售和访客数据来看,该品牌在2021年3-6月销量激增(销售额可达2500万-3500万),其余月份均维持在1000-2000万上下波动,该品牌主营健康控脂类食品,因此也展现出季节性特征,旺季集中在春夏,且旺季的客单价高于其他月份30%,即便是年终大促双11(2021年11月销售额2169万),也依然敌不过季节性和年中大促的双重影响下的618(2021年6月销售额3424万)。因此,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说,大促必然重要,但是对于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在关注大促的同时也要考虑季节性与大促叠加带来的双重影响,在行业旺季来临之前需要做好提前布局与规划,切不可错失了一年一度的旺季营销机会。•薄荷健康品类繁多,均是围绕健康控脂食品开发,核心经营的品类有营养消化饼干与鸡胸肉。其中营养消化饼干的成交表现在大促较为集中,而鸡胸肉靠的是平销期的转化,大促销量反而有所收缩。目前店铺的产品价格带集中在20-50元、100元+,这两个价格分布体现了拉新产品与复购产品的交错布局,不仅拓宽了新用户,同时也通过健康食品的产品组合留住了老用户。从上新节奏来看,2018及2019年主要上新的是“拉新单品”,如蛋白棒、果冻、鸡肉肠;而2020年上新产品多是围绕“全餐”,如3日/7日全餐、21天代餐;2021年上新产品除了围绕“全餐”还在多定制化的细分功能开发,如“肌动7天全餐”。•从流量结构来看,带货渠道始终占据了店铺30%左右的成交(其中包括淘宝客和直播),从2021年第四季度,该品牌明显收缩了对于淘宝直播的投入,相对加强了淘宝客的带货力度,特别是双11期间,淘宝客渠道的平均客单价仅27元。除了618大促期间,付费投放占比能达到全店流量的33%,2021年下半年,付费投放均维持在30%以内,即便在双11蓄水期的10月也并未追加对于付费投放的力度。从付费工具来看,核心工具为直通车和超级推荐,相对应的也撬动了淘内对应的免费流量池,手淘搜索及手淘推荐。6月薄荷健康对于手淘推荐的投入是高于直通车的,从7月开始,不断收缩对于手淘推荐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强对于直通车的投入。虽然手淘推荐的点击成本较低,但是转化率低于直通车且存在波动,因此品牌收缩了ROI低且震荡的超推投入。随着对于直通车的投入,关键词流量的撬动作用也是极为明显的,特别是品类词,如蛋白棒。 DATA INSIDER CONSULTING解数 找寻确定性×综述——薄荷健康官方自营店•不同于旗舰店,相较于薄荷健康品牌对旗舰店费用和精力的投入,对自营店的投入几乎收缩殆尽。也是因为这样的收缩,是的自营店在2021年一路下滑,从2020年11月184万元下滑至2021年11月的35万元。而自营店客单价也没有旗舰店稳定,在2021年8、9、10三个月主推了客单价较低的鸡胸肉类产品,而客单价更高的传统糕点类目比重下降,因此客单价从100元+降至35元左右。虽然在品类布局上自营店和旗舰店一致,但是在产品价格带方面,自营店并没有200元+的价格带,最高价格带封顶至60元+,同时店铺出现了10-30元的超低价格带区间。自营店从2018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