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行业周报:工业水处理需求提升,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广阔 - 发现报告

行业周报:工业水处理需求提升,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广阔

基础化工2022-01-15吉金、金益腾、龚道琳开源证券点***
行业周报:工业水处理需求提升,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广阔

本周(1月10日-1月14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0.57%,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3.52%,半导体材料涨0.63%,膜材料涨1.33%,添加剂涨0%,碳纤维跌2.61%,尾气治理涨2.69%。涨幅前五为飞凯材料、天奈科技、蓝晓科技、双星新材、艾可蓝;跌幅前五为科思股份、长阳科技、彤程新材、中简科技、晶瑞电材。 新材料周观察:工业水处理需求提升,吸附分离材料市场广阔 吸附分离材料以交换、吸附等功能来实现浓缩、分离、精制、提纯、净化、脱色等物质分离及纯化的目的,按产品骨架划分主要包括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相较于传统的悬浮聚合法,喷射造粒法可以制备粒径分布窄、均匀性高的均粒树脂。吸附分离材料下游应用包括湿法冶金、制药、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多种领域,其中工业水处理领域应用占比约70%。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吸附分离材料因其可对废水中物质选择性吸附并回收利用、使用方便、强度好和效率高等优点,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不断扩大,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54亿元;高端工业水处理主要为中大型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及发电机组内冷水处理等,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推动吸附分离树脂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此外,结合喷射造粒技术,吸附分离树脂还可应用于电子级、核级超纯水领域。境内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全球占比47%,其中蓝晓科技吸附分离材料产能4万吨/年,公司成功突破均粒技术,实现了均粒白球的规模化生产,在电子级超纯水、核级超纯水等领域取得重要工业化突破,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争光股份具有1.975万吨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在工业水处理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阿科力】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00万元-10,400万元,同比增加66.09%-100.86%。 【濮阳惠成】公司子公司濮阳惠成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拟投资“功能材料研发及中试一体化项目”。 【凯赛生物】公司拟变更募集资金建设“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及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 【天奈科技】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3.05亿元,同比增加165.73%-184.38%。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斯迪克、昊华科技、彤程新材、利安隆、阿科力、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瑞联新材、濮阳惠成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1、新材料周观察:工业水处理需求提升,吸附分离材料市场 广阔 吸附分离材料应用广泛,喷射造粒法工艺可制备均粒树脂。吸附分离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可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精确选择性,以交换、吸附等功能来实现浓缩、分离、精制、提纯、净化、脱色等物质分离及纯化的目的,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离子交换树脂,发明之初被用于核工业中,随着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升级,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上,逐步出现了大孔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和酶载体等树脂材料,下游应用扩展至湿法冶金、制药、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多种领域。吸附分离材料按是否含有交换基团可分为离子交换树脂与吸附树脂;按产品骨架划分主要包括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以苯乙烯系树脂为例,传统的悬浮聚合法是由单体苯乙烯与交联剂二乙烯苯进行悬浮共聚,制成交联共聚体,也称为白球,再引入功能基团制备得到不同品种的阴阳离子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则主要以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为骨架,工艺路线与苯乙烯系树脂类似。20世纪80年代,德国拜耳公司首先生产均粒树脂,均粒树脂是指白球采用均粒化制造技术而获得的窄粒径分布的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喷射法均粒化制造技术(简称“喷射造粒法”)是将是苯乙烯单体通过多孔板喷入水中,同时对单体苯乙烯施加规则振动,使苯乙烯射流均匀断裂,从而得到均匀油珠,再搅拌加热使之聚合,得到均粒树脂。与常规树脂相比,均粒树脂粒径分布窄、均匀性高,所以具有较短的扩散路径和较大的表面积,交换速度快且交换容量高;再生和清洗时,均粒树脂的再生效率更高、更易清洗。 图1:吸附分离材料逐步发展出大孔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和酶载体等树脂材料 表1:吸附分离材料可用于水处理、湿法冶金、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化工等多种领域 图2:吸附分离树脂应用主要包括四大步骤 图3:苯乙烯、二乙烯苯等悬浮聚合可制备苯乙烯系树脂 目前吸附分离树脂使用量最大、应用最成熟的应用领域是工业水处理。根据争光股份公告,吸附分离树脂行业的市场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工业水处理领域,包括传统工业水处理和高端工业水处理,传统工业水处理主要为硬水软化和纯水制备,高端工业水处理主要为中大型发电厂凝结水精处理及发电机组内冷水处理等,这部分应用占比约70%;另一市场则是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新兴应用领域,占比约3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工业用水总量保持在每年1,000亿立方米以上,吸附分离树脂在污废水处理、电力行业给水等方面应用广泛。此外,吸附分离树脂凭借其自身的特殊性质,结合喷射法均粒技术,可应用于电子级、核级超纯水领域。 (1)污废水处理方面,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有氧化法、中和沉淀法、膜处理技术、不溶性络合物法、电解法、气浮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等,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吸附分离材料因其可对废水中物质选择性吸附并回收利用、使用方便、强度好和效率高等优点,使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应用不断扩大,如去除电子电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去除废水中苯酚及其衍生物以及农药废水的处理等。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出以后基本进入城市污水管道,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0-2020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数量和其形成的污水处理能力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市和县城分别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2618座、1708座,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53%、95.05%。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随着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逐渐重视,我国的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开始步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将保持在较高增速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54亿元,下游环保领域治理废水投入增加将促使吸附分离树脂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2)电力行业给水方面,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快速,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累计值23.21亿千瓦时,较2012年末增长103.28%。 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推动吸附分离树脂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由于电力行业发电机组的参数和容量越来越大,对补给水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凝结水是补给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凝结水处理也成为电厂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凝结水精处理是为了去除整个水、汽系统在启动、运行和停运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杂质,如氧化铁、铜和镍的氧化物及胶体硅等;去除从补给水和凝汽器管带入的溶解盐类,从而保证给水的高纯度,保护机组在凝汽器发生少量泄漏时,能满负荷正常运行,在有较大泄漏时,能给予申请停机所需的时间。凝结水精处理一般在高流速下进行,且每个周期凝结水精处理树脂都要进行空气擦洗、分层、输送等过程,因此对凝结水精处理树脂的机械强度、交换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凝结水精处理外,大中型发电机组设备普遍采用水-氢冷却方式,近年来随着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为了确保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发电机内冷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适用于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用的高强度离子交换树脂是经水力分选、过筛、酸碱盐和有机溶剂反复处理后,大幅度降低树脂中的低聚合物含量而成的树脂,该系列树脂机械强度高、颗粒均匀。 图4:202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53% 图5:截至2020年底,全国县城污水处理厂累计1708座 图6:预计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达到3,554亿元 图7: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境内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全球占比47%,蓝晓科技突破均粒技术,实现均粒白球的规模化生产。根据争光股份公告,从全球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分布情况来看,境外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53%,其中美国陶氏化学、德国朗盛、英国漂莱特、日本三菱化学、住友化学等跨国企业产能合计占全球的46%;境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47%,其中国内蓝晓科技、争光股份等凭借较好的技术实力扩展了业务规模。(1)蓝晓科技:公司提供的主要产品分为吸附分离材料和应用装置两大类,目前吸附分离材料设计总产能4万吨/年,在金属资源、生物医药、水处理及超纯化、节能环保、食品及植物提取、化工与工业催化等新兴应用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产品品系涵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催化均粒树脂、固相载体、色谱填料、酶载体、琼脂糖、层析介质等。公司首创性地将吸附分离材料和技术应用于果汁行业、头孢类药物生产等领域;成功开创盐湖提锂的大规模产业化;成功突破均粒技术,实现了均粒白球的规模化生产,在电子级超纯水、核级超纯水等领域取得重要工业化突破,解决了“卡脖子”问题。(2)争光股份:公司目前具有1.975万吨吸附分离材料产能,在工业水处理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已在食品及饮用水、核工业、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湿法冶金等应用领域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2、本周新材料股票行情:47.54%个股周度上涨 2.1、重点标的跟踪:继续看好斯迪克、利安隆、昊华科技等 表2:重点覆盖标的跟踪 2.2、公司公告统计:阿科力业绩同比预增66.09%-100.86%、濮阳惠成拟投资功能材料研发及中试一体化项目等 表3:本周业绩/经营情况公告 表4:本周增减持/解禁/回购/质押公告 表5:本周投资/融资公告 表6:本周其他公告 2.3、股票涨跌排行:飞凯材料、天奈科技等领涨 本周(1月10日-1月14日)新材料板块的122只个股中,有58只周度上涨(占比47.54%),有64只周度下跌(占比52.46%)。7日涨幅前五名的个股分别是:飞凯材料、天奈科技、蓝晓科技、双星新材、艾可蓝;7日跌幅前五名的个股分别是:科思股份、长阳科技、彤程新材、中简科技、晶瑞电材。 表7:新材料板块个股7日涨幅前十:飞凯材料、天奈科技等本周领涨 表8:新材料板块个股7日跌幅前十:科思股份、长阳科技等本周领跌 3、本周板块行情:新材料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数0.16% 新材料指数上涨0.57%,表现弱于创业板指。截至本周五(01月14日),上证综指收于3521.26点,较上周五(01月07日)下跌1.63%;创业板指报3119.41点,较上周五上涨0.73%。新材料指数上涨0.57%,跑输创业板指0.16%;OLED材料指数上涨3.52%,跑赢创业板指2.79%;半导体材料上涨0.63%,跑输创业板指0.1%; 膜材料指数上涨1.33%,跑赢创业板指0.6%;添加剂指数上涨0%,跑输创业板指0.73%;碳纤维指数下跌2.61%,跑输创业板指3.34%;尾气治理指数上涨2.69%,跑赢创业板指1.97%。 图8:本周新材料指数跑输创业板指0.16% 图9:本周OLED材料指数跑赢创业板指2.79% 图10:本周半导体材料指数跑输创业板指0.1% 图11:本周膜材料指数跑赢创业板指0.6% 图12:本周添加剂指数跑输创业板指0.73% 图13:本周碳纤维指数跑输创业板指3.34% 图14:本周尾气治理指数跑赢创业板指1.97% 4、产业链数据跟踪:本周NAND价格上涨6.78% 图15:本周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2.49% 图16:11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同比增速上升 图17:本周DRAM价格上涨0.99% 图18:本周NAND价格上涨6.78% 图19:10月IC封测台股营收同比增速下降 图20:10月PCB制造台股营收同比增速下降 图21:10月MLCC台股营收同比增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