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0期:两市先抑后扬,建议关注医药板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策略周报2021年第50期:两市先抑后扬,建议关注医药板块

2022-01-01麻文宇山西证券老***
策略周报2021年第50期:两市先抑后扬,建议关注医药板块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策略报告原因:定期报告两市先抑后扬,建议关注医药板块-2021年第50期2022年1月1日策略研究/定期报告投资要点:市场回顾:指数先扬后抑,北向资金连续净流入市场方面,近五个交易日万得全A指数有所回升,累计收涨1.27%。成交额在万亿元水平徘徊,北向资金本周合计净流入146.7亿元。近五个交易日社会服务、国防军工、综合、轻工制造、家用电器等板块涨幅居前;食品饮料、煤炭、公用事业、汽车、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RCEP正式生效,或将加速我国外贸升级2022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首批生效的国家包括东盟6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非东盟4国。我们认为,RCEP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或将为我国2022年的出口提供一定支撑,特别是有望对机电、装备、化工等行业的出口带来提振,但总体难改出口下行趋势,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逐步深化,或将带动我国加快外贸产业升级。一是,RCEP的零关税、便利化、原产地累积规则等协定内容能够有效降低出口制度成本,对我国出口形成提振。二是,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双方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相互大幅降低关税,伴随着2022年日本经济加速复苏,有望对我国相关行业出口形成有效拉动。三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之下,美联储基于通胀压力开启紧缩或将对外需形成压制,叠加出口份额回流以及同期高基数,我国出口下行压力仍大。四是,从更加宏观、长期的角度看,RCEP的生效提示市场关注全球供应链的重构,逆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疫情后明显抬头,在大国博弈背景之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将代替经济全球化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中更加突出的特点,区域内的产业链协同与再造或为重要方向,而我国有望在此趋势性机会中加速转向外贸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将部分低值产业链外迁。五是,在全球气候问题频发的背景之下,处于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供给及加工重点区域的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减碳”压力,而基于我国的产业及技术优势,区域经济深化或将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商品、服务出口带来较优发展机遇。11月工企利润回落,但上下游分化趋缓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消息,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9.0%,增速较上月回落1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2%。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8.0%,两年平均增长18.9%,山证策略团队分析师:麻文宇CFA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6070001电话:010-83496336邮箱:mawenyu@sxzq.com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贸中心A座28层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i618.com.cn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定期报告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较上月增加3个,增长面有所扩大;有22个行业利润状况较上月改善,其中中下游行业占比超过八成。我们认为,11月工企利润数据一方面反映了经济下行趋势之下盈利水平明显回落,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保供稳价”调控之下上下游行业盈利分化收敛,逐步趋向均衡。其中,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248.4%,继续成为工企利润同比上行的重要拉动项,但涨幅收窄,“保供稳价”调控之下的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或将驱动上游企业盈利空间持续向合理水平回归,但能源供给偏紧格局或许短期难改。同时,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幅走阔,服装、食品类消费品制造业盈利向好,下游行业在成本下行及调价逻辑之下利润水平有望持续改善。12月制造业PMI再度回升,上游价格对生产端的压制进一步放松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3%和52.7%,比上月上升0.2和0.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2%,与上月持平,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景气水平平稳回升。我们认为,12月“保供稳价”调控持续发力,使上游原材料价格对制造业生产的压制进一步放松,带动制造业景气度延续回升之势,国民经济生产端持续改善。一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位于临界值以下,且较前值再度下行,反映“保供稳价”调控政策带动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前期在“能耗双控”、“限电限产”中受挫的制造业继续平稳修复,成本压力缩减,盈利修复可期。二是,企业生产经营意愿改善,采购量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较前值明显回升,反映主动补库及生产意愿较强。三是,上游景气度有所回落,生产步伐放缓,中下游景气度大幅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制造业PMI均位于临界值以上,反映加速回暖。周度观点:关注医药板块宏观经济层面,2021年最后一周各部门“稳经济”措施接连出台,一方面“稳外贸”提法渐浓,提前布局以应对出口下行趋势;另一方面,对于币政策的表述偏积极,“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更加主动有为”等提法均释放了积极宽松信号。我们认为,中小企业出口有望获得政策重点支持,在海外经济不确定性上行背景之下,出口信用保险或对我国明年的出口起到重要托底保障作用,同时,在海运问题影响之下,海外仓等出口基础设施有望加速布局,出口下行趋势不改但“失速”概率不大,风险基本可控。同时,2022年一季度再度降准可期,结构性降息的概率也走升。市场方面,本周周内指数经历深度回调后再拉升,市场情绪前半周趋冷,周四、周五略有回暖。国内外疫情仍未见明显改善,带动新冠肺炎检测及疫苗等概念板块延续强势;碳酸锂价格周内再度调涨,拉动锂板块本周大举反攻,涨幅居前;家电板块、医药板块同样表现较优。与此同时,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定期报告白酒板块并未响应企业上调产品价格带来的利好,周内经历深度回调,煤炭开采板块跌幅居前,行业优劣表现基本符合我们上期配置建议。目前A股市场量能较12月中旬的高点有所回落,前期年末多空信息的集中释放已逐步落幕,市场预期基本趋于一致,使得躁动情绪有所降温。步入2022年,我们认为,在经济下行、宏观流动性相对宽裕的宏观环境中,A股缺乏整体趋势性上行的内在动力,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较低,结构性行情仍将深化演绎,而风格或将由中小盘逐步切换至大盘价值与大盘成长。一是,中小盘业绩或已于今年集中释放,在整体盈利预期下行及高基数效应之下,回调风险相对较大。二是,大盘成长有望在产业逻辑带动之下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创业50、创业蓝筹等覆盖标的。三是,大盘价值具有较强避险属性,或能在经济下行趋势之下获得超额受益。行业方面,(1)关注必选消费板块低位反转机会以及宽松政策预期之下有望受益的汽车、家电消费板块。必选消费及耐用品消费领域的盈利修复逻辑不变,一是,宽松政策基调之下,利率低位运行有望提振耐用品消费,二是,从过往经验看,汽车及家电消费能够更好的响应“扩内需”政策,为消费端修复注入强劲动力,因此或为相关“跨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进而带来相关行业盈利改善,三是,后疫情时代中中低收入人群就业及可支配收入持续改善,叠加整体经济下行趋势及当前水位,必选消费有望迎来低位反转,建议重点关注大众消费板块机会。(2)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较优行情。一是“国产替代”之下,医药装备及耗材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二是,下游补库需求走强叠加政策利好频出有望带动中药板块持续躁动,建议关注“消费升级”逻辑之下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头部标的;三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新冠疫苗及检测相对特效药或具更强确定性,建议持续关注。(3)锂板块或仍居于2022年高景气赛道,但估值水平及盈利逻辑或将出现调整。一方面,锂本身具有成长属性,建议由此出发对板块内标的进行合理估值调整与判断,另一方面,锂矿储量及企业批量产能扩张或将使锂板块由价格主导向量能主导转化,建议综合从量价两方考虑,依据具体标的的业绩兑现能力变化展开中长期布局。中长期策略中长期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三个方向。消费板块:医药、消费升级。长期优质赛道:碳中和、科技创新、新基建。稳健底仓品种:大金融。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全球疫情超预期发展;宏观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持续走高;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4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定期报告目录目录........................................................................................................................................................................................4一、策略观点......................................................................................................................................................................5二、近五个交易日大类资产表现......................................................................................................................................9三、宏观流动性..................................................................................................................................................................91.利率.................................................................................................................................................................................92.央行流动性投放...........................................................................................................................................................10四、市场情绪....................................................................................................................................................................101.两融..............................................................................................................................................................................10五、资金面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