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商产业研究院]:32%的储氢企业分布在江苏省 2021年中国储氢行业及企业发展分析(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32%的储氢企业分布在江苏省 2021年中国储氢行业及企业发展分析(图)

电气设备2021-12-08中商产业研究院机构上传
32%的储氢企业分布在江苏省     2021年中国储氢行业及企业发展分析(图)

32%的储氢企业分布在江苏省 2021年中国储氢行业及企业发展分析(图)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1-12-08 14:07中商情报网讯:储氢是连接制氢和用氢的桥梁,在氢能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储氢设备和输氢设备都承受氢气压力,属于特种设备中的承压设备,其中气瓶属于较常见的一种。氢气在储运环节的安全性要求高氢气的储存与运输具有较大难度。氢气体积能量密度较低,燃点较低,对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有极高的要求。相较于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燃料,氢气在储运环节具有天然的劣势。资料来源: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氢气储运方式氢气储运可分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以及固态储运三种方式。其中,气态储运的成本较低、充放氢速度较快,但储氢密度与运输半径较为有限;液态储运的储氢密度较大,但设备投资与能耗成本较高;固态储运则在潜艇等特殊领域有所应用,整体仍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资料来源: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氢气储存方式我国储氢行业中发展的主流是高压气态储氢方式,大部分加氢站都是采用的高压储氢。从国内储运企业中也可看出,采用高压储氢路线的企业占比是最大的,如浙江巨化、北京科泰克等企业。 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只服务于航天航空的阶段,短期内应用于民间领域还不太可能。低温液态储氢技术成本高昂,长期来看,在国内商业化应用前景不如其它储氢技术;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最常用、最成熟的储氢技术,其储存方式是将工业氢气压缩到耐高压容器中,钢瓶是最常用的高压气态储氢容器,具有结构简单、压缩氢气制备能耗低、充装和排放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着安全性能较差和体积比容量低等不足,目前我国加氢站一般采用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方式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储氢方式,能有效克服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两种储氢方式的不足,具有能量密度大、操作容易、运输方便、成本低、安全程度高等优点,适合对体积要求较严格的场合,如氢能燃料电池汽车。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IV型储氢瓶技术仍需提升对于氢气的短途运输而言,高压气态储运仍将是主要的手段。目前储氢瓶+长管拖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氢气储运形式,所需的运输成本与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低,但运输规模与运输半径也较为有限。储氢气瓶一般包括四种型式:I型瓶是全钢制,主要缺点是重,用于车载不太合适,放在加氢站作为固定式储氢可以;II型瓶和III型瓶是金属内胆碳纤维缠绕,也相对较重,但比I型瓶要轻;IV型瓶是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质量最轻,适合于车载,是国外的主流技术路线。事实上,国内也曾经开展过IV型压缩天然气气瓶的研究与应用,但由于当初设计制造及检测技术不成熟,产品存在一定缺陷,导致了安全事故,至今仍被禁止使用。所以到目前来说,IV型储氢瓶之于国内氢能产业依然是一个“卡脖子”问题。资料来源: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储氢行业市场规模高目前,我国储氢造价成本达27055元,储氢瓶售价达38650元,储氢瓶配套系统单车价值量达15万元,新增储氢瓶市场规模达2亿元,随着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2050年新增储氢瓶市场规模将达2400亿元。受中国市场庞大的重卡基数推动,未来十年内,中国市场的车载储氢瓶市场份额预期提升至39%,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载储氢瓶市场。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储氢相关企业高压气态储氢这方面的相关企业有浙江巨化、北京科泰克、京城股份、沈阳斯林达、中国中氢、中材等;在低温液态储氢技术方面,相关企业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01所和张家港福瑞氢能;在固态储氢技术方面有北京浩运金能、厦门钨业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氢能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2%的储氢企业分布在江苏省据企查查不完全统计,中国储氢相关企业共有2349家,其中有32.4%的企业分布在江苏省,7%的企业分布在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福建省、陕西省、浙江省、上海市各占6.8%、6.4%、4.3%、5.9%、4.5%、4.4%。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