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重大事件快评:设立氢能子公司,依托京津冀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重大事件快评:设立氢能子公司,依托京津冀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中国能建,6018682021-11-28王蔚祺国信证券从***
重大事件快评:设立氢能子公司,依托京津冀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公司研究 Page 1 2011-08-10a [Table_KeyInfo] 证券研究报告—动态报告/公司快评 港股 [Table_StockInfo] 中国能源建设(3996.HK) 中国能建(601868.SH) 买入 重大事件快评 (维持评级) 港股II 2021年11月28日 [Table_Title] 设立氢能子公司,依托京津冀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证券分析师: 王蔚祺 wangweiqi2@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0080003 联系人: 陈抒扬 chenshuyang@guosen.com.cn 事项: [Table_Summary] 2021年11月26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设立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议案》。 国信电新观点:1)践行“30·60”战略目标,提前卡位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布局:氢能子公司的建立符合能建围绕“30·60” 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的“146”发展战略,提前卡位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以全面践行公司“30·60”战略目标。2)依托京津冀区域氢能发展规划,完善公司“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氢能子公司落户大兴有望提升产业链协同合作效率,实现公司 “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的完善,提供业绩增长新动能。3)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未来项目审批或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4)投资建议: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2.83/81.61/95.93亿元,增速9.9%/12.1%/17.5%,摊薄EPS为0.17/0.20/0.23元,对应2021/2022/2023年A股动态PE为12.5/10.7/9.3倍,2021/2022/2023年A股动态PB 1.20/1.10/1.00倍,对应2021/2022/2023年H股动态PE为4.3/3.7/3.2倍,2021/2022/2023年H股动态PB 0.41/0.38/0.34倍,维持“买入” 评级。 评论:  践行“30·60”战略目标,提前卡位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公司拟出资50亿元于北京大兴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统筹引领公司氢能业务发展,打造公司氢能全产业链和一体化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投资带动和产业牵引作用,做强做大公司氢能产业。成立氢能公司后,公司有望开展氢能前端技术研究,探索氢能商业模式,全面布局氢能产业链,推进氢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终端领域的低碳化应用,并完善“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 图1:中国能建氢能子公司经营范围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2 氢能子公司的建立符合能建围绕“30·60” 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的“146”发展战略,提前卡位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以全面践行公司“30·60”战略目标。  依托京津冀区域氢能发展规划,完善公司“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 北京市氢能技术研究在我国起步最早,经过近二十年持续研发和企业孵化培育,现基本掌握氢能产业体系各技术路线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数量约150家,其中,氢能供应领域73家,燃料电池领域89家。2020年,北京氢能产业实现产值约30亿元,总体处于中试到产业化过渡阶段。 北京市计划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 交通运输领域,推广加氢站及加油加氢合建站等灵活建设模式,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  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区域开展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示范项目,推动在商业中心、数据中心、医院等场景分布式供电/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  开展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前沿技术攻关,实现质子交换膜、压缩机等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超过30%。 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 交通运输领域,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 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10MW以上;  建设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对即将建设的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提出规划,中能建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后续落户大兴有望提升产业链协同合作效率,实现公司 “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的完善,提供业绩增长新动能:  京南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依托大兴、房山、经开区,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在南部区域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承接北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汇聚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推动液氢示范项目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车载液氢供氢系统、氢动力无人机、船舶、轨道交通、氢储能、热电联供系统、固定电源、分布式电站、便携式电源、汽车增程器等产业全场景应用示范。  氢能材料及装备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大兴和经开区建设车载动力、热电联供应用及材料装备产业化基地。以建设万台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为牵引,布局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八大核心材料部件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系统集成与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引进一批国内领先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落户。 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氢能子公司的建立符合能建围绕“30·60” 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储能、氢能“两个基本点”的“146”发展战略,提前卡位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以全面践行公司“30·60”战略目标,落户大兴有望提升产业链协同合作效率,实现公司 “风光储充换氢”供能体系的完善,提供业绩增长新动能。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2.83/81.61/95.93亿元,增速9.9%/12.1%/17.5%,摊薄EPS为0.17/0.20/0.23元,对应2021/2022/2023年A股动态PE为12.5/10.7/9.3倍,2021/2022/2023年A股动态PB 1.20/1.10/1.00倍,对应2021/2022/2023年H股动态PE为4.3/3.7/3.2倍,2021/2022/2023年H股动态PB 0.41/0.38/0.34倍,维持“买入” 评级。 oPyQoQyQpQzRwPyQyRpMtRaQ9R7NsQmMpNrQfQpOmNiNoMyR6MnNzQvPqNwOuOsRoP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全球视野 本土智慧 Page 3 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2020 2021E 2022E 2023E 利润表(百万元) 2020 2021E 2022E 2023E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56435 90431 111246 130398 营业收入 270550 347429 462954 558470 应收款项 76514 95186 126837 153005 营业成本 234227 301709 405350 490855 存货净额 61529 78527 105502 127757 营业税金及附加 1695 2258 3009 3630 其他流动资产 89593 104229 138886 167541 销售费用 1941 2432 3241 3909 流动资产合计 288151 372452 486551 582781 管理+研发费用 18690 24320 32407 39093 固定资产 40284 46580 59814 80535 财务费用 3480 3685 4303 5191 无形资产及其他 61599 60698 60344 60566 投资收益 559 200 200 200 投资性房地产 57065 63065 69065 75065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 (326) 0 0 0 长期股权投资 28954 28954 28954 28954 其他收入 2485 0 0 0 资产总计 476052 571748 704728 827900 营业利润 13235 13225 14845 15992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 27959 27959 27959 27959 营业外净收支 (480) 200 200 200 应付款项 113564 148788 199899 242065 利润总额 12755 13425 15045 16192 其他流动负债 111579 147808 198449 240236 所得税费用 4063 4028 4513 4048 流动负债合计 253102 324555 426307 510260 少数股东损益 2009 2115 2370 2551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 72970 89195 111499 14050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6628 7283 8161 9593 其他长期负债 12050 12550 13050 13550 长期负债合计 85021 101746 124549 15405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负债合计 338123 426301 550856 664312 净利润 6628 7283 8161 9593 少数股东权益 69512 71204 73100 75141 资产减值准备 97 49 76 128 股东权益 68417 74244 80773 88447 折旧摊销 3596 14749 14908 15163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476052 571748 704728 827900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326 0 0 0 财务费用 3480 3685 4303 5191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2020 2021E 2022E 2023E 营运资本变动 (7461) 15799 3058 1524 每股收益 0.22 0.17 0.20 0.23 其它 1487 1643 1820 1913 每股红利 0.05 0.03 0.04 0.05 经营活动现金流 4673 39522 28024 28321 每股净资产 2.28 1.78 1.94 2.12 资本开支 8141 (20295) (27879) (36254) ROIC 5% 6% 7% 7% 其它投资现金流 63 0 0 0 ROE 10% 10% 10% 11% 投资活动现金流 1127 (20295) (27879) (36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