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平安证券]: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10月社融增速企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10月社融增速企稳

金融2021-11-14王维逸、袁喆奇、李冰婷平安证券点***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10月社融增速企稳

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10月社融增速企稳平安证券研究所金融&金融科技研究团队2021年11月14日王维逸S1060520040001(证券投资咨询)袁喆奇S1060520080003(证券投资咨询)李冰婷S1060520040002(证券投资咨询)武凯祥S1060120090065(一般证券业务)陈相合S1060121020034(一般证券业务)证券研究报告 2核心观点0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10月社融增速企稳1.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机构表现分化。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1年3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名公司的数据,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以下简称“权益型基金”)保有规模61572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以下简称“非货基”)保有规模76616亿元。从21Q3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来看,在Q3股市盘整震荡之下,权益型基金和非货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但机构表现分化、权益型基金在非货基中占比环比下降。2.央行发布10月金融数据发布,社融增速企稳。11月10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900亿元,市场预期15600亿元,前值29000亿元,10月社融累计同比增速10%,与上月持平,呈现企稳迹象;新增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口径)8262亿元,市场预期7237.5亿元,前值16630亿元。货币供给方面,M2同比8.7%,市场预期8.4%,前值8.3%;M1同比2.8%,前值3.7%。3.北交所定于11月15日开市,首批上市公司名单公布。11月1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目前,北交所开市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届时81家公司将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其中10家公司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公司从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呈现出市值小、估值低、盈利能力较强的特点。长期来看,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受益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后续随着北交所的扩容,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都将大幅提升。4.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面向全国性金融机构。11月8日,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定向降息的效果取决于符合条件的碳减排信贷的投放规模。 oPsPtNqQuMqPxPtRoQnPqM6MbPaQpNnNoMnMfQmNqRfQmNtOaQqRpOMYnMnQwMrNoMCONTENT目录•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机构表现分化•央行发布10月金融数据发布,社融增速企稳•北交所定于11月15日开市,首批上市公司名单公布•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面向全国性金融机构重点聚焦•银行:聚焦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公布•证券:证监会准予注册8只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保险:保险业首个中文版财产再保险合同范本发布•金融科技:新加坡NETS与蚂蚁合作,预计明年年初实现即时跨境支付行业新闻•市场表现: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58%、4.14%、1.23%、5.65%•银行:公开市场货币净投放2800亿元,SHIBOR利率下行•证券:周度股基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5.25%•保险:债券收益率环比上升行业数据 41重点聚焦点评:从21Q3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来看,在Q3股市盘整震荡之下,权益型基金和非货基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但机构表现分化、权益型基金在非货基中占比环比下降。1)保险、第三方机构和基金子公司的保有规模增长(权益型基金分别环比+61.1%、+8.4%、+1.6%)、银行和券商的保有规模下降(权益型基金分别环比-0.5%、-9.4%)。2)非货基保有规模环比+4%、权益型基金则基本持平,导致权益型基金在非货基中占比环比下滑2.9pct至80.4%;银行、券商、第三方机构占比分别87.6%、93.5%、62.6%,分别环比下滑0.4pct、1.3pct、5.1pct,券商在权益型基金销售上的优势体现明显。三季度公募基金保有量基本稳定,机构表现分化事件: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2021年3季度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名公司的数据,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以下简称“权益型基金”)保有规模61572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以下简称“非货基”)保有规模76616亿元。(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平安证券研究所)2691527819436405942661572-20%0%20%40%60%80%020000400006000080000保险第三方基金子公司银行证券总计21Q2(亿元,左)21Q3(亿元,左)QoQ(右)31724413241415641008176616-20%0%20%40%60%80%1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保险第三方基金子公司银行证券总计21Q2(亿元,左)21Q3(亿元,左)QoQ(右)排名机构名称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亿元)排名机构名称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亿元)1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119541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3072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8102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68103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57833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2074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6674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48415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8605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9486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3136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2707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8407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6518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2208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1629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7369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9010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70110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648保有规模前十名:头部银行和第三方机构优势显著保有规模变化(上图为非货基、下图为权益型基金) 5重点聚焦1央行发布10月金融数据发布,社融增速企稳点评:10月社融增速企稳,居民信贷表现好于企业。1)社融增速企稳,年内或维持低位。10月社融累计同比增速10%,与上月持平,呈现企稳迹象。预计全年新增社融30.5万亿左右(+10.7%),年内维持底部震荡格局。2)个人住房贷款成“稳信用”着力点,企业信贷意愿依旧偏弱。10月居民信贷表现好于企业,居民贷款同比多增316亿元,为5月以来首次转正,我们预计居民消费意愿改善+地产政策纠偏将推动居民信用持续修复,但幅度尚待观察。企业经营活动呈现边际改善的迹象,但企业信用融资和投资的意愿尚未看到明显修复。一方面,10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幅3月以来首度转正,企业信贷同比增幅较9月也有有所扩大。另一方面,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第4个月同比负增长,新增地产债连续5个月净偿还,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仍未见底。事件:11月10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900亿元,市场预期15600亿元,前值290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金融机构口径)8262亿元,市场预期7237.5亿元,前值16630亿元。货币供给方面,M2同比8.7%,市场预期8.4%,前值8.3%;M1同比2.8%,前值3.7%。(资料来源: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10月社融累计同比增速与上月持平(单位:万亿元)-10000-500005000100002021/12021/22021/32021/42021/52021/62021/72021/82021/92021/10企业短期贷款同比票据同比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0月企业信贷结构依旧偏弱(单位:亿元)10.0 891011121314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8/1019/0119/0419/0719/1020/0120/0420/0720/1021/0121/0421/0721/10社会融资规模:当月值社融余额同比(%,右轴) 6北交所定于11月15日开市,首批上市公司名单公布事件:11月1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布,目前,北交所开市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定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届时81家公司将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其中10家公司直接在北交所上市,71家公司从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资料来源:北交所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点评:整体来看,首批上市公司呈现出市值小、估值低、盈利能力较强的特点。从行业分布来看,81家公司中工业行业占比最高(31%),其次为信息技术(27%);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6家,占比达到近20%,高于全部A股的7.7%;从市值规模来看,71家精选层公司中,67家公司的市值在100亿元以下,市值中位数为18亿元,低于全部A股的59亿元。短期来看,首批上市公司规模较小,分流影响相对有限;长期来看,券商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受益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后续随着北交所的扩容,市场规模和流动性都将大幅提升。工业31%信息技术27%材料12%医疗保健12%可选消费11%日常消费4%公用事业3%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行业分布14.813.39.28.40246810121416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科创板创业板全部A股ROE_TTM(%) 7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面向全国性金融机构事件:11月8日,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资料来源:央行官网、平安证券研究所)1重点聚焦点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将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定向降息的效果取决于符合条件的碳减排信贷的投放规模。按照人民银行目前披露的绿色贷款余额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增绿色贷款2.83万亿,占前三季度新增贷款总额的16.9%,若按照碳减排支持工具则可对应约1.7万亿的基础货币投放。但是,碳减排工具定位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目前央行口径的绿色贷款是“用于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领域的贷款”,绿色贷款口径更大。碳减排工具的申请机制和要求“先贷后借”机制:•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对金融机构的要求:•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绿色贷款余额高速增长8.29.29.59.910.210.511.011.612.013.013.914.80%5%10%15%20%25%30%0.02.04.06.08.010.012.014.016.0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2020-062020-092020-122021-032021-062021-09绿色贷款余额(万亿元)YoY(右轴) 8银保监会:聚焦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公布事件:11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总体情况》。本次参评机构共计1857家,其中商业银行1673家,保险机构184家。评估主要从党的领导、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和管理层治理、风险内控、关联交易治理、市场约束、其他利益相关者治理等八个维度,合规性和有效性两个角度对参评机构进行综合评估。2021年评级结果主要集中在B级和C级,与2020年大致持平。(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官网)2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