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浦银国际证券]:8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疫情反弹对服务业冲击显著,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8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疫情反弹对服务业冲击显著,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2021-09-05浦银国际证券在***
8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疫情反弹对服务业冲击显著,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2021-09-01 1 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本研究报告由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分析师编制,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及免责声明。 8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 疫情反弹对服务业冲击显著,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制造业PMI回归临界点。8月,制造业PMI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50.1%,略低于预期(50.2%),但仍处于扩张区间。经计算,8月制造业PMI同比增速从前期的16.2%降至15.1%,为今年2月以来新低。考虑到低基数效应逐渐减弱,我们认为制造业PMI同比增速的拐点出现。 制造业降速受订单回落的影响。截至8月22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升至3,079的水平,为历史新高。出口集装箱运价不断创新高,限制了出口商的接单动力。此外,美国商品进口和零售的同比增速从高位回落,显示出海外需求同比下降。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8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下行,从前期的47.7%降至46.7%,为去年7月以来新低。新出口订单的减少带动新订单整体下行。8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回落1.3个百分点至49.6%,为去年3月以来新低,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后第二次降至荣枯线以下(首次为2020年2月的29.3%)。 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落,制造业价格指数延续下行趋势。8月,大宗商品(除天然气、煤、橡胶)价格出现整体回落,铁矿石价格的降幅达到了16.0%,铜矿石价格也下降约4.1%。8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从前期的62.9%降至61.3%,出厂价格指数从前期的53.8%降至53.4%。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指数的差值从前期的9.1个百分点降至8月的7.9个百分点,显示出制造业价格传导能力有所回升,利润空间承压的状况有所缓解。 服务业遇冷导致非制造业PMI再度降至荣枯线以下。8月,非制造业PMI环比下降5.8个百分点至47.5%,显著低于预期(52.0%),为2020年3月以来新低,也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二次降至荣枯线以下(首次为2020年2月的29.6%)。8月,建筑业(60.5%)和服务业(45.2%)的商务活动指数出现分化,较前期分别变动3.0和-7.3个百分点,服务业遇冷是此次非制造业PMI显著下降的原因。 浦银国际 数据点评 2021年8月宏观数据点评——PMI 林琰 宏观分析师 | 研究部主管 sharon_lam@spdbi.com (852) 2808 6438 王彦臣,PhD 宏观分析师 yannson_wang@spdbi.com (852) 2808 6440 2021年09月01日 主要数据(%) 8月 7月 6月 制造业PMI 50.1 50.4 50.9 其中:生产 50.9 51.0 51.9 新订单 49.6 50.9 51.5 新出口订单 46.7 47.7 48.1 积压订单 45.9 46.1 46.6 产成品库存 47.7 47.6 47.1 采购量 50.3 50.8 51.7 进口 48.3 49.4 49.7 购进价格 61.3 62.9 61.2 出厂价格 53.4 53.8 51.4 原材料库存 47.7 47.7 48.0 从业人员 49.6 49.6 49.2 供应商配送时间 48.0 48.9 47.9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57.5 57.8 57.9 非制造业PMI 47.5 53.3 53.5 其中:新订单 42.2 49.7 49.6 新出口订单 43.9 47.7 45.4 积压订单 42.9 44.8 43.8 存货 45.9 47.3 47.0 投入品价格 51.3 53.5 53.4 销售价格 49.3 51.3 51.4 从业人员 47.0 48.2 48.0 供应商配送时间 49.2 51.3 51.0 业务活动预期 57.4 60.7 60.8 综合PMI 48.9 52.4 5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浦银国际 相关报告: 《7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经济扩张边际放缓,需关注连锁效应和外生因素的负面影响》(2021-08-02) 《2021年中期宏观经济展望:聚焦高质量和结构性的复苏》(2021-06-07) 2021-09-01 2 用工景气度分化,非制造业收缩明显。8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与前期持平,维持49.6%的水平;而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从前期的48.2%降至8月的47.0%。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回落1.1个百分点至46.4%,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下降1.5个百分点至50.6%,略高于荣枯线。 今年夏季的疫情反弹导致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新订单下降导致的制造业扩张趋缓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而夏季疫情反弹导致的非制造业收缩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则较显著。8月上旬,中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中多数为本地新增,疫情反弹导致国内封锁隔离措施转严,对服务业造成显著冲击。受此影响,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降至48.9%,较前期下降3.5个百分点,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疫情稳控后,经济或将迎来温和恢复。正如我们此前所预计的(详情请见《7月中国宏观数据点评——经济扩张边际放缓,需关注连锁效应和外生因素的负面影响》),7月的洪涝灾害和疫情反弹的波及范围较广,经济扩张趋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需求端的释放也将有所延后。8月的PMI预期指数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7.5%)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4%)均保持在扩张区间。考虑到新冠本地确诊病例在8月末基本“清零”,未来中国经济或将迎来温和恢复。 图表 1:2021年8月制造业PMI各分项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42%44%46%48%50%52%54%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从业人员供货时间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进口出厂价格8月7月 2021-09-01 3 图表 2:制造业PMI回归临界点,非制造业PMI再度降至荣枯线以下,整体经济出现暂时性收缩 图表 3:制造业PMI同比增速的拐点出现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注:按照“环比连乘法”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FactSet,浦银国际计算 图表 4: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与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ICFI)继续上升 图表 5:美国商品进口和商品零售的同比增速均出现下滑 资料来源:Wind,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Macrobond,浦银国际 图表 6:制造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继续回落,积压订单指数仍低于荣枯线 图表 7:2021年8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FactSet,浦银国际 25%30%35%40%45%50%55%60%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综合PMI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30%-15%0%15%30%45%60%75%8/20088/20098/20108/20118/20128/20138/20148/20158/20168/20178/20188/20198/20208/20216001,1001,6002,1002,6003,1003,6008/20168/20178/20188/20198/20208/2021CCFI指数CICFI指数-16.0%-6.4%-5.7%-4.9%-4.1%-0.2%0.9%0.9%10.0%25%30%35%40%45%50%55%60%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30%-15%0%15%30%45%60%7/201810/20181/20194/20197/201910/20191/20204/20207/202010/20201/20214/20217/2021美国商品进口同比美国商品零售同比 2021-09-01 4 图表 12: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保持在扩张区间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图表 8:制造业的价格指数均有所回落 图表 9:非制造业中,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出现分化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CEIC,浦银国际 图表 10:用工景气度分化 图表 11:2021年夏季,中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详情 资料来源:Wind,浦银国际 资料来源:Wind,浦银国际 35%40%45%50%55%60%65%70%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制造业非制造业03060901201507月1日7月16日7月31日8月15日8月30日新增本地确诊新增境外输入25%30%35%40%45%50%55%60%65%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25%30%35%40%45%50%55%60%65%70%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40%45%50%55%60%65%70%75%8/20182/20198/20192/20208/20202/20218/2021出厂价格购进价格 2021-09-01 5 免责声明 本报告之收取者透过接受本报告(包括任何有关的附件),表示及保证其根据下述的条件下有权获得本报告,且同意受此中包含的限制条件所约束。任何没有遵循这些限制的情况可能构成法律之违反。 本报告是由从事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 571 章)中第一类(证券交易)及第四类(就证券提供意见)受规管活动之持牌法团–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统称“浦银国际证券”)利用集团信息及其他公开信息编制而成。所有资料均搜集自被认为是可靠的来源,但并不保证数据之准确性、可信性及完整性,亦不会因资料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报告中的资料来源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信息均来自本集团。本报告的内容涉及到保密数据,所以仅供阁下为其自身利益而使用。除了阁下以及受聘向阁下提供咨询意见的人士(其同意将本材料保密并受本免责声明中所述限制约束)之外,本报告分发给任何人均属未授权的行为。 任何人不得将本报告内任何信息用于其他目的。本报告仅是为提供信息而准备的,不得被解释为是一项关于购买或者出售任何证券或相关金融工具的要约邀请或者要约。阁下不应将本报告内容解释为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事项的专业意见或为任何推荐,阁下应当就本报告所述的任何交易涉及的法律及相关事项咨询其自己的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的意见。本报告内的信息及意见乃于文件注明日期作出,日后可作修改而不另通知,亦不一定会更新以反映文件日期之后发生的进展。本报告并未包含公司可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