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设立北交所,利好A股“专精特新”公司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设立北交所,利好A股“专精特新”公司

2021-09-03吴开达、姚皓天德邦证券别***
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设立北交所,利好A股“专精特新”公司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证券研究报告 | 策略点评 2021年09月03日 策略点评 证券分析师 吴开达 资格编号:S0120521010001 邮箱:wukd@tebon.com.cn 研究助理 姚皓天 邮箱:yaoht@tebon.com.cn 相关研究 1.《如何衡量打新策略对净值贡献?打新基金精选手册v1.1-》,2021.9.2 2.《个人交易意愿降低,偏股基金以数量换规模》,2021.8.31 3.《信用将企稳,高景气战Taper》,2021.8.29 4.《“专精特新”次新股行业分布有何特征?——周观新股2021年8月第4周-》,2021.8.28 5.《“专精特新”中觅“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系列研究开篇》,2021.8.27 设立北交所,利好A股“专精特新”公司 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事件:9月2日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 制度规则上如何推进?精选层制度总体平移,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不含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 北交所定位,与沪深交易所,基础层、创新层关系如何?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与基础层、创新层形成层层递进关系。京沪深三所各有侧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避免同质化发展,形成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精选层)——创新层(新三板)——基础层(新三板)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其中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将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制度设计上,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的市场运行、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等都有着显著的中小企业特色,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  对新三板、中小企业影响几何?精选层公司直接受益,提高创新层、基础层吸引力,更好服务中小成长企业。北交所成立后,精选层企业无需通过转板上市进入A股上市公司范畴,同时带动创新层企业积极申报成为北交所(精选层)企业,并进一步带动基础层企业,提升新三板融资功能,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政策导向利好中小成长,从专精特新“小巨人”挖掘机会。共同富裕背景下,加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为政策导向。北交所的成立,目标为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的基础制度安排,以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关键在于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导向下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挖掘投资机会(详见《“专精特新”中觅“单项冠军”》)。  对市场生态有何影响?投资者结构与门槛仍将有差异,微观结构不同将导致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促进北交所服务中小创新发展企业背景下,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都将会与沪深两市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准入门槛仍会相对较高,不同投资者结构下,估值、流动性仍将有较大的差异,盈利能力较强、大体量企业仍以沪深两市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为主要承接载体,其中新三板企业转板将以创业板为主。这一背景下,北交所上市标准将更为宽松,作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将转板。对于广大不符合北交所参与门槛的投资者而言,A股“专精特新”公司更具可操作性和吸引力。  风险提示:交易所相关规则调整超预期 策略点评 2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内容目录 1.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3 2. 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 ..................................................................................................... 3 2.1. 制度规则上如何推进? ......................................................................................... 3 2.2. 北交所定位,与沪深交易所,基础层、创新层关系如何? .................................. 3 2.3. 对新三板以及中小企业影响几何? ...................................................................... 3 2.4. 对市场生态有何影响? ......................................................................................... 4 3. 风险提示 ....................................................................................................................... 4 策略点评 3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事件:9月2日晚,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北交所将统筹协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 2. 设立北交所四问四答 2.1. 制度规则上如何推进? 精选层制度总体平移,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不含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2.2. 北交所定位,与沪深交易所,基础层、创新层关系如何? 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与基础层、创新层形成层层递进关系。京沪深三所各有侧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避免同质化发展,形成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精选层)——创新层(新三板)——基础层(新三板)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其中北交所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将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制度设计上,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的市场运行、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等都有着显著的中小企业特色,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 2.3. 对新三板以及中小企业影响几何? 精选层公司直接受益,提高创新层、基础层吸引力,更好服务中小成长企业。北交所成立后,精选层企业无需通过转板上市进入A股上市公司范畴,同时带动创新层企业积极申报成为北交所(精选层)企业,并进一步带动基础层企业,提升新三板融资功能,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政策导向利好中小成长,从专精特新“小巨人”挖掘机会。共同富裕背景下,加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为政策导向。北交所的成立,目标为构建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的基础制度安排,以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关键在于培育发展 策略点评 4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导向下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挖掘投资机会(详见《“专精特新”中觅“单项冠军”》)。 2.4. 对市场生态有何影响? 投资者结构与门槛仍将有差异,微观结构不同将导致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促进北交所服务中小创新发展企业背景下,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都将会与沪深两市有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准入门槛仍会相对较高,不同投资者结构下,估值、流动性仍将有较大的差异,盈利能力较强、大体量企业仍以沪深两市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为主要承接载体,其中新三板企业转板将以创业板为主。这一背景下,北交所上市标准将更为宽松,作为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将转板。对于广大不符合北交所参与门槛的投资者而言,A股“专精特新”公司更具可操作性和吸引力。 3. 风险提示 交易所相关规则调整超预期 策略点评 5 /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信息披露 分析师与研究助理简介 吴开达,德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总量大组长、首席策略分析师(兼中小盘、新股研究),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导师。曾任国泰君安策略联席首席,拥有超过10年资本市场投资及研究经历,同时具备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买方投资及二级市场卖方研究经验。践行“自由无用、策略知行”,主要研究市场微观结构。吴开达策略知行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买方工作经验,细分为:大势研判、行业比较、公司研究、微观流动性、新股研究五个领域,落地组合策略+增强策略,较传统卖方策略更具买方思维、更重知行。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 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