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CB Insights]: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数智创新,智驱未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数智创新,智驱未来

信息技术2021-07-01CB Insights港***
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数智创新,智驱未来

数智创新,智驱未来——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产业发展源动力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1.07 03前言转变: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速驶入快车道 04技术:六大技术加速重构未来产业数字化12行业:“三产一体”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经验29趋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53结尾60附录:产业数字化生态图谱61目录 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正加速到来。在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成效愈发明显。毫无疑问,数字经济已经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为了更好地了解并厘清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与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代表企业,CB Insights 中国团队对产业数字化领域进行调研与分析,撰写《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并梳理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代表企业,制作产业数字化领域生态图谱。聚焦后疫情时代下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破解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本报告将聚焦当前中国产业数字化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代表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预期进行综合阐述。此外,还结合当前产业数字化发展情况,对未来数字经济进行展望。基于此,本报告分为四大板块:现状篇、技术篇、行业篇、趋势篇。第一章将根据目前市场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了解产业数字化发展背景,总结当前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第二章将选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三大领域中的新兴技术,从创新层阐述其对数字化发展的推力,并梳理不同技术突破下的代表企业。第三章将从行业出发,选取目前产业数字化领域最热的“三大赛道”(医疗、制造业、政务)和“一大数字综合体”(城市),从行业角度出发剖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以及解决方案,并遴选代表厂商进行综合阐述。最后,根据现状、技术、行业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从企业层、产业层、国家战略层三方面展望未来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给出我们对产业数字化未来发展的判断。前言3 Chapter 1 转变:中国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速驶入快车道41.1 宏观政策结合企业需求,多方因素驱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 危机之下,中国产业数字化暴露“隐性缺陷”•“产”“政”协同,数字化转型的双飞翼1.2 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加速驶入快车道•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方式• 数字化发展驶入快车道,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1.3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换挡提速 危机之下,中国产业数字化暴露“隐性缺陷”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谓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进行了一次检验,虽然多数企业在疫情期间均进行线上自救,采用了远程办公、线上培训等多种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多数行业如传统零售、传统制造业等行业仍面临着供应链断裂、订单滞销等致命问题。根据中国企业应对疫情间策略的调研数据,尽管 80% 的企业在疫情间均利用远程办公工具开展临时工作;但是对于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有高达 78% 的企业无法利用实时数据进行调整及优化。危机之下,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暴露了“隐性缺陷”。危中有机,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运营习惯的养成,成为激发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在疫情危机与市场营商环境恶劣的双重影响下,各行业数字转型的节奏、投入的策略都发生明显变化。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疫情作为分水岭,促使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新的生态发展期。宏观政策结合企业需求,多方因素驱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0%10%20%30%40%50%60%70%80%90%开展远程办公、远程会议强化线上速度提供线上服务开展员工线上在线培训使用云服务使用RPA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利用实时数据调整和生产决策图丨疫情下,企业数字化工具使用情况(数据来源:埃森哲,CB Insights 中国)5 “产”“政”协同,数字化转型的双飞翼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愈加强烈。 2018 年,67% 的全球 1000 强企业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在疫情的助推下,各行业更强烈地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加快数字化项目的上线与建设速度。在供应链、全渠道运营、智能决策等生产与运营环节,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实现基于数字化驱动带来的降本增效、增收节支等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在疫情后显著提升。国家也在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从“十二五”到“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政策逐步深化。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在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单独成篇,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明确要求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要由 2020 年的 7.8% 提升至 10% ,可见数字经济分量之重。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部署并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超 20 个省市对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目标规划。需求高涨,政策加持;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在“产”“政”协同作用下,数字化转型进程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图丨政策导向,数字化转型趋势明显(来源:CB Insights 中国)6 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加速驶入快车道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国家对产业数字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定义。以英国为例,作为最早出台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项数字化转型战略,包括连接战略、数字技能与包容性战略、数字经济战略、数字转型战略、网络空间战略、数字政府战略和数据经济战略,为数字化转型作出全面部署;德国则以“工业 4.0 ”为核心,逐步完善数字化转型计划,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反观中国,虽然在概念上未给出统一的标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产业数字化不同于过往的信息化转型。“从数据中来,到实体中去”是本次中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根基,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赋能,助力各产业上下游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主要驱动要素、以提升产业价值与效率为目标的过程。表丨产业数字化定义与特征(来源:CB Insights 中国)7 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国家实现加速经济高速增长、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从国家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夯实数字化产业基础,提升国家数字化生产力,打造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发展规划。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随着数字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渗透进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助力重塑产业流程,加速传统动能转化;还将诞生无限可能的“新产业组合”,在原产业基础上创造新的附加价值,形成产业新动能,完整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构升级。从企业层面来看,产业数字化将促使个体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数字科技全面赋能企业生产、研发、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将业务要素转化成数据要素,以流程驱动业务转变成数据驱动业务,提高企业数字资产的利用率,实现优化企业生产服务流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丨不同层面产业数字化定位与意义(来源:CB Insights 中国)8 数字化发展驶入快车道,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产业数字化转型是“融合”与“创新”的马拉松,作为连接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推动传统企业与科技企业融合共生的纽带。涉及众多垂直细分产业链条,这也意味着产业数字化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与商业价值,催发了各类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诞生,通过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式赋能传统行业,不断拓宽产业数字化业务范围,提高产业数字化供给的服务能力,激发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活力。另一方面,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下,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要素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良性互动。同时各产业间实现共生、互生和再生,催发新的商业模式诞生,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的规模。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不断上升,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增长之一。随着产业数字化带来的红利机会,未来将有更多行业创新者涌入该赛道,催发更多新经济形式及多产融合的业态。数字化经济将进一步迸发新可能,万亿级规模体量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图丨产业数字化经济“融合”与“创新”释义(来源:CB Insights 中国)9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产业数字化升级换挡数字化转型已成行业共识。但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周期性长、复杂程度高,在转型过程企业均会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不会转、不敢转、不善转已成为行业通病,企业通常面对着现实问题:数字化转型能力不够、改造成本偏高、人才储备不足、转型战略不清晰等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市场正涌现一批新的力量——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它们正在转型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赋能传统行业,携手数字化转型之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商业环境及行业需求日益复杂,单一企业无法提供所有数字化解决方案,出现了各类以不同优势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自下而上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本报告将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分成三类:基础设施类、通用服务类与行业解决方案类。10图 | 产业数字化行业图谱【部分】(完整版见报告附录,来源:CB Insights 中国) 其中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在各技术领域出现了优质服务商,如明略科技、第四范式、竹间智能等。同时围绕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采购、数字化生产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也涌现了一批厂商,如营销数字化厂商销售易、人力数字化服务商北森等,这些厂商围绕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构建自身数字化生态。此外,各行业也涌现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如零售行业转型服务商影谱科技,政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如百分点科技,医疗领域服务商森亿智能、数坤科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同盾科技等。随着产业需求不断激增与数字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数字化市场将更百花齐放,涌现出更多创新、融合的企业,不断融入产业数字化的浪潮中来。11 12Chapter 2 技术:六大技术加速重构未来产业数字化2.1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 知识工程• 机器学习2.2 云计算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石”• 混合云• 边缘计算2.3 大数据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助推器• 分布式数据库•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知识工程根据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知识图谱的成熟度在一年之内,由创新触发阶段一跃达到膨胀高峰阶段,且非常接近最高点。知识工程正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新的发力点,成为数字化应用领域的强大助力。虽然现阶段知识图谱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但得益于其高度可视化、强关联分析、可识别隐性关系等优势,该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拥有愈发重要的地位。知识图谱通过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知识应用等核心环节,依托于知识库的深度知识推理能力、逐步扩展的认知能力,帮助行业从业者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辅助决策。目前该技术除了在数据化治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等通用服务领域有广泛应用之外,在很多垂直行业也实现了应用突破,如工业数字化、金融数字化等。据预测知识图谱仍需要 5 - 10 年时间才能进入技术完全成熟区,也意味着知识图谱还有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与广阔的应用场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将得到进一步应用。13图丨知识工程助力产业数字化进程(来源:CB Insights 中国) 图丨竹间智能 Gemini(Knowledge Factory)一站式解决方案( 来源:竹间智能,CB Insights 中国)员的依赖,为企业提供自动构建及应用知识图谱的平台及涵盖全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得益于竹间智能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目前已在工业、金融、教育等多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如竹间智能为某大型石油国企进行智能信息处理,利用 Gemini 认知知识推理平台进行可视化操作,解决了科研项目时人工查重工作低效、查重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平台的自学习能力,结合 NLP 技术,使文档抽取任务的准确度逐渐提高。客户可自主低代码/免代码地完成模型创建-训练-赋能生产的整个过程,帮助企业解决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