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工业APP联盟]: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

信息技术2021-05-14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中国工业APP联盟楚***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2021年5月工业技术软件化系列成果物 I编写说明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结果,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将工业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基础软件与传统“四基”(即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以及产业技术基础)合并为新“五基”。在全球工业进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工业软件已经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工业软件是现代产业体系之“魂”,是工业强国之重器。失去工业软件市场,将失去产业发展主导权,而掌握工业软件市场,则会极大地增加中国工业体系的韧性和抗打击性,为工业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工业软件已经在过去两年的贸易战中被外方用作断供、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II“卡脖子”的具体手段,直接关系到中国大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关系到中国工业实现创新驱动转变的成败与否。本白皮书写作组经过梳理后发现,我国工业软件存在关键技术缺失、高端人才短缺、产业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较差、发展生态环境脆弱、软件缺乏质量保证体系等问题。尽管合作共赢是国际主旋律,全球化分工是主要发展模式,但是,在某些关键产业和领域过度依赖国外工业软件,失去的不仅是工业软件市场,更存在丧失产业发展主动权和影响产业信息安全的风险。本白皮书旨在通过分析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对比国内外典型企业发展案例,找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研判工业软件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促进我国工业软件发展、摆脱“卡脖子”困境的建议。本白皮书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的指导下,凝聚业界专家力量,对不同类型企业展开调研,汇总多方需求,共编写六部分内容。第一章描述了工业软件的定义特点、分类和重要性;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第三章开展国外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经验研究;第四章提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形势研判;第五章提出促进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的建议;第六和第七部分作为附录,列出部分工业软件厂商、产品以及行业应用案例。本白皮书的编写受到社会各界专家、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谢少锋司长、王建伟副司长、杨宇燕副司长、王威伟处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III本白皮书对工业软件分类、数据统计以及技术架构等方面的研究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方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和完善白皮书,为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共同打造工业软件的美好未来!长对白皮书的悉心指导。特别感谢赵敏对本白皮书全文的梳理、内容增补和整体结构优化,特别感谢宫琳、冷文浩、宁振波、师艳平、田锋、王赞、杨春晖等专家对白皮书架构把控和观点提炼所做的贡献。同时,也特别感谢陈立平、冯军、高曙明、郭朝晖、黄培、蒋寻涯、李开生、李利、刘务、蔺文杰、刘晓明、林雪萍、郎燕、李岩、刘昱、梅敬成、彭维、王健、解威、雍俊海、原力、朱铎先等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和宝贵修改意见。在白皮书编写过程中,陈立辉、王蕴辉、阎丽娟等联盟领导在白皮书成稿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一并致谢。(按专家姓氏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IV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组织单位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走向智能研究院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索为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V广州赛宝腾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美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武汉开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天喻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佰思杰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诚智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九总体设计部南京国睿信维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天拓智领科技有限公司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5月更名为北京互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更名时间与白皮书发布时间较为相近,本白皮书仅在此处注明,正文部分不再做出修改。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VI编写人员杨晓明刘卞孟春李书玮杜晶孙桂花韩邢健田宇潇俞瑞霞袁鹏宇王韬王贵虎涂珍兰张莉敏刘馨林军陈平吴蕾史依颖刘务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建 VII目录第一章工业软件概述..............................................................1一、工业软件定义与特点......................................................1(一)工业软件的定义与判断..........................................1(二)工业软件的基本特征..............................................2二、工业软件的重要性..........................................................9(一)工业软件赋能工业发展..........................................9(二)工业软件赋智工业产品........................................10(三)工业软件创新工业产品........................................12(四)工业软件促进企业转型........................................12(五)工业软件推动信创发展........................................13三、工业软件的基础与分类................................................15(一)传统与新型架构碰撞与共存................................15(二)三足鼎立同时彼此交汇融合................................17(三)工业软件现有分类方法汇总................................18第二章国内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现状....................................27一、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及国产化推进...............................27(一)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27(二)工业软件国产化推进情况....................................28二、工业软件产业细分领域市场格局...............................29(一)研发设计类:差距较大,核心技术缺失多.......31(二)生产制造类:高端乏力,细分领域有优势.......34(三)运维服务类:前景广阔,国外技术仍领先.......35(四)经营管理类:份额占优,高端市场待突破.......36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VIII(五)新型架构类:开疆辟土,发展潜力无限量.......36三、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发展经验研究...............................37(一)研发设计类............................................................38(二)生产制造类............................................................43(三)运维服务类............................................................45(四)经营管理类............................................................47(五)新型架构类............................................................50四、国产工业软件面临的问题............................................55(一)国产工业软件缺乏体系化竞争力........................55(二)核心技术缺失,产品竞争力不足........................56(三)工业软件人才短缺,师资严重流失....................57(四)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力度不足...........58(五)落后的意识观念和信息化程度延缓了产业发展59(六)工业软件和工业深度融合不足............................60第三章国外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62一、发达国家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经验研究.......................62(一)美国........................................................................62(二)欧洲........................................................................65二、国外典型工业软件企业发展经验研究.......................68(一)达索系统公司(DASSAULTSYSTEMES).....68(二)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71(三)参数技术公司(PTC).........................................73(四)思爱普股份公司(SAP)....................................76(五)其他企业................................................................79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 IX三、国外成功经验借鉴........................................................81(一)提升工业软件战略地位,制定可落地的政策措施...........................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0工业PON 2.0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0-01-15
hot

2020工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可信区块链推进十划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