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易凯资本]:医药生物行业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医药生物2021-05-27张骁、何西、刘慎翔易凯资本阁***
医药生物行业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2021.5 重 要 声 明 【2017年A股市场年报– 证券】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分析师声明 每位主要负责编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声明:(1)本报告中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于行业及公司的看法;(2)分析师无论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因本报告中所表达的观点或建议收取任何报酬。 一般性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供我们的客户与合作伙伴使用。除了与易凯资本相关的披露,本研究报告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依赖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会适时地更新我们的研究。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行业报告之外,绝大多数报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出版。 我们的投行人员、销售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我们的客户提供与本研究报告中的观点截然相反的口头或书面市场评论或交易战略。我们的资产管理部门可能会做出与本报告的建议或表达的意见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不构成明示或暗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寻求专家的意见,包括税务意见。 我们的部分研究报告会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刊登在我们的内部客户网或微信阅读号上并向所有客户和合作伙伴同步提供。并非所有研究内容都转发给我们的客户或者向第三方整合者提供,我们也并不对由第三方整合者转发的我们研究报告承担任何责任。 易凯资本不承诺不在过去、现在或未来与报告中提及的公司发生业务关系或寻求与它们有关的业务机会。 本报告版权为易凯资本所有。未经易凯资本公司事先书面同意,本材料的任何部分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制作成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ii)以盈利为目的再次分发。 pOzRwPsRsNsRnOsNmRsMnRbRdN8OnPoOmOrQiNmMsPjMsQqP6MpOrRwMrMtNxNqRqM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医药与生物科技篇 本篇主要内容预览: 1. 2020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2. 2021年最重要的投资主题及市场预判 3. 2021年投资热点预测 4. 20家值得关注的公司 核心观点: 1.国内创新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fast-follow上已非常成熟,可在2-3年的时间差内做出me-too甚至me-better的分子。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便是同靶点竞争异常激烈,如近期claudin 18.2靶点已有20多家企业在研。做药最终需要回归到商业本质—一家药企能否合理设计临床实现最优获批路线、海内外能否快速完成临床、有无商业化经验及管线管理能力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向FIC敞开大门的背景下甚至更重于靶点或机制的创新。 2.随着带量采购政策倒逼成熟药企转型以及第一批生物科技企业迈入商业化阶段,围绕具体产品的合作交易未来会更加频繁,并且会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和路径,(如授权、并购、JV、CSO等)。目前进入合作视线的热门资产仍集中于临床晚期接近商业化的产品,但三期产品稀缺且价格昂贵、选择少,未来产品的合作将逐步向早期转移,甚至早至与高校的合作。这个趋势背后的支撑是行业发展下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提高了对失败率的容忍度,以及大量从跨国药企回流的人才提升行业对于机制、药物转化等科学及数据的理解。 3.创新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药企传统研发路径下的回报率逐年走低,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成为全行业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为AI对制药行业的渗透和重塑提供了一个极其广阔的舞台。随着AI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创新药数据的大量积累,众多跨国药企和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AI+制药领域。 Schrodinger和Relay Therapeutics两家AI+制药公司先后上市,数个AI驱动研发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或IND-enabling的阶段,这些都让AI+制药领域受到空前的关注。创新药是一个链条极长的复杂领域,各家AI+制药公司的技术与应用场景各异,但大家的目的一致,即利用AI技术提高制药行业的效率。AI虽然短期内无法彻底变革创新药研发流程,但对于万亿级的、事关人类福祉的创新药行业来说,任何一个小的环节的革新,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4.2021年资本重点关注赛道: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基因疗法 RNA疗法 细胞免疫疗法 小分子靶向药物技术(Protac) ADC AI+药物研发 一、2020年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1 中国制药与生物技术行业市场保持高速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0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1.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其中,生物药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同比增长18.5%,2020年预计可达3,697亿元人民币,并以19.1%的5年复合增长率大幅领先化学药和中药市场。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4%,显示出非常强的市场热度。 从专利药和仿制药的维度拆分来看,2020年专利药市场规模可达9,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占整个市场的比重将达54.6%;仿制药市场规模7,508亿元,同比增长3.7%,市场比重将达45.4%。 相信随着创新药物相关政策利好、医药企业研发支出增加、创新药投资热度增加等,创新药市场仍会实现较快增长,且未来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 ➢ 国产创新药赶超全球研发进度,多个药物获得FDA认证 在过去的3年间,选择在海外开展新药临床试验已逐渐成为当前中国创新药公司进行国际化布局的一大常态,诸多公司实现从追随全球热门靶点药物到在某些领域抢占First–In-Class / Best-In-Class的转变。 2019年11月,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经治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成为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和首个在美国获批的中国自主研发抗癌创新药,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跟随泽布替尼的脚步,多款国产创新药已在美国处于临床后期,有望扩展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版图。 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领域,部分国产创新药也获得了FDA的认可。2020年,中国创新药在FDA审批收获颇丰,十余款药物获得审评审批加速、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认证,国内第一批出海创新药已初具全球竞争力。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 Lisence-In&Out均实现大爆发,国际化合作日益频繁 国产创新药的升级同时也体现在国际化的合作上。以往中国药企更多是从海外早期或中期Biotech企业引进产品以丰富管线,但以百济神州与Amgen达成多个产品的战略合作为例,2020年中国药企无论是在license-in或license-out都加速了与跨国大药企的合作,且在交易金额上也位列世界前列。 License-in方面,2020年,中国制药企达成的license-in产品交易超35个,合作模式涵盖单个产品至技术平台引进,是当之无愧的lisence-in大年。在这其中,值得关注的交易有:  信达生物与罗氏达成20亿美元合作,以开发通用CAR-T疗法和TCB双抗。  君实生物与Revitope达成合作协议,引进后者开发的双抗原导向T细胞嵌合活化专利技术平台,开发5款CD3双抗。  百济神州引入BioAtla的肿瘤微环境条件活化抗体技术,以解决CTLA-4抗体的毒性问题。思路迪药业花费4亿美元引进针对WT1的肿瘤免疫疫苗GPS和通过抑制GAS6-AXL信号通路传导而调节肿瘤微环境的AVB-500。 License-out方面,相比往年每年只有1-2个对外授权的案例,2020年国内药企对外授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权案例数量超15个,从产品到技术,多个项目首付款过亿美元,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重突破。从对外授权的火爆程度看,中国药企的研发能力已初步得到了海外市场的认可。值得关注的交易有:  天境生物的CD47单抗lemzoparlimab,Abbvie以总金额近30亿美元获得其在大中华区以外的权益,创下2020年交易金额纪录。  礼来2020年从中国获得了3个新药的授权,除了与信达继续扩大基于信迪利单抗在全球的合作之外,还从君实收获了新冠中和抗体的海外开发权并从复星医药获得了BCL-2抑制剂在海外的权益。  在热门靶点SHP2上,加科思完成其两款抑制剂的对外授权。  和铂医药、药明康德和天演药业的生物抗体、ADC等技术平台也达成了多个对外授权交易。 2 疫情推动生物科技领域投融资热度空前 回首2020,新冠疫情于年初时爆发,1-2月蔓延至全国,后迅速扩大至全球。在疫情和政策两大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国内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表现,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也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出现空前的热度。 疫情对医药行业的利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资本层面。一方面,疫情让更多的人关注并重视医药行业,市场关注和热情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全球各国政府应对疫情均采取了部分逆周期的政策和手段,利好生物科技类高风险资产;我国当前货币政策较为宽松,且财政政策也支持生物医药类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整体而言,疫情在资金层面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非常积极的资本环境。 海外生物科技市场持续火热,2020年美国生物科技领域一级市场融资数量上升至近200件,融资规模增加68%达到128亿美元,下半年融资数量上升,三季度融资数目和总金额全年最高。 中国生物科技领域一级市场融资于2020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融资数量增长超过200%,融资规模增加近300%,达到近40亿美元。疫情期间一级市场表现火爆,二季度单季融资总金额占全年40%,前三个季度融资数目逐步增加,四季度有所放缓但融资金额仍较高。 ➢ 科创板和港股退出机制明确,二级市场表现超预期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医药及生物科技公司IPO数量及发行总市值迅速走高,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略有下滑,但三季度迅速回升,IPO数量及金额创历史新高。 就符合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研发型企业而言,大多发行市值集中于100-150亿元,治疗领域聚焦肿瘤,且均有创新管线,但整体处于临床后期研发阶段,在符合创新概念的同时降低了监管机构非常关注的研发风险。 作为创新型药企上市的另一个重要渠道,自2017年开始,港股医药与生物科技公司IPO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医药与生物科技公司赴港股上市热情高涨,IPO发行总市值增速达65%,IPO数量创下新高。 同时,2020年下半年港股18A迎来爆发,IPO数量与发行总市值均创历史新高。2020年上市的16家医药与生物科技公司中,14家为18A,未盈利企业上市已成为常态。 2021易凯资本中国健康产业白皮书 3 监管及政策环境助生物科技行业迈入“快车道” ➢ 审评审批提速,准入通道通畅 2020年3月30日,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四个加快通道”的修改为创新药的加速审批打开了新的路径。如今政策导向已经从大方向上鼓励创新, 逐步升级到细化至临床价值和临床需求。 这一演变亦与国际趋势同步。FDA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这些加快药物开发与审评的工具,2011至2018年间,FDA批准的367种新型药物和生物制品中,200个(54%)至少使用了一种加快开发的审评工具,其中44个(12%)为加速批准。 新版管理办法发布后,2020年8月CDE官网公布首个拟突破性疗法,南京传奇生物的LCAR-B38M CAR-T拔得头筹,率先纳入优先审评的新药包括恒瑞医药的TPO-R激动剂海曲泊帕乙醇胺、基石药业的KIT/PDGFRA突变激酶抑制剂阿泊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