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世界银行]: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

2021-04-09世界银行.***
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

SKU 33429世界银行集团当今数据的空前增长和无所不在显示着数据革命正在改变世界。然而,数据的价值仍有很大开发空间。为某一目的收集的数据有可能通过其他应用产生远超初衷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数据利用还面临许多障碍,从激励机制错位、数据系统不兼容,到基本的信任缺失。《2021 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探讨了不断变化的数据世界具有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承认数据世界有可能打开后门,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伤害。为了解决数据潜力的利弊矛盾,报告呼吁建立新的社会契约,通过数据的使用和再利用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确保人们公平受益,并增进信任,让各方不必担心数据滥用之害。报告首先评估如何通过更充分的数据使用和再利用,完善公共政策、公共项目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设计,推动私营部门增长,以提高市场效率、创造就业机会。要实现这些价值,就需要良好的数据治理机制,因此报告接着探讨了基础设施政策、数据监管、经济政策和机构能力如何为数据共享创造有利条件,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防范有害后果的产生。报告最后提纲挈领,提出了建立综合国家数据系统的理想愿景,在这一系统下,生产高质量数据、让数据易于获取并便于安全使用和再利用的承诺将化为现实。通过审视研究各种机遇与挑战,报告说明数据如何能够为所有人、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生活。世界银行集团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述概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集团旗舰报告 述年世界发展报告概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世界银行集团旗舰报告世界银行集团 本出版物包含了《2021 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的内容概述,doi: 10.1596/978-1-4648-1600-010.1596/978-1-4648-1600-0。完整报告出版后,其 PDF 电子版将在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 和 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 提供,纸质报告可通过www.amazon.com 订购。引用、复制和改编本报告时请使用报告的最终版本。© 2021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433电话:202-473-1000;网址 :www.worldbank.org部分版权所有1 2 3 4 24 23 22 21本报告是世界银行工作人员的成果,其中也包括外部人员的贡献。本著作的发现、阐释和结论未必反映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或其所代表的国家的观点。世界银行不保证本报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或通用性,不对内容中的任何错误、遗漏或差异承担责任,也不对使用或未使用所述信息、方法、过程或结论承担责任。本报告所附地图显示的疆界、颜色、名称和其他信息并不表示世界银行对任何地区的法律地位的看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些疆界的认可或接受。此处的任何条款都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世界银行对任何权利或特权的限制或放弃;世界银行明确保留这些权利和特权。权利和许可本著作可以根据知识共享 3.0 政府间组织许可(CC BY 3.0 IGO)授权使用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igo。根据该许可,在下列条件下,使用者可以复制、发行、传播、改编本著作,包括用于商业用途:标明出处—请按如下方式引用本报告内容:世界银行,2021。《2021 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概述。世界银行,华盛顿。许可:知识共享引用许可协议 CC BY 3.0 IGO。翻译—若要翻译本著作,请在标明出处的同时加上下列免责声明:本翻译不是世界银行的作品,不应被视为世界银行的官方译本,世界银行对翻译中的任何内容或错误概不负责。改编—若要改编本报告,请在标明出处的同时加上下列免责声明:这是对世界银行原著的改编。本改编作品中的观点和看法完全是改编者的责任,世界银行对改编内容不表示认可。第三方内容—世界银行未必对本报告所有内容拥有知识产权。因此,世界银行不保证使用本著作中第三方所有的内容不会侵犯第三方权利,由此引起的赔偿风险由使用者全权承担。如果你想使用著作中的第三方内容,你要负责确定是否需要获得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这类内容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表格、示图和图片。所有关于版权和许可的询问,请联系世界银行出版部。地址:World Bank Publications, The World Bank Group, 1818 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433, USA;电子邮件:pubrights@worldbank.org。封面设计:Dania Kibbi, Base Three Studio封面图片:Mijke Coebergh内页设计:George Kokkinidis,Design Language,布鲁克林,纽约, Dania Kibbi(Base Three Studio)提供了更新以及补充示图设计 目录 | iiiv 前言vii 致谢1 概述3 通过数据推进发展目标4 通过数据的传播、交换与分享加强数据再利用5 解锁数据造福公众的潜力,防范数据不当使用:来自新冠疫情防控的实例7 公共意图数据可改善服务提供、服务瞄准、问责和赋权8 私人意图数据可推动增长、促进发展8 数据结合使用和再利用可深化其发展影响10 数据治理与社会契约10 改善数据基础设施有助于确保贫困国家的贫困人口可公平受益12 健全的数据法规有助于建立信任环境13 确保数据监管与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可促进价值创建15 健全的机构与治理可改善数据的发展影响16 走向统一的国家数据体系18 注释19 参考文献21 《2021 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目录 目录 前言 | v数据治理是一个在发达经济体引发激烈辩论的议题,而新兴市场大国对它的关注也日益上升。 许多政策问题有待解答。针对这种情况,《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数据创造更好生活》对最新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用来思考相关问题、机会和取舍的框架。很清楚的一点是:迄今为止,关于数据治理的全球辩论基本上没有包括收入较低国家的视角,因此各方迫切需要倾听他们的观点。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据有助于改进政策与规划、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公民权能,具有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数据积累可能导致经济和政治权力集中,扩大数据被滥用、 给公民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数据是一种可以反复使用、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数据再利用越多,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就越高。新冠大流行可能是展示这类机会和风险的最佳例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不少国家迅速行动,将移动电话记录用于疫情监测,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保护公民隐私,防范数据滥用。如何保持这两方面的平衡是一个棘手问题。 各国生产和有效使用核心经济与社会数据的统计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疫情还是非疫情状况下都是如此。很多贫困国家不能准确追踪公共财政情况、报告外债状况或对发展目标的实施进展加以监测。如果没有相关数据,就很难对政府进行问责,也无法对各方面进展加以追踪。良好的数据治理需要在扩大数据使用的同时防止数据滥用,而这种治理安排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往往缺乏必要的数据法律与监管框架,在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和数据共享措施两方面都存在缺口。这些国家没有实现互操作性、使数据可供更多用户使用的完善数据系统和基础设施;中低收入国家中只有不到20%拥有现代化的数据基础设施——如托管数据中心和使用云端计算设施的直接通道。即使是那些数据系统和治理框架已初具雏形的国家,由于缺乏具备必要行政能力、决策自主权和财务资源的相关机构,这些系统和框架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针对这些问题,《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呼吁建立新的数据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将推动数据的使用和再利用,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确保所有人享有从数据中受益的公平机会; 还要增强公民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会受到数据滥用的伤害。在寻求建立这种社会契约的过程中,收入较低的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它们通常在以下几方面都比较欠缺:获取数据并将其转化为价值的基础设施和技能;公平参与全球数据市场及其治理的规模和渠道;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数据系统信任的制度与监管框架。建立新的数据社会契约是一个紧迫的国内政策重点事项,各国需要强化国家数据系统并在国家层面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与此同时,由于数据的全球规模,数据社会契约中最具挑战性的一前言 vi | 2021 年世界发展报告些领域也要求开展国际合作,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加强法规和政策协调。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数据驱动型商业的国际征税权改革、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数据促成型服务贸易的安排、数据基础设施区域合作、互操作性技术标准的国际协调以及关于执法和反托拉斯监管的双边协作。世界银行已经做好了围绕这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议程向客户国提供支持的准备。本《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了对此议程最为关键的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领域,提出了丰富的政策改革和技术援助方案,并重点指出了可通过全球性倡议发挥召集力、促进跨境合作的领域,因此将在很大程度上指导我们对客户国的支持。 充分实现数据的价值有赖于各方做出实质性承诺和努力。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不行动的代价将是一个错失发展机会和更加不平等的世界。戴维·马尔帕斯世界银行集团行长 致谢 | vii《2021年世界发展报告》由Robert Cull、Vivien Foster和Dean Jolliffe三位局长领导的工作组编写。Malarvizhi Veerappan担任报告负责人和报告领导组成员。核心团队成员包括Jaffar Al-Rikabi、Adele Moukheibir Barzelay、 Miriam Bruhn、Rong Chen、Niccolò Comini、Craig Hammer、Talip Kilic、Jan Loeprick、Daniel G. Mahler、Michael Minges、Martin Molinuevo、Nancy Morrison、David Newhouse、Sara Nyman、Vincent Francis Ricciardi III、David Satola、Dorothe Singer、Philip Wollburg、Bilal Zia,以及研究分析师Kenneth Zaul Moreno Sermeno、Nikkie Pacheco和Elizabeth Salazar。Selome Missael Paulos为工作组提供了行政支持。扩展团队成员有Davida Louise Connon、Hai-Anh H. Dang、Cem Dener、Samuel Paul Fraiberger、Lucas Kitzmüller、Aspasea Mckenna和David Medine。Rory Macmillan、 Zia Mehrabi作为专家顾问提供意见。本报告由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副行长直辖部门主持,与基础设施副行长直辖部门紧密合作编写。首席经济学家Carmen M. Reinhart和副首席经济学家 Aart Kraay提供了总体指导。工作组尤其要感谢时任主管基础设施业务的副行长Makhtar Diop和数据局局长Haishan Fu的支持指导。工作组感谢主管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的常务副行长冯慧兰的意见和建议。在报告编写的最初几个月,时任首席经济学家Pinelopi Goldberg也提供了指导。一个由政府高级官员、国家统计机构及竞争主管部门的代表和私营部门领导人组成的咨询 小组为工作组提供了建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