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中小市值:共享经济的“伪命题化”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中小市值:共享经济的“伪命题化”

2020-02-21王晛、赵坤中泰证券望***
中小市值:共享经济的“伪命题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分析师:王晛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6060001 电话:021-20305191 Email:wangxian@r.qlzq.com 分析师:赵坤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6080002 电话: 电话:010-59013782 Email:zhaokun@r.qlzq.com.cn 相关报告 1中泰中小盘策略周报—资本管制趋严,成长性标的业绩回归 2 中泰中小盘策略周报—IPO加速的围城:次新股配置后时代 3中泰中小盘策略周报—不确定市场下的预期行为管理 投资要点  本周从7月3日-7月9日共五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上涨25.53,涨跌幅为0.80%;深圳成指上涨34.11,涨跌幅为0.32%;沪深300下跌10.87,涨跌幅为0.30%;创业板综上涨40.25,涨跌幅为1.72%;中小板综指上涨104.98,涨跌幅为0.94%。  一周市场策略点评: 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5月,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7000万。第一梯队包括摩拜单车、ofo,第二梯队涵盖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哈罗单车、永安行四个玩家。共享单车行业正当风口,用户规模呈几何式增长。共享单车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兴起,2016年7月月活跃用户数达54万,随后用户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到2017年1月,整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000万,再到5月接近7000万,月复合增长率高达62.6% 。  共享单车的“资本端口化”:从共享单车的交通替代性上来看,其短期的规模化扩张确实解决了城市交通中关于公共设施建设和民资介入的尴尬痛点。从共享单车的流量端口性上来看,除了其潜在的“短途出行替代性”,还成为了各大资本平台争相介入的必争入口。所以这就不难接受,在“共享经济”的新名之下,上演的仍是围绕流量入口所展开的互联网之争。只是相较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流量的主要载体从app、个人移动终端延伸到了自行车等第三载体。  共享经济的“第三载体化”:之所以提到第三载体化,是因为就目前的共享经济模式来看,虽然核心思维仍是流量入口的深入开发,但是不同以往的单纯互联网平台化模式,而均需要通过自投或自建第三载体来链接痛点和用户需求,比如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除了数据运维、个性定位等轻资产投入,还需对共享设备载体进行大规模投放。  共享经济的“损耗升级化”: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和互联网经济模式两者在“第三载体”的直接差异,那么在资本损耗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说互联网经济是通过“补贴”和“产品差异性”来促进消费和引聚流量,并且将大部分的资本损耗花费在了价格战和营销推广。那么共享经济却因为自投入的重资产属性,随着同业竞争加剧,而不断提高其资本损耗的指数量级。同时虽然“押金”作为其重资产投入的一种商业逻辑担保,在初期能够起到内生平衡的作用(为损耗担保,同时也能获得经营现金流),但是随着竞争升级如今也开始变得可有可无。  共享经济的“伪命题化”:我们认为共享经济模式下对于个体用户的两个核心要素是“经济化”(个人效用最大化)、“社交化(基于共享的社会需求延伸)”。回过头来观察现存的多种共享经济商业场景,市场资本在对其进行商业映射时,将“经济化”变成了公众痛点需求,将“共享化”变成了低成本投入的商业规模化。而对于后两者而言,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实现需求切入和流量引聚,但是缺乏中长期持续成长性盈利和规模扩张的动力。同时这种基于“重资产”的新经济模式扩张,当下主要是用于构建弱排他性竞争壁垒,并不能理解为其内生的成长性。  策略观点:长期视角下的成长性回归  如果说近期的行情演绎,是市场筹码选择的直观展现,那隐匿在资本市场流动下的融资成本高企就是由于如今民企、国企竞争优势不同的间接展现。在短期这些区别仅体现在融资层度,还未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层面,但是至少从近期收并购市场来看,表现出两个层面的分化,一是基于规模化优势,部分龙头民企仍表现出极强的进攻性,中小企业则开始面临高杠杆扩张后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国企的低成本融资优势正在扩展,在收并购方面趋势不减。基于市场资本流动性的这种隐性分化,我们不难解释在中短期,主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分化仍将延续。  风险提示: 1、由于资金边际弹性下降而带来的短期趋势风险;2、资本流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周刊 2017年7月10日 中小市值:共享经济的“伪命题化”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策略周刊 动性因为整体经济影响低于预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策略周刊 内容目录 一周市场行情回顾 ............................................................................................... - 4 - 主题板块行情点评 ....................................................................................... - 4 - 指数对比行情点评 ....................................................................................... - 4 - 一周资本动态追踪.............................................................................错误!未定义书签。 新兴产业投融资动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策略周刊 一周市场行情回顾 主题板块行情点评  主题板块区间涨跌幅:本周从7月3日-7月9日共五个交易日,小金属、稀土永磁板块表现强劲,在大周期需求回暖的主线逻辑支撑下,受到供给端收储打黑和细分需求端如新能源汽车强刺激的双线影响,表现较为突出。我们预期随着中报预期的持续升温,在具体的细分有色板块会表现出明显的分化行情。  主题板块区间换手率:本周从7月3日-7月9日共五个交易日,结合整体指数的情况,主题板块换手率并不活跃,特别是涨跌幅突出的小金属、新零售,其换手率差异化优势均不明显。所以我们认为在短期存在持续发酵和扩散的可能性。 图表1:一周市场主题板块区间涨跌幅(前20) 图表2:一周市场主题板块区间换手率(前20)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指数对比行情点评  市场走势:本周从7月3日-7月9日共五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上涨25.53,涨跌幅为0.80%;深圳成指上涨34.11,涨跌幅为0.32%;沪深300下跌10.87,涨跌幅为0.30%;创业板综上涨40.25,涨跌幅为1.72%;中小板综指上涨104.98,涨跌幅为0.94%。 图表3:沪深300与创业板综指收盘价对比 图表4:沪深300与中小板收盘价对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策略周刊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 市场成交量:本周从7月3日-7月9日共五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成交量为782.24亿,成交额为8957.32亿元;深圳成指成交量为882.23亿,成交额1.21万亿;沪深300成交量为478.24亿,成交额为6172.19亿元;创业板综指成交量为173.95亿,成交额为3011.97亿元;中小板综指成交量357.58亿,成交额为5218.27元。 图表5:沪深300与创业板综指成交额对比 图表6:沪深300与中小板成交额对比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 长期视角下的成长性回归 近期市场关于风格切换的讨论一直并未有清晰定论,虽然对于成长股部分观点认为基于市场预期并未明显改善的前提下,白马股的单边上涨不具备长期持续性,同时很多成长股也在调整到位后,配置弹性也在加强。但是我们认为基于市场资金风格切换的逻辑仅仅适用于短期配置,并且偏向于筹码交易。从企业的内生性和短期的资格扩张环境来看,成长股仍需要经历较长的业绩转化期和成长性扩张,短期只有部分具有明显龙头优势的细分个股仍具备配置弹性。我们认为新兴产业市场未来所面临的资本环境属于中性,即结构性调整的优化,独角兽公司的脱颖而出是下一轮成长股爆发的核心标志。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策略周刊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五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中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