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安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联合电话会议纪要202005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安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联合电话会议纪要20200524

2020-05-23安信证券自***
安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联合电话会议纪要20200524

【安信宏观|韦志超】经济仍然延续修复,短期市场或有压力,中期仍然谨慎乐观。今天市场的反应比较明显的反映两个预期:(1)一是不定具体目标;(2)二是更大的超预期在香港问题上,具体不展开。这两个和市场的预期还是有落差,导致了市场的调整,而且第二个因素导致的压力可能还会持续反应。但未来海外经济应该还会开始修复,形成对冲,所以短期可能是有压力,但中期谨慎乐观。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因素,GDP不定具体目标;这次市场的解读明显淡了,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1)在这之前,政治局召开了多次全会和常委会,涉及了很多内容,市场已经充分消化;(2)很多政策指标模糊化。不但GDP增速不明确目标,社融、基建项目、减税降费、宏观杠杆率都没有明确的数字目标。根据官方给出的原因推断,这或有两个原因:1)不确定性大;2)逐步淡化量化目标。但本次报告仍然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托底的信号强烈,主要体现在民生就业方面。这个结果跟市场的预期还是有差别,因为市场是预期在支出方面有一定动作的;但也不算坏,这个因素的影响不算大。至于其他问题的讨论,市场在之前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不再赘述。更大的超预期在香港问题上,具体不展开。这背后是最近一个多月国际形势的一系列改变。美方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了大选,但博弈逻辑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形成了市场的预期差。2019年9月之后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修复,其逻辑是,如果美方继续进攻,美国经济和股市会明显受挫,因此市场普遍预期,至少在2020年国际形势是相对平和的。但新冠疫情打破了这一预期,美方的考虑可能已经变成了“转移国内矛盾”,因此,在大选结束之前,这一逻辑可能会反复演绎,成为了市场新的不确定因素,在短期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演绎。市场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这个影响。但从中期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的修复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引领资本市场继续进行修复,因此,我们对中期资本市场的表现表示谨慎乐观。■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安信策略|朱海洋】更可持续增长、更大力度改革一、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 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我们认为,疫情给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带来出于意料的冲击;把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放在保就业、保民生、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更可持续增长、更大力度改革,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分别提出了,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我们认为,当前的国际环境,包括疫情的反复、以及个别国家在先进技术利用上不合理限制,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压力;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的客观形势,也造成了财政、居民增收等方面的一些困难;我们必须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继续做大经济规模、并实现经济体系的更高质量,以增强中国经济和世界各国经济的密切联系,以延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期。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决不允许截留挪用;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我们认为,要把更加积极财政力度的相关政策落实落细,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结构性调控优势,创新财政资金支持制造业发展方式,引导社会资本、人才等资源向战略关键领域聚焦,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战略的推进;另一方面,围绕民生保障,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并重点支持粮食生产、生猪生产、高标准农田、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四、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我们认为,2020年前4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的同比、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同比、广义货币M2增速,较充分体现人民银行强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目的,应继续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各类支持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为稳企业、保就业和稳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五、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消费回升、坚定扩大内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我们认为,在需求侧,应通过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等综合政策,为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创造更多机会,并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在供给侧,应适应绿色化、智能化的消费趋势,积极培育包括智能汽车、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以及基于5G技术的信息服务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六、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投资,促消费、惠民生、调结构、增后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近年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综合调控,总体上遏制了房价快速上涨势头,全社会对房价的预期相比较以往要稳定了许多;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持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有利于增加民众特别是中青年群体的消费潜力,以扩大消费市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复苏。八、扩大开放,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利用外资;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等自贸谈判;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认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全面实现与国际经济贸易制度规则和管理标准的衔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引进对外资,以及利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有利于稳定国内国际的公众、企业家、投资者等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配置国际国内的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九、深化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我们认为,市场是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力量,要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家在5G、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院等重点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并通过战略合作、品牌合作、技术共同开发、并购重组等方式,增强对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更加融入全球产业链,让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为世界各国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反复;国际经济衰退加剧。【安信金工|杨勇】调整不忘来时路上周的调整恰逢外围消息偏空的背景,因此市场对未来走势的担心有所升级。而我们一直监控的量化模型显示,虽然当下并无调整已近末端的迹象,但是也并无转为大级别调整的明确证据。要直接预判调整的幅度可能有一定难度,不妨先从本轮上涨的性质入手,如果支撑上涨的逻辑没有变化,那么对于当下的调整或许无需过于担心。首先,我们的周期分析模型一直在提示,2020年3月中旬的低点对应的底部级别与2016年1季度以及2020年4季度的底部级别相当,目前这个底部的级别和状态依然没有变化。其次,2020年4月底曾经出现过一个标准的向上楔形结构,该结构被破坏之后的向下调整幅度低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事后来看可以把该楔形结构归结为牛市初期常见的引导楔形。我们曾把历史上对应位置的类似楔形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发现2016年年初也出现了类似的引导楔形,而且2016年的基本面背景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和当前也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的走势和2016年5月份的走势结构或有类似之处。基于缠论的价值中枢位置可知,2019年以来形成的日线线段中枢的下轨为2733。从缠论的理论体系可知,该位置可能是极为重要的支撑位。实际上,5月初的调整就是在该位置之上止跌的,因而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在2733未被跌破之前,很难认为本轮上涨的趋势已经结束。综上,我们认为当前的走势或可类比2016年5月份,随后的走势或有迟疑,或仍有黑天鹅的存在,但在跌破2733之前,或仍可按照震荡向上的思路来应对。■风险提示: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得到的结论在市场环境变化时很可能会失效。【安信固收|池光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三件事情1、市场主体与政府定位。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如何让经济恢复常态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如果仍以市场为主体来发展经济,则在短期可能会面临需求端较弱、产业链恢复缓慢和增资扩产动能不强等问题,这会拖累经济的恢复节奏;如果以显著加大政府投资方式来发展经济,虽然能够相对较快地对冲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但可能会带来市场挤出、跑冒滴漏、保就业效率 不如市场等问题。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鲜明地指出“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这就明确了要通过“保市场主体”的方式实现“保居民就业”与“保基本民生”,相应地,今年没有设定GDP增速目标,明确了新增1万亿财政赤字和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报告还是特别强化了公共财政属性。因此,新冠疫情没有改变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以市场作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