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申洲国际:国内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调研纪要-光大证券-宁波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调研全纪录2017060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申洲国际:国内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调研纪要-光大证券-宁波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调研全纪录20170603

2017-06-03光大证券余***
申洲国际:国内规模最大的纵向一体化针织制造商调研纪要-光大证券-宁波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调研全纪录20170603

(一)公司情况1、收入:1)四大客户(nike、阿迪、优衣库、puma)都有增长,但增速不一。2)nike今年增长最高20-30%(不含Fly knit,Fly knit预计增长20%左右),去年阿迪最高,核心客户的订单都在增长。2、毛利率:去年毛利率提升主要是效率提升和人均产出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人民币贬值。今年原料有所涨价,年初已经跟上游锁定价格。今年劳动力成本会有影响,越南规模上去后对成本会有正面贡献。3、 费用情况:管理费用稳定或略有下降,销售费用可能略有上升,运输和零售业务并表。4、 越南工厂净利率:按照现在的价格水平,越南净利润可以比国内高6-7pct。5、 在品牌商处份额:1)目前公司占到Nike和阿迪各自服装类供应的13%左右,Puma占到35%。2)客户对于公司份额有两方面想法:一方面客户不希望一家供应商占比太高,另一方面如果申洲能为客户带来更低成本更好的产品,客户也希望申洲多做。6、历史上是否有下游客户状况不佳导致订单周期性:1)历史上还没有遇到下游订单不佳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2)12年收入下滑主要是11年棉价大涨导致公司产品单价提升10%,12年单价回落。08-09年大幅波动主要是出口退税以及原材料波动导致。7、 Nike的Flyknit产品情况:1)公司承接的Flyknit产品制造占到Nike本身Fly knit产品的70%,剩下是另一家海外服装面料工厂。2)Fly knit产品最早是nike给台湾的丰泰在做,后来该产品在公司处实现批量化生产。3)阿迪也希望申洲做类似的产品,但是公司跟nike独家合作(一方面考虑到跟客户关系,另一方面该产品的专利在NIKE处)。4)虽然Fly knit是鞋产品,但是更多侧重面料而非传统鞋类,申洲在面料上更有优势;目前申洲和另外一家比较大的供应商都是面料生产企业,鞋厂只是做下游的缝合 制造成产品。8、交货期情况:1)阿迪和优衣库对交期的要求比较高;2)阿迪这两年在公司这边订单占比提升明显。3)大品牌对制造商要求比较高,申洲一体化运营、交期有先天性优势。短单1-2个月都能完成。短单利润率不一定高、因为成本高,但是客户粘性会增加。9、新增客户:1)主要看利润率和附加值,运动休闲客户都可以做。目前产能不足,优先满足核心客户,原有的中小客户部分会淘汰,比如迪卡侬(之前每年几千万美金)和日本中小客户。2)除核心客户外目前主要还有森马童装、Ralph Lauren、李宁、安踏等;3)不完全依靠四大客户来实现增长;4)公司筛选客户的标准:品牌的市场潜力,以后扩大合作的空间,产品质量要求,利润回报。10、产能安排:1)与主要客户有提前的产能规划。一般会提前一年和客户商定好,生产安排是一个滚动过程。2)年初会规划好总量层面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每季协商各个季度的产品,这时候才具体到款式、价格、用料等。11、产能扩张计划:1)产能扩张主要来自越南规模扩大和宁波效率提升。2)面料上主要是越南,越南面料产能还可以翻一番,土地已经拿好,总面积比宁波更大。宁波的产能会做改造。3)制衣主要增长在越南,现在7000人,年底到1万人。4)今年总体产能预计10-15%增长。正在考虑柬埔寨规模扩充、之后再考虑越南二期。12、公司成衣制造业务的优势:有上游配合,交期好,质量可控。申洲的特色是效率和成本管控很好,以及面料优势。公司面料全部自用不出售。13、面料研发:1)面料工厂不区分客户,资源共享。三个渠道进行研发:自己研发;纤维供应商推销新品;少量客户需求,如功能性要求和市场趋势等。 2)研发新品多,新增订单和价格都会受益。研发成本主要是对面料的试制、人员、设备等。3)之前主要是棉相关的面料,现在弹性面料占比也开始增加。申洲目前弹性面料主要用的是poly(涤纶),超盈主要用的是Nylon(尼龙)。主要跟下游客户的结构有关。Lululemon的产品主要用Nylon,Nike和阿迪使用Poly。4)目前订单中一半以上的产品是改良和新开发产品。(二)对行业看法1、行业竞争:1)nike有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的供应商;阿迪在东南亚有供应商,还有永嘉;优衣库也有一些比较大的供应商在山东青岛(即发等);2)近几年行业整体不是很好,目前还是很分散,申洲针织在中国占比2%;3)但公司优势比较突出,目前排名靠前的公司没有太大压力,也在整合过程中。2、公司一体化优势的独特性,其他竞争对手是否有可能也做一体化延伸:1)排污许可是一大障碍;2)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体化运营,具备良好的基础。创始人本人就是面料行业的知名专家,在跟日本客户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人才;3)研发有规模效应;跟公司竞争的其他纯做服装制造的代工企业如果也做纵向一体化,在向上游延伸过程中会跟原有的上游供应商形成竞争,这也是他们的障碍。-光大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