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太平洋]:太平洋:华为2019HDC纪要详细版 第三部分-HiLink& LiteOS&芯片 让IoT开发简单高效20190809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太平洋:华为2019HDC纪要详细版 第三部分-HiLink& LiteOS&芯片 让IoT开发简单高效20190809

2019-08-09太平洋劫***
太平洋:华为2019HDC纪要详细版 第三部分-HiLink& LiteOS&芯片 让IoT开发简单高效20190809

时间:2019.8.9下午嘉宾:邵洋|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我今天讲的主题是HiLink&LiteOS&芯片,让IoT开发更加简单高效。我们分论坛预约中,智能家居一直位于前列,说明大家对华为的IoT非常期待。这是业界非常热的概念,但是我们今天讲这个概念不是因为热度,而是我们觉得确实可以做出一些成果来。IoT的诞生从1999年微软的“维纳斯计划”开始,发展过程十分漫长。但是今天,IoT和另外一条线——手机——交接上了。从1983年大哥大通话,到1995年功能机的出现,到2007年智能机的出现,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如今又一个12年过去了,2019年下一代手机将真正地把现实生活中的设备带入到数字世界中,家里、车里、办公、运动各场景都将启动一个联网进入生活的过程。根据华为的大数据预测,2015年连接设备数为45亿,到2025年预计达到1000亿,2040年达到10万亿,人均数字设备将达到1000个。IoT智慧化目前面临四个困难。首先,在过去的20年中,IoT生态和标准割裂,目前主流的IoT生态有20+在工作,开发者如何在繁杂的规范中选择一种来开发产品呢?另外,以120平米三室一厅的(房子)为例,经统计有50+品类,数量超过150个,涉及的厂家和品牌超过2000个。用户被无数的标准和品牌割裂,形成不同的体验,而且相互之间不能打通。连接是非常关键的,所有IoT厂家必须选择一种连接方式,如蓝牙、Wi-Fi等。但是大多数的设备不像手机天生为联网而工作,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不联网也能工作;而且,没有大的屏幕和好的操控体验,无法较好地连接网络。以某年销量千万台地智能IoT产品为例,传递到用户手中时已经有40%的用户因不知道该产品具有连接能力而损失了;其余60%中愿意下载并激活APP的又损失了20%,激活成功的再损失20%,剩下的20%中真正你能够持续使用的只有10%-15%。也就是说接近90%的用户被损耗了,厂家潜在损失巨大。另外,智能操控流程复杂,对于家庭中主要使用者(6岁以下60岁以上成员)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会有很多设备通过自己的方式控制家居,各种APP的存活和打通面临困难。而我们希望协同,比如打开门锁的一刻灯光就会打开、睡觉时空调温度会随体温改变,但这些联动价值很难跨品牌发生,这是智能操控体验带来的挑战。最后,还有成本的挑战。智能家居有三项基本投入:1.硬件成本:至少要增加连接芯片,可能增加计算和存储的芯片,按百万级出货量统计平均要增加1-5美金;2.研发成本:开发APP和适配至少需要30万美金;3.运营成本:APP一旦发出需要持续运营,租赁带宽和空间去维护产品,成本要高于15万美金/年。我们在这里提供三个工具,称为“三件套”,也就是HiLink,LiteOS和芯片。该解决方案实际部署在四层设备上:第一层是端侧,任何IoT设备可以部署IoT芯片、LiteOS和HiLink的SDK,我们提供了很多开放能力可以选用;第二是边缘侧,我们将之也作为非常重要的能力层,在其中形成路由器的插件和本地化控制;再往上是控制层,包括“1+8”的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眼镜、手表等,是非常有可能最终控制IoT设备的设备,也会提供APP动态加载、1+8多 端适配以及GUI+VUI入口同步生成等开放能力;最后,是我们云服务的能力。通过这三个工具部署在四层设备上,实现“端(芯片、系统、SDK)-边(路由、网关)-控(App)-云”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将使IoT的开发变得简单。我们来说第一方面——连接。我们需要的是设备进入家中可以被迅速地发现并联网,同时能够被手机和其它终端控制,与其它设备互通。目前,HiLink开放平台已经为5000+万用户提供了极致的连接服务。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IoT设备需要的技术非常复杂,我们主要提供两大类技术:1.通信技术,无论是Wi-Fi,Zigbee,还是蓝牙;2.100+品类,抽象出大量、丰富的组件。开发者可以选择相应组件完成对设备的控制。通信技术和控制组件将非常方便地帮助开发者生成典型的、强大的IoT产品。当产品生产后,会在华为智慧生活APP中展现出来。华为出厂的手机中都会有该APP,在APP中每一个设备都会有相应控制界面。如果需要更多服务,比如像空气净化器这样有耗材的设备,它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运营服务界面。未来的家电维修、远程诊断等都可以通过该方法实现。通过该设备,所有家居可能在同一个GUI下工作。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自适应模板来实现全设备匹配多端。我们还有很多控制设备是没有图形的,称作V(voice)UI,需要通过语音来直接控制,如耳机、音箱等。我们借助智慧助手“小艺”来完成该过程,可以自主增加“技能”。HiLink是通过协议化将设备联通,需要找到存量对接的方法。华为现在已经和主流厂商、运营商和渠道商进行对接打通,支持云云对接,华为的HiLink云可以和合作伙伴的IoT云对接,通过华为路由器和华为手机App进行控制。这样可能会造成时延的损耗,长的话会达到2-3秒。为了解决该问题,华为还提供了一种本地插件化服务,也有很多合作伙伴采用。将自己的协议做成插件,集成到华为的路由器中,只要部署了华为的路由器,就可以将设备自动连接上来,通过“1+8”入口进行控制。上述内容都是为了改善用户体验,我们的合作伙伴对此也十分感兴趣,并希望获得这些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开发工具、开发平台和IDE的集成环境。我们的IDE集成工具功能非常强大,不论是开发还是部署产品,都会变得非常简单。UIPlus是一个外部化的开发页面,不需要编程,只要在外部进行相应设置就可以完成一个界面。编程成为可视化的配置过程,一次开发解决所有问题,便利性非常大。它的认证也很简单,可以从27天缩短为1天。除了提供丰富的线上开发能力,我们还提供了很多线下的接触能力。我们的方舟实验室是全球最大的线下IoT软硬融合创新基地,在过去8个月时间中,已经开放8类专业实验室,举办了20+场专业行业论坛。在这个平台中,不仅可以完成开发调试,还可以实现方案的交流和集成。上述内容均免费提供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第二个工具是LiteOS,帮助开发者降低成本、简化开发、提高产品性能。IoT的成本消耗对开发者来说非常大,而LiteOS是华为在多年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上构思的想法,面向小型的IoT设备提供轻量化的OS。7年之前我们开 始了这个过程,2015年我们开源LiteOS,到今天为止,华为以及行业的大量设备都使用了LiteOS。华为的穿戴设备基本均使用LiteOS,智能手机简单的驱动(比如指纹识别)也均使用LiteOS;行业中,摄像头、共享单车、电表、水表、煤气表等均使用LiteOS。经过七年打磨,我们认为LiteOS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替代Linux等其它操作系统的OS。这是LiteOS的基本架构,共分为三层。最下层是LiteOSKernel,体现了微内核的基本思想。LiteOS后续会并入鸿蒙OS,而LiteOSKernal会与鸿蒙微内核进一步拉通。中间层是应用框架层,其中非常关键的是MapleJS引擎,它会使得程序开发、编译和运行变得非常简单。上层是开放的API,用LiteOS接HiLinkSDK和其它任何应用都会非常方便。内核对于设备非常关键,LiteOS具有最小10KB内核,意味着可以选择更便宜的CPU完成相应工作,耗电量会变得更小,工作时间更长。Kernel不仅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实时性。举个例子,市面上一款使用LiteOS的摄像头,受触发的启动时间是0.1秒,而正常待机情况下2节五号电池可以工作6个月。这之中注入很大能量的就是LiteOS和Kernel。MapleJS是业务的引擎,具有非常丰富的能力库,而这个能力库是可选择、可叠加的。不需要调用的能力可以直接裁剪掉,节省空间和效率。相较于正常的五步嵌入式程序开发过程,其优势在于只需要编辑代码和加载运行两步,免烧录免重启,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引擎,程序开发会变得十分快速。由于LiteOS要与HiLink和芯片进行紧密结合,我们与模组厂家合作,打造软硬Turnkey方案,目前已经兼容了五家的IoT芯片,比如海思、MTK和Realtech等。我们也有20多个模组不同大小不同能力的套件。第三个工具是IoT芯片。华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芯片的开发,无论是网络侧、终端还是IoT。华为海思已经广泛地为业界提供了大量的媒体类和连接类芯片。这些芯片很多不是用在华为手机或者华为设备上,更多的是提供给合作伙伴的芯片。比如连接类芯片有Wi-Fi、IoT芯片,NB-IoT的芯片,PLC-IoT的芯片,蓝牙的芯片和4G、5G的芯片。所有想做连接的厂家基本都可以在华为找到需要的连接芯片。媒体类芯片我们有面向Camera的网络监控芯片、面向TV的显示芯片和面向机顶盒的编解码类芯片。比如,现在占据家庭主流连接的Wi-Fi,最需要的是成本、连接速度和稳定性。针对不同场景,我们在今年年底将会推出三款凌霄WiFi-IoT芯片,分别是Hi1131L、Hi1131H和Hi1131S。Hi1131L面向的是超低功耗;Hi1131H面向的是连接的距离和能力;Hi1131S注重的是视频和速率。我们会持续不断地在市场上推出有更好性能和性价比的芯片,帮助IoT的开发变得越来越方便。鸿鹄视频显示芯片是显示类芯片的代表,“鸿鹄811”明天在荣耀智慧屏的发布中会向大家展现。这并不是一款新推出的芯片,而是一款在市面上有大量应用的芯片。在中国的4K市场上,50%以上的4K电视使用“鸿鹄811”,这是一款旗舰级芯片。它拥有8K的display,非常好的编解码能力、画质能力和音频能力。这样的能力为后续荣耀智慧屏的推出注入了很大能量,而且已经为现在的很多电视机厂家提供了很大帮助。这是一个非常有希望也非常困难的行业,我们做这个行业中目前看起来最困难 的事情,要攻克技术、连接、平台、开发工具等。在此过程中,我们会助力合作伙伴在各自领域开发出优秀的IoT产品。过去的三年里,随着HiLink的进展,华为已经对接了很多的厂家,发展了100+品类,500+合作伙伴,1000+非常优秀的SKU。我们推出了IDH(IndependentDesignHouse)机制,比如爱联、博联、庆科、高盛达、欧智通等,用生态的手段壮大生态。如果开发者有新的概念想去探讨,华为会提供更好的帮助;如果很多开发者都想去做,那么通过这些IDH也是非常好的方式,它们也娴熟地掌握了华为三件套、特性定义、认证和运营部署的能力。我们希望在四年以后涵盖200+品类,5000+伙伴和100,000+SKU。华为致力于HiLink生态平台的建设,做产业的赋能者,不做行业的掠夺者,助力合作伙伴成为全球IoT行业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