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安信:草根深度调研纪要-听听超市行业都发生了什么20200413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安信:草根深度调研纪要-听听超市行业都发生了什么20200413

2020-04-13安信证券晚***
安信:草根深度调研纪要-听听超市行业都发生了什么20200413

管理能力和调配能力,业绩上有逆势增长的表现;同时自2月3日开盘来,从上市公司角度来看,优势龙头股价上也受到投资者认可,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可观。站在当前时点,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关于超市行业的讨论并未停止。这些问题包括且不限于:疫情期间超市行业的企业分化,以及是否将带来持续性的分化影响甚至出清表现?疫情对于消费者习惯影响究竟如何,现在有无回归?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待一季度优势龙头销量暴增的持续性等等...为此,我们于4月初走访了多家“超市类”公司,试图探究:疫情爆发以来菜贩、个体超市、连锁商超及知名大卖场的经营状况变化,分期来看的环比变化趋势,不同公司在销量、货源、价格费用等多方面的表现,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分阶段变化,进而探究上述问题。调研摘要&观点我们调研样本包括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与宝山区的菜市场(5个)、个体/小型连锁商超(6个)以及大卖场(3个),具体调研情况摘要如下:菜贩:受到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采访者为品牌加盟小贩渠道,进货渠道相对稳定,成本略微上升,囤菜现象渐消失。所有品类均未出现缺货断供的情况,进货渠道十分稳定;进货成本受疫情影响略有上升,而且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售价根据成本动态调整,菜贩利润稳定;市场客流量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1月底、2月份居民有“囤菜”的现象,客单价显著提升,随3月中下旬市场恢复正常经营,摊主大批量复工,客流量已基本恢复正常,客单价已回落。关于摊位租金,租金是一年一付,且摊主都已经在年初支付了,目前也没有收到任何租金补贴或者减免的通知,预计不会出现变化;消毒由菜市场统一进行未增加摊主的费用支出。在谈及对疫情的看法时,大部分摊主都认为对自身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个体超市:收入明显下滑,进货难度与成本上升,客流量仍未恢复,部分获得租金减免。个体超市的经营情况基本印证先前的观点:1)疫情期间收入减少至1/3-1/2:客流方面,个体商户自由度较高,在疫情高峰期客流稀少时大多选择一段时间的关门停业,开门后的客流也只有去年同期的1/10-1/2不等。销售额方面,方便食品和消毒用品的购买量在一二月份猛增,很多个体商户甚至卖起了平时不销售的消毒用品,但这些商品销量的增加幅度无法抵消客流减少的影响,因此销售额减少。2)疫情期间成本上升、费用下滑:由于个体商户的需求远小于大卖场,因此个体商户虽难以抢到货,但商品短缺的情况没有大卖场严重。然而,个体商户向批发商进货,而非像大卖场一样由总公司统一价格配送,个体商户均感受到商品进货成本的普遍上涨。租金费用上,受益于小商户租金减免的政策,一些个体商户二三月的租金被免除。小型连锁超市:供货相对稳定,挤出效应不明显,疫情推动食品、消杀品类销量大增,礼盒滞销情况严重,客流基本恢复。1)小型连锁超市疫情期间供应稳定,几乎不存在缺货问题。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连锁商超均由总公司配送,供应链相对批发商更加稳定,另一方面这些超市多位于居民区、铺面不大,顾客大量囤货优先选择大卖场,导致小型连锁超市的需求并没有特别紧张。2)速冻食品、面粉、消杀类用品需求大幅上涨,商品紧俏促使消费者对食品的品牌忠诚度减弱,带动平日销量较差的品牌销量同步提升,而春节礼盒滞销 严重。受到疫情影响,食品和消杀用品成为抢购热点,为春节备货的礼盒、乳制品、烟酒等无人问津,处理方式多为囤积在仓库或者等待厂家回收。3)存在个例情况(比宜德超市),疫情期间销售不降反升。该超市拥有商品低价、临近小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客户粘性高,又因为顾客出门时间短且都是熟客、对安全的顾虑相对较少,因此除方便食品和消毒用品外的其他商品的销售受疫情影响不大,而方便食品和消毒用品则随主流趋势销量猛涨。大卖场:客流普遍有所降低,客单价上升推动收入上升,短暂出现补货困难,高毛利率产品销量确有下滑,部分超市人工费用增加,线下向线上转换明显,且公司之间差别较大。基于顾客采访,疫情期间购买频次普遍降低,客单价显著上升,价格提升不明显,目前已基本恢复。大卖场的采访与顾客反馈基本一致,印证了我们先前大部分的观点,但“进货难”的问题同样存在:1)疫情期间超市收入增加:客流方面,大多数大卖场的客流因为减少外出的缘故在一月底和二月份缩减了一半,一些附近上班族较多的大卖场的客流在疫情期间则因为这类顾客增加较多而有所增加。客单价方面,一二月份顾客的客单价约是去年同期的2倍,主要原因是顾客有囤货的习惯,单个商品购买的数量更多。销售额方面,上述两点共同导致一二月份单月销售额是去年同期的2倍。2)高毛利率产品销量确有下滑:品类方面,除了生鲜类购买量变大之外,方面食品、速冻食品和消毒用品的购买量涨幅最大,平均是往常的2-3倍,而其他非必需日用品则销量下滑,之前担心的高毛利的常温奶、礼盒等确实销量下滑,但没有出现滞销问题。进货方面,大卖场以向公司总仓提交订单的方式补货,由于生产商来不及生产,以上四类需求猛涨的商品均出现短缺,短缺的情况从几天到一个月不等。价格方面,除了生鲜这种时价商品,其他商品的进货价和售价均未改变。3)个别超市费用增加:人工费用因公司不同的工资政策而异。4)销售方式由线下变为线上。1、2月份线上业务激增,线下客流普遍缩减,近期虽已逐步回升,但部分卖场线上分流效应仍在持续,预计通过促销活动助力恢复同期水平。便利店:受疫情影响较小,客流依旧稳定,疫情推动食品、口罩、消杀用品销量上升。便利店的经营情况基本印证观点:1)以其便利的位置、强顾客粘性以及24h营业时间,客流在春节及疫情期间依旧坚挺,部分收入甚至有所上升;2)食品、口罩、消杀类用品紧俏,日系便利店即食食品受欢迎,顾客有“囤货”现象,2月份有过短期缺货情况,系厂商供应能力跟不上暴涨的需求,与整体行业情况一致。基于以上调研,我们做出预测:1)菜市场受到疫情影响较小,成本加价法维持菜贩利润稳定,已经在逐步恢复(预计4月基本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2)个体/小型连锁超市受影响稍大,且店长、店员对未来动销不是非常乐观,4月份能够恢复到往年同期70%-80%,预计仍受影响,在疫情彻底解除后才可以完全恢复。3)大卖场4月份的销售、毛利、费用等各方面基本恢复去年同期原状,一些地段不是很好的大卖场则需要等待促销的契机来恢复原状,顾客线上线下消费习惯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4)便利店受疫情影响较小,客流、收入依旧稳定。调研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优势超市龙头在2020Q1不俗表现的原因,而另一方面说明菜贩、个体及小型连锁超市虽在恢复、但相比稳态条件市场份额仍然受到挤占,这意味着优势超市龙头相比无疫情条件下销量、利润受到正刺激的情况仍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