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全球市场与中国连线第192期纪要:简要评估TPP对华冲击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全球市场与中国连线第192期纪要:简要评估TPP对华冲击

2015-11-12华创证券南***
全球市场与中国连线第192期纪要:简要评估TPP对华冲击

第一百九十二期(2015年10月28日)巴曙松教授(本工作笔记由已经举办76期的原“连线华尔街”电话会议、和已经举办70期的“华尔街金融观察”合并而成,为中国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专业人士的内部专业高端业务交流的纪要,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本期报告由巴曙松研究员和牛播坤博士共同整理,仅供内部参阅,请勿对外提供,未经书面同意,不得摘录和发表,谢谢。报告未经主讲嘉宾本人审阅)【本期主题】简要评估TPP对华冲击【主讲嘉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先生梅新育,先后就学于武汉工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南开大学从事过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先后在机械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外经贸委研究所工作。现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武汉大学国际商务导师,中国国际期货公司独立董事,宁夏自治区政府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专家。主要研究国际经济与战略问题。【会议纪要】一、TPP协定的性质及其与TTIP的对比从总体而言,我个人认为,TPP是美国维护经济霸权、巩固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阻扰新兴大国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个协定与TTIP类似,是现代版的“帝国特惠制”。但TPP与TTIP相比影响力更大。TTIP的缔约双方均为发达国家,是美欧之间的经济协定。而TPP中,有美国日本等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发达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资源型发达国家,也有马来西亚、越南等希望通过制造业发展经济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有智利、秘鲁等希望通过出口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转型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还有墨西哥这样的工农业均有一定基础、人力和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TPP的成员国基本上涵盖了世界上主要的国家种类。因此,如果TPP可以被这些国家接受,那么美国就有可能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接受TPP所包含的条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TPP协定的代表性意义相对TTIP更强。二、TPP协定的主要目的TPP协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贸组织的影响力。然而TPP协议的签订并不意味着美国要放弃多边贸易协定,即世贸组织这个平台。从美国的经贸状况来看,任何一个区域性经贸协定都不能满足其对国际经贸的需求,也就不能取代世贸组织的作用。TPP和TTIP的签订并非意在取代世贸组织,而是要效仿90年代美国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侧面包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步骤,用TPP和TTIP侧面包抄多哈回合谈判,让世贸组织确立更符合美国利益的规则。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后,其很多条款被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文件。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类似,TPP的签署也带有美国意图影响世贸组织谈判的意愿,典型范例是TPP协议中的竞争政策条款。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美欧主张将 竞争政策纳入议题,但被发展中国家否决。因此美国在自己可以主导的TPP协定中纳入竞争政策等条款,便很可能从侧面包抄,促使多哈回合谈判接受竞争条款。三、TPP协定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渠道TPP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两种类型。两个方面中,一个方面是对国内经济贸易及其政策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是对中国外交战略、对中国贸易伙伴、盟友与准盟友的外交战略的影响。换言之,也就是这些国家“跟谁走”的问题。两种类型的影响,一种是实质性影响,一种是对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这两种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为不利预期会在一定条件下自我实现。目前TPP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不算太大,而对舆论的影响则远大于实质性影响。在评判TPP协定即将带来的冲击时,我们要认识到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会与其他国家不同。个人以为,中国实质上是个披着发展中国家外衣的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2013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就占到了世界的1/3,相当于同年德国产出的2.5倍。且在2013年时,中国已经有6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大关,6省合计人数超2亿人,相当于2个日本。从经济上来说,中国总体已经可以说是中等发达国家。TPP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在经济上,首先,TPP协定这样一个意在钳制中国的协议,会起到产业转移和贸易转移的作用,这是TPP协定对中国实质性冲击最大的方面。在帝国特惠制制度实行时,美国的贸易份额连续多年下降,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则连续上升。因此,TPP协定对中国的主要影响为贸易转移和相应的产业转移。其次,TPP协定中有关于金融开放的规定,如果适用于中国,会加大中国金融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此外,TPP在知识产权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协定会有可能对中国产生一定冲击。在政治上,一方面,TPP协定中有关劳工协定的条款会对中国政治产生影响。个人以为,中国不能忘记团结工会在波兰剧变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在TPP协定中加入透明度和反腐条款,在国际上占据了道义制高点。此外,将投资争议交付中立第三方进行国际仲裁的相关超主权条款容易形成对主权的挑战。四、TPP对中国的实际冲击力从经济和政治上来看,TPP协定总体对中国影响不会太大。首先从产业转移和贸易转移来看,主要受益国是墨西哥、马来西亚、越南。但这三个国家最终制成品的出口离不开中国的中间产品、资金及设备,离开中国它们的工业不太可能高速发展。例如,2014年中国在美国的纺织品服装份额下降了3%,这部分份额被越南获得。但越南这部分出口份额的增长很大程度是由从中国进口技术、中间产品和机械设备来实现的。2014年,中国在美国纺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下降3%,但中国对越南化学纤维长丝的出口则增长30%,化学纤维短丝出口增长超过100%。因此越南的增长离不开中国的中间品和工业设备。同时,这些国家由于其国家规模限制,也不太可能建立完全的工业体系。很多人认为不制造最终产品就不能获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典型案例是青蒿 素。屠呦呦获得诺奖后国内舆论认为青蒿素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很大利益,中国的成品药仅占世界成品药的3%。但实际上,虽然大部分青蒿素制成品由印度和美国厂商生产,但这些药厂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料和中间品。因此,尽管中国只生成了3%的制成品,但中国占青蒿素制药业总体利润的约1/3。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个人认为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可怕。从知识产权方面看,TPP协定对中国的冲击也不会太大。一方面,中国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已经长足发展。最近五年以来,华为、中兴和松下是过去几年世界上申请最多专利的企业,中国企业三居其二。德国也有学者也认为中国会在10年内成为最具创新能力国家。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的效力值得怀疑。例如,在制药知识产权方面,TPP协定并不包括印度这个世界最大仿制药国家,不影响印度的仿制药生产,从而也不会影响中国对印度仿制药业的中间产品出口。再看投资协定,有人认为TPP投资协定如适用于中国,则会增加在华外资企业的权利,束缚中国管理外资企业的手段。但实际上,中国不仅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国,也是对外投资的大国。2015年,中国的对外投资就很可能超过外商直接投资。从长远看,中国的高额对外投资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的影响力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投放货币。投放本币的渠道主要有英国方式和美国方式。美国方式主要是通过巨额贸易逆差投放美元。英国则是维持贸易顺差,通过对外投资来投放英镑。从长远看,英国的方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英国经济优势和英镑的稳定性,而美国的方式则快速削弱了本身的制造业基础及其经济优势。因此,对比来说,英国的货币投放方式更适合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TPP对外资的保护也有利于中国的对外投资,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最近10年,中国的对外投资经历了大幅增长。然而,中国的对外投资经常遭受不公平对待,甚至被征收,典型案例为平安投资富通被比利时政府征收。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个案例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中国抗美援朝时在美账户被冻结造成的损失的40倍以上。如果TPP的投资协定适用于中国,则可以有效减少这类现象。总体而言,TPP协定对中国经济会有一些冲击,从而要求我们对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手段进行调整。如果TPP协定适用于中国,则中国的政府采购手段需要做出调整。五、TPP协定并不能完全代表各方利益从发起国美国看,目前中国国内舆论似乎认为美国对TPP协定是意见统一的,但实际上美国内部对TPP的意见有较明显的分化。审视TPP官方概要公布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TPP协议条款内容可以说左右兼顾,并非完全由跨国公司主导,既有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思想,也有体现了所谓“白左”小清新思路的内容。此外,不少条款与其标榜要达成的效果是相悖的。以竞争政策为例,按照自由主义的看法,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也是政府对企业的管制,过于苛刻的反垄断法规应该被放松或者取消。因此,信奉新自由主义的里根和撒切尔主张放松反垄断条例的执行。里根时代前很多被裁定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在里根时代后则不被认为是垄断的。TPP协定纳入了竞争政策条款 ,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竞争政策纳入协定的国际贸易协定。这种协定并不符合自由放任的主张,与新自由主义对立。再看劳工权利,劳工权利相关条款体现了美国东北部资本密集产业工会的权利主张。但这种主张对东道国带来一些麻烦,也与投资者在美国国内的做法背道而驰。TPP协定的劳工权利条款中提出自由工会条约和工人权益。但即使在美国国内,若其他条件相同,投资者也会优先选择工会势力不大的地方进行投资。工会条例在美国国内尚且不能形成完全约束,遑论国外。而且,自由工会谈判会削弱希望从中国产业外流中获利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吸引力。外国投资者在越南直接投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越南的“工潮”。越南是一个“工潮”高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越南经济稳定性差、通货膨胀率长期较高,越南工人工资受到较大侵蚀,实际购买力差,迫使越南人经常通过“工潮”要求提高工资。若越南政府实施TPP协定中的工会条款,则可能会加剧其“工潮”,使越南投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排除美日成熟经济体后,TPP协定国还包括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这样的资源国家,以及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这些希望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这样的资源国家不太可能从美国那得到太大利益。由于经济结构原因,在同样多的经济增量下,美国、日本这样的成熟市场对原料的需求少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因此,澳洲、新西兰无法从美国那获得较多出口增量。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这样意图发展制造业的国家,如果希望在区域市场中提高出口增速,则需要中国的中间品和设备。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业化进程也面临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挤压,他们能够赢得多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怀疑。且从长期来看,若将美国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中的最终消费市场,其所能提供的需求能力和市场容量也受到严重限制,无法摆脱“特里芬两难”的制约。此外,从历史经验来看,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也无法利用TPP协定促进产业转移。墨西哥在90年代加入北美贸易协定时即希望吸收东亚的制造业转移。后来墨西哥的经济与工业虽有增长,但只是昙花一现。2001年墨西哥经济部长在世贸组织上甚至称中国“偷走”墨西哥的出口和外资。墨西哥的贸易环境实际上并无改善。与此同时,加入TPP协定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在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时,很多金融协定是美国国内都尚未做到的。1994年墨西哥加入协定,当年年底墨西哥即爆发金融危机。在目前TPP协定要求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越南、马来西亚、智利、秘鲁等国潜在的金融风险会有较大提高。另外,TPP可能对某些国家内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及不同势力集团的影响力消长产生明显影响。这种效应即会对越南、马来西亚、秘鲁等新兴市场国家有较大影响,也会对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产生不小影响。因此,TPP的成员方未必能如其所愿获得巨大利益。六、TPP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TPP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其一,个人预计,奥巴马为了创造自己的政绩,不惜在原则性问题上让步。2014年日本游移不定、对TPP热情不高,认为奥 巴马摆平不了国会,日本做出让步也无用。而2014年年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