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并购优塾]:超市产业链梳理 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超市产业链梳理 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商贸零售2020-08-21并购优塾机构上传
超市产业链梳理 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超市产业链梳理 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个行业, 随着电商快速发展,这条产业链被冲击很大,店铺平均面积在缩减,外资门店纷纷关门,导致行业处于低迷期。然而重新梳理后,其又找到了自身的增长点,后续的增长不再是与电商的对抗,而是合作共赢抢占其他渠道的利益。 我们先来看一下代表龙头的画风: 图:巨头A股价走势 来源:Wind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巨头B股价走势 来源:Wind 图:巨头C股价走势 来源:Wind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巨头A,2019年,收入增速为20.36%,净利润增速为5.63%,卫生事件期间涨幅为44.26%,当下回调19%; 巨头B,2019年,收入增速为19.90%,净利润增速为6.43%,卫生事件期间涨幅为115%,当下回调12%; 巨头C, 2020年中报,收入增速为4.97%,净利润增速为16.76%,卫生事件期间涨幅为48.88%,当下回调22.8%。 上述三家公司分别是永辉超市、家家悦、高鑫零售。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产业链是:超市产业链。 所以,这条产业链,眼下需要我们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 一是,超市这门生意,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二是,面对电商替代的威胁,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对比,什么才是核心壁垒? (壹)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超市产业链 来源:塔坚研究 超市,本质上充当渠道运营商角色,提供一个场地,供C端用户采购商品。由于超市的品类覆盖食品、饮料、蔬菜、日化用品等相对高频的日常生活用品,其供应商种类十分复杂。 由于线下超市的产品基本同质化,因此,各家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差异性调整,商业模式大体分为两类: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一类是低买高卖,赚取商品价差,代表公司有家家悦、高鑫零售等,毛利率大致在22%-27%之间,净利率为3%左右。 一类是会员制,以会员费(固定收入)为主,而商品本身的价差不明显,代表公司好市多、山姆(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毛利率为13%,净利率为2.4%。 从简单的财务数据上来看,上述两种商业模式,净利率水平差别不大。那么,作为一门传统生意,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贰) 超市的货架上,兜售的产品主要与“吃”和“用”相关,因此其作为一种购买渠道,行业的增长通常跟随社零总额增速相关。关于超市零售额相关的数据不多,但这个渠道的产品都归属于宏观数据社零的子科目,因此我们通过几组社零相关的数据来看。 图:超市零售额增速VS 食品饮料、日用品零售额增速 来源:Wind、塔坚研究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根据可查询的数据来看,实体店超市的零售额增速(3.7%)大幅低于大行业整体增速(食品增速10.50%、日用品增速11.40%),注意,超市作为综合型的线下消费渠道,为什么会出现明显弱于社零平均水平的情况? 答案:被线上平台替代。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快递业务等相关配套服务的快速发展,超市货架上保质期长、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被较快的抢占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从行业整体的维度来看,线下超市较难跑赢社零整体,即整个大消费行业。 并且,微观的调查同样可以与宏观数据相验证,根据凯度和贝恩的调研,2012年到2017年,家庭年均大卖场购物次数有24.6次下滑到21.3次,购物量从94.5千克/升下滑到87.4千克/升。此外由于保质期相对较长的标准化产品,比如粮油、日化等在大卖场中的展示面积逐步减少,国内各大卖场的单店面积也出现了下滑趋势。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主要卖场单店平均面积变动 来源:中信证券 既然传统线下超市,会逐步被电商取代,那么,对于线下超市这门生意来说,如何转型才会有机会重回增长? (叁) 首先,我们来看社零中,哪一个细分赛道的增长较为快。 我们将社会消费品网上零售总额大体分为三类,分别是“吃”、“穿”和“用”。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自2017年底网上零售品总额中,“吃”这个板块的增速大幅领跑整体线上零售额增速,成为其主要的增速贡献量。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图:社零中网上销售中各个科目增速情况 来源:Wind 所以,“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高增长板块,那么,对于超市来说,摆在它面前的问题就是,卖哪一款“吃”的?怎么卖?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所有“吃”的品类中,超市作为线下渠道商,卖什么,容易捍卫自身渠道优势? 答案:生鲜食品。也就是说,线下超市“生鲜化”,才是未来的长期趋势。 生鲜食品供应链的护城河,要显著高于其他标品。尤其是今年受到卫生事件的影响,出行减少,线下消费行为全面缩减,但并不代表生鲜的需求减少。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用户线下消费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家居用品、汽车用品、美妆个护、服装类产品受到影响较大,消费者纷纷缩减这部分开支或者转移到线下采购。然而在线下消费整体萎缩的前提下,生鲜水平的缩量较少。 图:卫生事件后线下消费变化趋势 来源:艾瑞咨询 注意,即便在卫生事件干扰,出行受到抑制的情况下,生鲜消费的需求仍在,并且也很难被线上替代。 那么,生鲜这条出路,线下超市能够PK的过线上吗? (肆)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生鲜消费,具有高频、刚需、保质期短、易损害的特点,由于产品标准化程度不确定,因此,线下消费很难被线上替代。根据欧瑞统计,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的规模为4.93万亿,过去五年年复合增速为6.5%。 图:生鲜市场规模 来源:开源证券 生鲜,其本身的不易保存、损耗高等属性,构成了电商渗透率提升的障碍。根据欧瑞统计,2010年到2018年,生鲜市场电商渗透率仅仅从0.3%提升到5%,而同期其生活用品,比如3C产品、服装、日化等产品的渗透率都已超过30%。 通过塔坚研究一直以来对行业、公司增长空间的观察,能够发现渗透率的推进存在一定规律: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渗透率水平低于10%,说明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商业模式能否走通,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市场质疑的点也会比较多; 渗透率水平处于10%到50%,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扩张中,行业及其参与的公司都处于跑马圈地环节,收入伴随渗透率的提升,将会呈现收入暴涨的现象; 渗透率水平高于50%,说明行业进入成熟期,逐步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 透过这个规律来看,生鲜,线上渗透率不及5%,且逐年提升幅度不大的情况,本身也能说明其商业模式存在较多障碍,因此,替代线下超市的压力并不显著。 并且,根据波士顿咨询数据,60%的消费者在购买生鲜产品后,会顺带购买超市其他产品,这就意味着,生鲜既是超市未来增长的主动力,也担当引流线下零售店其他品类的作用。 那么,生鲜零售这个领域的竞争格局如何,未来又会如何演变? (伍) 生鲜零售领域与其他零售品类非常大的不同在于——除了超市和电商外,核心大渠道其实是农贸市场。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2019年,生鲜渠道中,农贸市场占比为56%,而超市占比为37%。从动态占比波动情况来看,2013年到2019年,农贸市场占比从63%下滑到56%,超市占比从36%上升到37%。 图:2013-2019年生鲜产品渠道占比情况 来源:华泰证券 因此,我们认为,从近五年的生鲜产品渠道商的维度来看,超市要抢占的仍是传统农贸市场渠道,而非与是电商之间的直接PK。 那么,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抢占农贸市场份额? 我们从成本的维度来探究答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选择农贸市场、超市还是生鲜电商,取决于:在产品品质相近的情况下,谁能以更加低的成本完成流通。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我们将生鲜产品,从产地到用户手中,经过环节梳理一下,来看成本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链条如下: 农户(提供生鲜产品)——生鲜运输(冷链物流)——大仓库(前置仓)——卖场——消费者(自行购买/快递配送); 根据安信证券测算,一斤苹果从陕西农户手中买到终端消费者来看,农户手中的售价为3.65元,消费终端的价格为9.8元,注意,中间流通环节加价1.7倍。 图:生鲜产品流通环节加价情况 来源:安信证券 我们将中间的流通成本拆分为三部分: 一是,仓储、运输和租金成本,此处属于刚性消费,占流通成本的比例为32%; 二是,各渠道参与者利润加成总和,占比为51%;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 财务分析和财务建模领域专业研究机构 三是,生鲜产品的损耗和包装成本,占比为16%; 注意,成本的大头是中间商差价和仓储运输,仓储运输方面,大型生鲜电商和线下超市较为成熟,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渠道参与者分成上,两者在短期内还无法显著优于农贸市场。 从目前行业内参与者的发展战略来看,目前各家走的也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还没有进入到超市PK电商的阶段,比如: 京东到家与永辉超市、步步高、家乐福、华润万家合作,提供末端一公里配送; 高鑫零售则与阿里合作,通过海鲜达完成末端一公里配送; 家家悦,线上程序下单,线下由于由家家悦员工负责配送,有些门店与美团合作,由美团负责配送。 因此,对于生鲜零售市场来说,目前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是超市和电商共同抢占农贸市场份额。 我们参照发达国家,生鲜产品超市端的渗透率大致在70%到90%之间,我们以此为一个远期目标,考虑到我国物流基建较为发达,因此在这个渗透率中, 优塾——发布于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