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建银国际]:恒生科技指数会否成为香港的NASDAQ 100?:新旗舰指数将提升科技股在香港市场的地位,吸引更多资金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恒生科技指数会否成为香港的NASDAQ 100?:新旗舰指数将提升科技股在香港市场的地位,吸引更多资金流

2020-07-23赵文利、宋林、纪春华建银国际足***
恒生科技指数会否成为香港的NASDAQ 100?:新旗舰指数将提升科技股在香港市场的地位,吸引更多资金流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1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将在7月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将会追踪经筛选后最大30家在香港上市的科技企业。在疫情、中美关系紧张、以及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整体来看新经济股票明显跑赢大市。目前恒生指数成份股除了腾讯、瑞声科技和舜宇光学以外,仍然是旧经济股票为主,科技指数将让投资者便利追踪香港上市主要跟科技有关的股票。而恒生国企指数则是综合反映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基准。恒生科技指数未来有望成为继恒指和国指之后的第三大港股旗舰指数和新经济股票的业绩基准。 根据回溯测试计算之数据,恒生科技指数的成份股于 2019 年全年及 2020 年上半年的回报分别高达 36.2%及 35.3%。最近几年,香港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截至2020年中,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数量已由2017年的137家增加至163家,恒生科技指数的30只成份股占港股总市值的比重已由2017年的14.6%提升到33.2%,总成交额占比则由16.3%提升到27.6%。 从指数定位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追踪行业表现的指数。除了最大互联网公司以外,该指数成份股也包括其他行业科技融入业务的龙头企业。按行业来看, 科技指数成份股有18只信息科技 (60%),3只 非必需性消费 (10%) ,3只工业 (10%),两只金融(6.7%),以及两只医疗保健 (6.7%)。 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恒生科技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有很强的对比性。我们认为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下:  定位:两个指数设计的目标是反映各自市场最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  选股标准: − 成份股市值要求:两个指数都没有对市值有具体的门槛要求,分别选择市值最大的30/100股票。 − 流动性要求:恒生科技指数宣布会有换手率要求但目前未宣布细节,纳斯达克100要求每日成交最少20万股。 − 企业筛选:恒生科技指数不限制行业,但要求企业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网络、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及数码业务,也有研发开支门槛。纳斯达克100不允许金融企业纳入指数(美国ICB行业代码8000以外的企业),但没有研发开支要求  调整周期:两个指数都是每个季度调整,但恒生科技指数有一个新股快速纳入规则。  市值:由于美股的FAANG以及其他龙头,纳斯达克100指数市值远远超过恒生科技指数的市值,大约84倍。一部分原因是纳斯达克100指数个股比重最高占比20%,恒生科技指数最高占比8.5%左右,限制龙头企业对指数市值的贡献。从市值集中度来看,两个指数市值都主要集中在前30%的企业(前30%占大约80%总市值)  估值:恒生科技指数约45.0x市盈率,纳斯达克100指数约34.2x市盈率  行业配置: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行业配置相对更集中在资讯科技企业,占指数60%,纳斯达克100指数信息科技以及通讯服务加在一起大约35.4%。 恒生科技指数将吸引更多资金通过被动投资(ETF)流入主要成份股,之后也会有追踪该指数的基金和相关衍生产品,以便于投资者进行风险对冲。恒生指数公司推出科技指数反映科技公司在香港的重要性持续上升,科技企业占总市场比重上升有望提升香港市场的活跃度以及估指水平。最近中美摩擦可能也会导致更多中资企业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上市: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对比(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3个月之后才能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规则允许新股快速纳入,可能吸引更多大型科技企业选择香港上市。 恒生科技指数的问世及未来更多科技龙头纳入恒生指数,将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创新发展,吸引资金流入有竞争力的中国新经济上市公司,显著提升港股的市值、成交量,中长期亦有利于提升指数的盈利成长性和估值中枢,从而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投资策略 恒生科技指数会否成为香港的NASDAQ 100? 新旗舰指数将提升科技股在香港市场的地位,吸引更多资金流 赵文利 (852) 3911 8279 cliffzhao@ccbintl.com 宋林 (852) 3911 8267 lynnsong@ccbintl.com 紀春華 (852) 3911 8273 vincentji@ccbintl.com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2 图1: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 股票号码 公司名称 比重 (%) 板块 行业 市值 (十亿港元) 市盈率(倍) 年初至今回报率(%) 1 9988 HK 阿里巴巴 8.53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5322.522 30.2 19.7 2 700 HK 腾讯控股 8.52 通讯服务 资讯科技 5150.234 39.2 43.5 3 3690 HK 美团点评 8.33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1129.647 337.3 88.6 4 1810 HK 小米集团 8.11 信息技术 资讯科技 376.7112 30.3 45.1 5 2382 HK 舜宇光学科技 8.02 信息技术 工业 148.1844 29.0 0.1 6 981 HK 中芯国际 5.96 信息技术 资讯科技 302.7257 81.0 126.1 7 241 HK 阿里健康 5.08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280.4001 631.2 140.6 8 9618 HK 京东集团 4.84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753.3106 41.8 7.2 9 268 HK 金蝶国际 4.47 信息技术 软件 64.8878 220.1 150.1 10 1833 HK 平安好医生 3.98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 128.8224 #N/A 112.3 11 2018 HK 瑞声科技 3.74 信息技术 工业 64.0505 27.5 -22.1 12 992 HK 联想集团 3.5 信息技术 资讯科技 55.62849 10.1 -11.5 13 3888 HK 金山软件 3.32 信息技术 软件 53.1246 106.3 92.5 14 522 HK ASM PACIFIC 3.03 信息技术 半导体 39.86731 34.3 -9.8 15 772 HK 阅文集团 2.72 通讯服务 资讯科技 53.93801 36.4 63.4 16 9999 HK 网易 2.46 通讯服务 资讯科技 500.992 29.5 17.9 17 763 HK 中兴通讯 1.86 信息技术 资讯科技 194.5802 18.4 -0.8 18 6060 HK 众安在线 1.77 金融 保险 66.14158 162.6 60.1 19 2013 HK 微盟集团 1.75 信息技术 软件 26.14412 959.7 244.5 20 285 HK 比亚迪电子 1.73 信息技术 通讯设备 51.37306 10.6 52.2 21 780 HK 同程艺龙 1.58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29.96157 25.9 0.0 22 1797 HK 新东方在线 1.57 非必需消费 多元化的消费者服务 37.1238 #N/A 112.4 23 1347 HK 华虹半导体 1.32 信息技术 半导体 38.8617 46.7 69.6 24 1896 HK 猫眼娱乐 0.78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15.77664 150.0 -2.8 25 6088 HK 鸿腾精密科技 0.75 信息技术 电子设备,仪器 28.62615 19.9 58.8 26 2400 HK 心动公司 0.59 通讯服务 娱乐 18.73215 29.5 142.6 27 136 HK 恒腾网络 0.59 非必需消费 互联网与直销 19.39903 205.0 134.2 28 1478 HK 丘钛科技 0.46 非必需消费 家用耐用品 12.4493 15.9 -17.7 29 777 HK 网龙 0.41 通讯服务 娱乐 12.94226 10.6 25.3 30 2858 HK 易鑫集团 0.27 金融 消费金融 12.55867 27.2 13.9 资料来源: HSI Co, Bloomberg,建银国际证券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3 图2: 恒生科技指数设计 资料来源: HSI Co 图3: 科技公司在香港市场的份额迅速成长壮大 资料来源: HSI Co,建银国际证券 选股范畴流动性行业主题创新力成份股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大中华)换手率要求信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工业/金融/医疗保健云端/数码/电子商贸/金融科技/网络利用科技平台营运/研究发展投资/收入增长•跟据市值排名前30的公司•流通市值加权+ 个股比重上限8%•季度成份股检讨+ IPO快速纳入14.6%14.30%25.10%33.20%16.3%18.5%17.9%27.6%0%5%10%15%20%25%30%35%2017201820192020科技指数成份股市场占有率(按市值)科技指数成份股市场占有率(按成交额)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4 图4: 恒生科技指数比重分布 - 按行业 资料来源: HSI Co 图5: 恒生科技指数比重分布 - 按股份类别 资料来源: HSI Co 资讯科技, 68.3%(18)工业, 12.2%(3)医疗保健, 9.1%(2)非必需性消费, 8.4%(5)金融, 2.0%(2)民企, 86.8%红筹, 6.0%H股, 3.6%香港股份, 3.6%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5 图6: 恒生科技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对比 恒生科技指数 纳斯达克100 设立日期 2020年7月27日 1985年1月31日 成份股数 30 103 (100个企业) 成份股调整期 季度(3,6,9,12月) 季度(3,6,9,12月) 选股标准 成份股比重 流通市值加权+个股比重上限 8% 流通市值加权+个股比重上限20% 成份股市值要求 无市值要求,经上述筛选后市值最大的 30 只股票 无市值要求,NASDAQ上市市值最大的 100只股票 流动性要求 有换手率要求(目前未宣布细节) 每日超过20万股成交 行业限制 无限制,但主要涵盖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非金融企业 (美国ICB行业代码8000以外的企业) 交易历史 新股快速纳入,如果新IPO第一个交易日收市市值在现有指数成份股中排名前10,将在第10个交易日收市后纳入指数 需要有至少三个整月的成交历史,不算上市的月份 研发开支 将有研究发展开支占收入之比例的要求 (目前未宣布细节) 没有研发开支的要求 其他选股标准 成分股只能单独在NASDAQ上市 市值(数据至7月22日) 指数总市值 1130.4 ( 十亿港元) 12186.7 (十亿美元) 市值集中度 前10%名公司 69.20% 62.50% 前30%名公司 80.70% 82.80% 前50%名公司 83.10% 90.50% 行业分布 主要行业 (数量,比重) 信息科技 (18, 60%) 信息科技 (42 , 32.3%) 非必需性消费 (3, 10%) 消费 (21, 16.2%) 工业 (3, 10%) 通讯服务(17, 13.1%) 金融 (2, 6.7%) 医疗保健 (16, 12.3%) 医疗保健 (2, 6.7%) 工业(6, 4.6%) 估值水平 指数PE (倍) 45 34.2 盈利增长水平 指数每股盈利增长 (彭博预测,数据至7月22日) N/A -6.60% 2019年度收入增长 24.20% 1.04% 资料来源: HSI Co, Bloomberg,建银国际证券 策略| 2020年7月23日 建银国际证券 6 评级定义: 优于大市 ─ 于未来12个月预期回报为高于10% 中性 ─ 于未来12个月预期回报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