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百度]:交通行业: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交通行业: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交通运输2020-05-23百度孙***
交通行业: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二〇二〇年五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百度地图慧眼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2020年度发布版 我们力争通过大数据分析,客观、系统呈现城市的主要通勤特征。因数据覆盖性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载全部内容仅供参考。影响通勤的因素众多,指标值大小还不足以判断城市职住空间布局和通勤交通组织的优良中差,城市通勤的评价与诊断还需要深入、细致研究。未来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我国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更多人民满意的城市献策出力。声明 目录CONTENT编制说明01编制目的02城市选取03数据说明04内容框架010203040506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0 10 2核心通勤指标0 301020304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城市通勤特征020309111416182025303501050605解析说明40 编制说明0 1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1.编制目的2017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城市体检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勤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关系着居民幸福感,影响着城市宜居性。职住是城市空间的核心功能,决定了城市结构、空间绩效和运行成本。快速城镇化进程使得中国大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同时也带来长距离通勤和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塑造高质量生活就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居住、就业与通勤支撑,影响着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是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工作重点关注、持续跟踪的主题。报告尝试构建起量化评估城市通勤的指标和方法体系,以期为政策制定、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学术研究工作提供素材与启示。6个核心指标通勤范围:城区通勤半径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公交服务: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轨道覆盖: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报告选取36个中国主要城市,借助互联网位置服务和移动通讯数据,从通勤范围、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6个方面,描绘了城市通勤画像。通过核心指标的横向比较和城市空间的挖掘解析,从两个视角认识城市通勤特征,探寻城市生长规律,定位典型空间与问题。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市列表:城市分类: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天津市、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青岛市、郑州市、武汉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太原市、大连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合肥市、厦门市、济南市、长沙市、昆明市、乌鲁木齐市石家庄市、呼和浩特市、宁波市、福州市、南昌市、南宁市、海口市、贵阳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II型大城市I型小城市拉萨市41010111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成都哈尔滨长春大连济南昆明兰州西宁石家庄海口贵阳银川呼和浩特南昌长沙西安南宁福州宁波重庆天津北京沈阳杭州青岛郑州太原合肥厦门乌鲁木齐拉萨本报告共选取36个全国重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5个)、省会城市(27个)。2.城市选取2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33.1 研究对象3.数据说明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以居住地或就业地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通勤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包含城区内部通勤、城区居住郊区就业、郊区居住城区就业、城区居住市外就业、市外居住城区就业。中心城区范围:以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中心城区范围为基础,结合街道(乡镇)行政边界以及通勤人口分布进行局部调整,覆盖中心城主要建成区域。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3.2 数据来源3.数据说明通勤OD:来自2019年1-6月,百度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手机数据获得的用户居住地、就业地信息,以250米栅格汇聚形成通勤OD,将两个相互独立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融合分析。通勤距离:采用路网最短距离,来自百度地图250m栅格计算的OD间路网距离,直线距离2.5千米内采用骑行方式路网距离,2.5千米以上采用小汽车方式路网距离。通勤时耗:采用百度地图250m栅格计算的公交方式行程规划信息,公交方式包含轨道、常规公交以及多种公交方式的组合换乘,出行时耗包含步行时间、候车时间、乘车时间以及换乘步行时间。4互联网位置服务移动通信运营商数据来源15407中心城区居住人口80123836中心城区通勤人口81%652734%市区常住人口1.9亿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样本率%样本量(万人)市区就业人口1.1亿人样本率%样本量(万人)70%34%注:相关数据处理各环节均匿名化,各环节及输出均不涉及个体隐私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4.内容框架横向对比呈现通勤特征空间解析发掘特征成因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通勤范围:城区通勤半径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通勤空间椭圆居住就业空间分布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公交服务: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轨道覆盖:轨道覆盖通勤比重职住人口圈层分布职住特征空间分类通勤联系分类构成通勤空间联系期望线平均通勤距离空间分布公交通勤时耗空间分布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比重轨道覆盖空间范围轨道覆盖居住就业分布5 核心通勤指标0 2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61.通勤范围:通勤空间半径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的居住或就业分布的空间椭圆提供椭圆型心、长轴半径、短轴半径、长轴方向角。通勤椭圆的长轴半径,是体现城市需要交通服务支撑的空间尺度。通勤范围:具有紧密通勤联系的空间范围,对于认识城市空间结构和运行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构建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与就业分布的空间椭圆,以椭圆长轴定义通勤空间半径,作为城市通勤范围测度。通勤空间半径越大,说明城市通勤紧密联系的空间范围越大。中心城通勤影响范围往往超出自身行政范围,通勤空间半径标识了城市运行需要支撑的空间尺度,辅以通勤空间椭圆,进一步呈现城市通勤范围与空间形态。通勤范围椭圆通勤空间半径指标计算样本: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就业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738 千米31 千米29 千米25 千米城市规模研究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千米)1.通勤范围:通勤空间半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空间半径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81.通勤范围:通勤空间半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范围椭圆重庆40千米大连34千米长春29千米深圳40千米哈尔滨32千米天津37千米济南31千米兰州29千米上海39千米北京40千米沈阳31千米宁波31千米杭州33千米西宁28千米厦门29千米郑州29千米武汉28千米昆明27千米银川29千米太原25千米南京31千米长沙29千米石家庄28千米广州31千米拉萨19千米西安27千米青岛25千米合肥25千米南宁21千米成都29千米贵阳26千米乌鲁木齐29千米呼和浩特21千米福州24千米海口21千米南昌22千米8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92.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以250米栅格统计的中心城区人口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在现有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按通勤距离最短原则重新匹配每个居民的职住对应关系,获得理论最小平均通勤距离。即平均出行多远距离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其值越小说明城市职住功能的空间配置越均衡。职住空间分布职住分离度受到房价、就业机会、家庭、教育等各种因素影响,居民往往难以选择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业,职住分离度是现实中城市职住供给失衡状况的反映。空间匹配:城市需要合理的居住与就业空间配置。职住分离度是指不考虑就业差异与人的选择,在既有职住布局条件下通过交换就业地,在理论上能够实现的最小通勤距离,是城市职住空间布局匹配的测度。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平衡性越好。指标计算样本: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02.空间匹配:职住分离度城市规模研究城市4.1 千米3.8 千米3 千米3.7 千米全国主要城市职住分离度职住分离度(千米)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平均通勤距离:通勤距离是家到就业地的距离。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平均通勤距离,是融入人的选择后城市真实职住分离情况的测度。平均通勤距离越大,居民通勤成本就越高,城市需要更高效的交通系统支撑。113.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百度地图计算家到就业地的路网距离,通勤OD直线距离2.5千米内采用骑行方式路网最短距离,2.5千米以上采用小汽车方式路网最短距离。中心城区通勤人口,通勤路网距离的平均值平均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会受到少数长距离通勤的影响,因此辅助以通勤距离的中位数指标,更全面呈现城市的通勤距离特征。通勤路网距离指标计算样本: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就业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3.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12城市规模研究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千米)9.3 千米8.3 千米7.4 千米7.4 千米全国主要城市平均通勤距离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3.通勤距离:平均通勤距离13城市规模研究城市通勤距离中位数(千米)全国主要城市通勤距离中位数5.4 千米4.9 千米4.3 千米4.1 千米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44.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通勤距离分组:2.5千米(可步行)、2.5-5千米(可骑行)、5-15千米(公交60分钟)、15-25千米(轨道60分钟)、大于25千米(超60分钟)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通勤距离分组5公里通勤距离比重幸福通勤:就近职住,可采用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方式上班,会带来幸福的通勤体验。以距离小于5公里的通勤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城市职住平衡和通勤幸福的指标。5公里通勤比重越高,说明城市能够就近职住、绿色出行,拥有幸福通勤体验的人口比重越高。指标计算样本: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就业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指标尝试建立幸福体验与通勤距离的关系。5公里的可慢行距离,使居民具有合理可控的通勤时间和多样的交通方式选择,更容易具有好的通勤体验。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54.幸福通勤:5公里通勤比重城市规模研究城市5公里通勤比重全国主要城市5公里通勤比重49 %51 %55 %58 %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65.公交服务: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公交服务能力:公共交通对于高密度城市的通勤出行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45分钟内能够通过轨道、地面公交等公交方式通勤的人口比重,是城市的公交通勤服务能力的测度,反应了公交系统与职住空间的契合程度。一般来说,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比重越高,说明公交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越好。来自百度地图行程规划计算的通勤OD间公交方式门到门出行时耗。公交方式包含轨道、公交及组合方式。出行时耗包含步行时间、候车时间、乘车时间以及换乘步行时间。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如果采用公交方式45分钟通勤可达的人口比重。公交通勤时耗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时耗是居民对于通勤成本直接认知,长的通勤距离可以通过快速轨道缩短通勤时耗,45分钟通勤时间是合理通勤的基本保障,呈现公交服务能力与城市职住布局的匹配程度。指标计算样本:中心城区通勤人口(居住、就业至少一端位于中心城区)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17城市规模研究城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5.公交服务: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全国主要城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45 %43 %44 %47 %注:蓝色标注城市规模分类的指标均值 编制说明核心通勤指标城市通勤特征6.轨道覆盖:轨道覆盖通勤比重车站出入口1000米半径覆盖体现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中,居住与就业两端均在轨道站点10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的通勤人口比重。轨道覆盖: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了重要的骨架作用,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就业可达性,拉近新城与城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通勤时耗

交通运输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0-12-22
hot

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交通运输
中规院&中规智库2021-07-28
hot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交通运输
中规院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