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中山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中山篇

2020-07-11普华永道为***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中山篇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经济新增长极:中山篇 2目录前言........................................................................3一、中山概览..........................................................4二、重点区域..........................................................7三、关键产业..........................................................9四、发展机遇..........................................................12五、优惠政策..........................................................13结语........................................................................15鸣谢........................................................................16联系我们.................................................................17目录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正式发布以来,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湾区内城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期。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背景下,中山迎来许多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发展良机,正在向“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迈进。普华永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之城”,自2019年陆续推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增长极》系列报告。《中山篇》是第四辑,主要聚焦城市概况、重点区域、关键产业、优惠政策,阐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从而为决策者、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的大湾区系列报告还包括《珠海篇》1、《东莞篇》2 和《佛山篇》3,以上三篇均已发布。普华永道一直以来都以极大的热忱关注大湾区规划的落实和实施,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推进这一宏伟发展战略贡献力量。前言前言31《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珠海篇》,https://www.pwccn.com/zh/research-and-insights/greater-bay-area/publications/city-report-greater-bay-area-zhuhai.html2 《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东莞篇》,https://www.pwccn.com/zh/research-and-insights/greater-bay-area/publications/greater-bay-area-economic-growth-dongguan.html3《普华永道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城市报告:佛山篇》,https://www.pwccn.com/zh/research-and-insights/greater-bay-area/publications/greater-bay-area-economic-growth-f oshan.html 中山市为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独具区位优势。中山古称香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1988年中山升为地级市。中山是著名的侨乡,祖籍中山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90多万人4。中山概览4一、中山概览铁路高速公路大桥4 《区划人口》,http://www.zs.gov.cn/zjzs/zsgk/content/post_1669002.html Photo中山市将“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定位为城市发展新目标,交通基础设施无疑是其中关键一环。通过加快建设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中山可以增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发展成为大湾区西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山市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举措包括5:•深中通道(深圳至中山的跨江通道)全面动工: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开车从中山到深圳,可由2个小时缩减到30分钟。•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西环高速等有序推进。•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加快建设:新码头的建设落成不仅缩短了现有航线的航程,还将新增澳门机场、澳门外港及深圳蛇口等航线。•轨道交通建设提速:推动深茂铁路建设,加快南沙港铁路建设;做好广中珠澳门高铁线位研究。推进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至中山,谋划建设珠西地铁网6。人口与经济规模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山是珠三角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与顺德、南海和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然而,由于一些累积性和结构性问题,近年来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19年中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相较同期广东省GDP增速6.2%,尚有较大差距。截止到2019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为3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8.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8.40%8。与中山市“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到的2020年常住人口将达365万的目标还相距尚远。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发展规划(2017-2030)》9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节点地区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适度增加中山在内的几个城市的人口聚集。中山经济指数(2017—2019)10年份常住人口(万人)GDP(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元人民币/人)20173263,450.31106,32720183313,053.7392,25820193383,101.1092,7095中山概览5《中山市交通运输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http://jt.zs.gov.cn/xxml/zwgk/ghjhzj/ndjtgzjhjzj/content/post_1693505.html6《读懂市政府工作报告,“点亮”中山未来》,https://mp.weixin.qq.com/s/Pk41McGyUx_W lh77mPdTnA7《中山市统计局关于2018年、2019年GDP数据的公告》http://stats.zs.gov.cn/zwgk/tjxx/tjgb/content/post_1683041.html8《2019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tats.zs.gov.cn/gkmlpt/content/1/1721/post_1721362.html#4059《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的通知》,http://www.gd.gov.cn/gkmlpt/content/0/146/post_146685.html#710依据国家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中山市统计局对2018年GDP进行了修订。本表采用了修订后GDP数据,人均GDP依据修订后数据测算。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局 62,865.19 3,052.79 3,248.68 3,430.31 3,053.73 3,101.10 2,500.002,600.002,700.002,800.002,900.003,000.003,100.003,200.003,300.003,400.003,500.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亿元2014—2019年中山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城市竞争力根据普华永道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19》11城市调研报告,“专利授权量”、“居民住房保障”和“物流效率”这三个变量,中山市在全国38个城市中排名位居前三,在商业成本、电子商务等方面也位居领先地位:排名第1:专利授权量;居民住房保障排名第3:物流效率排名第4:职工平均工资;商业用地成本排名第5: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人均道路面积排名第8:居民人均水资源中山是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于2018年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中,中山位列2018年城市综合竞争力第25位12。•在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的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中,中山在全球可持续竞争力200强城市榜中跻身第149位,在上榜的31个中国城市中位列第21位13。根据2020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致力于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未来中山的营商环境有望进一步提升。普华永道观点:•中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雄厚,地价优势显著,加之政府招商政策的红利,吸引了不少企业落地。随着深中通道2024年通车渐行渐近,中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以凸显。深中通道等基建项目有望解决困扰中山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瓶颈难题,并为中山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但与此同时,中山市存在市内基础配套建设略微不足、高等院校资源较为匮乏,中高端人才供应相对不足等短板。中山市可凭借大湾区全面建设实施的政策东风,大力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营商环境,继而不断提升产业聚集能力,吸引高端资源要素和高素质人才聚集,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山概览11《机遇之城2019》,https://www.pwccn.com/zh/research-and-insights/chinese-cities-of-opportunities-2019-report.html12《最新出炉!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山位列...》,http://bendi.news.163.com/guangdong/19/0625/16/EIHGFM9Q04178DBB.html13《重磅!全球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榜单出炉,中山榜上有名》,https://zsrbapp.zsnews.cn/home/content/newsContent/1/531396 根据中山市规划14,将加快推进高标准编制中山市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立足全球视野、国际眼光,深入推进产业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科学划分,指明未来中山城市发展的方向:7二、重点区域东部片区高起点规划布局产业、科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中部片区依托岐江新城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中心城区首位度西部片区规划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打造湾区西部重要产业发展平台和新增长极重点区域:翠亨新区高起点高标准开放建设翠亨新区,加快湾区国际医疗城、湾区国际设计港、湾区国际创新园等项目建设岐江新城完善岐江新城规划,推进重点区域土地整备中山市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下辖25个镇区,区域内含有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中山市和东莞市都属于全国五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实行“市管镇”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镇区发展的能动性,孕育了众多实力雄厚的专业镇。然而,这一发展模式也引发了一些突出问题,如资源利用碎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为推进中山市资源统筹,在此之前,2017年4月,中山市出台了《关于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的意见》,将中山25个镇区划分为中心、东部、东北、西北、南部五大组团,统筹推进全市组团发展工作15。组团名称范畴定位中心组团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港口、沙溪、大涌8个区镇定位是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首善之区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