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证券]:2020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超预期好转,出口压力仍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0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超预期好转,出口压力仍在

2020-04-15陈彦利上海证券老***
2020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外贸超预期好转,出口压力仍在

1 重要提示:请务必阅读尾页分析师承诺和免责条款。  主要观点: 进出口超预期好转 2020年3月,我国进出口超预期改善,重回顺差。出口同比下降3.5%,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前期受疫情积压订单得以顺利交货,供给缺口得以弥补。从国别来看,主要国家出口均有所恢复,东盟一跃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口增长2.4%,由负转正。从进口商品数量来看,原油、煤、铜、钢材保持了正增长,而铜和钢材的增速较上月增长加快。从进口金额来看,铁矿砂、煤、铜也保持了增长。机电进口增速回升,由上月-7.4%转正至本月的4.5%。进口的好转也说明了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加快,对于大宗原材料需求有所回暖。本月重回顺差,贸易顺差为1394.2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133亿元。 资本市场波动中向好 中国资本市场中波动中向好趋势不变,核心资产仍是首选。海外疫情恶化导致海外市场波动性加大,非常规政策增多,情绪传染暂时会增加市场波动性,但在经济好转确认、利率下降、流动性趋松下,资本市场好转趋势不变。海内外疫情的变化带来的预期变化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变化,推动了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下降,形状改善,信用风险缓释态势延续,市场平稳中趋于活跃;股市伴随通胀预期扭转和经济内生动力上行,趋向好转,分化延续、核心资产中科技主线突出。货币政策宽松的降低市场利率效应,更是对债市有直接地推动作用。年初降准+降息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已下台阶,此次定向降准以及超额准备金率的下调,打开了短端下行空间,利率下行的趋势不变。 外需萎缩,出口压力将上升 3月进出口显著改善,出口虽仍然负增,但降幅已明显收窄,进口则由负转正。出口的恢复主要在于前期订单的消化,未来或仍面临较大压力。海外疫情扩散下,防控升级,部分国家“封国封城”,经济面临停滞,需求萎缩。另外严格防控措施下对自由贸易也将造成阻碍,我国产业链恢复也将受到影响。在欧美等主要国家遭遇疫情冲击下,东盟成为了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或成为新的外贸稳定器。全球共同面临疫情冲击,我国在采取强有力的管控下,虽短期牺牲了经济,但已走在了恢复的道路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相对良好态势,使得外资对中国也保持了稳定的流入态势,叠加贸易顺差,即使外汇分散化发展,但中国外汇储备平稳态势无虞。外汇储备平稳,为中国货币环境平稳创造了条件,中国货币当局能根据自身节奏、运用央行创设工具,灵活进行货币调控。出于维持货币增长平稳的需要,央行仍将维持宽松,降息仍可期待。 日期:2020年4月15日 分析师:陈彦利 Tel:021-53686170 E-mail:chenyanli@shzq.com SAC证书编号:S0870517070002 外贸超预期好转 出口压力仍在 ——2020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数据点评 宏观数据点评 2 2020年4月15日 事件:3月外贸数据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贸易数据,今年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9万亿元,下降3.5%;进口1.16万亿元,增长2.4%。 数据分析: 2020年3月,我国进出口超预期改善,重回顺差。出口同比下降3.5%,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前期受疫情积压订单得以顺利交货,供给缺口得以弥补。从国别来看,主要国家出口均有所恢复,东盟一跃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月对美、欧、日本出口增速为-20.8%、-24.2%、-1.4%,上月值为-27.7%、-18.4%、-24.5%,除欧盟外出口都有所改善;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转正,由-5.1%升至7.7%,对东盟进出口的回升,也使得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金砖四国方面,对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的出口增速为-14.2%、3.7%、-2.6%、-12.9%,前值为-22.9%、-3.8%、-13.9%、-15.4%。进口增长2.4%,由负转正。从进口商品数量来看,原油、煤、铜、钢材保持了正增长,而铜和钢材的增速较上月增长加快。从进口金额来看,铁矿砂、煤、铜也保持了增长。机电进口增速回升,由上月-7.4%转正至本月的4.5%。进口的好转也说明了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加快,对于大宗、原材料需求有所回暖。本月重回顺差,贸易顺差为1394.2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133亿元。 图1:进出口当月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012014-032014-052014-072014-092014-112015-012015-032015-052015-072015-092015-112016-012016-032016-052016-072016-092016-112017-012017-032017-052017-072017-092017-112018-012018-032018-052018-072018-092018-11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出口金额:人民币:当月同比 进口金额:人民币:当月同比 宏观数据点评 3 2020年4月15日 1.加工贸易下滑较多,一般贸易比重提升 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继续提升。一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1.56万亿元,下降12.4%,但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94万亿元,下降5.7%,降幅小于总体。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0%,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1.3%;进口1.99万亿元,增长0.5%。加工贸易进出口1.56万亿元,下降12.4%,占23.8%。 图2主要贸易类别出口额(亿人民币) 图3主要贸易类别进口额(亿人民币)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2.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由于海外疫情的扩散,多国升级管控措施,先后宣布“封国封城”,短期经济或陷入停滞,外需面临萎缩。从主要国家PMI数据来看,较2月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本月出口的回升或更多地得益于前期积压订单的交付,外需萎缩的影响或滞后体现。本月东盟超过欧盟已成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主要欧美国家遭遇疫情冲击下,将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撑。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9913.4亿元,增长6.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1%,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盟进出口8759.3亿元,下降10.4%;对美国进出口6680.1亿元,下降18.3%;对日本进出口4656.8亿元,下降8.1%。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7万亿元,增长3.2%,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 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14-06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一般贸易出口 来料加工出口 进料加工出口 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14-062014-092014-122015-032015-062015-092015-122016-032016-062016-092016-122017-032017-062017-092017-122018-032018-062018-092018-122019-032019-062019-092019-122020-03一般贸易进口 来料加工进口 进料加工进口 宏观数据点评 4 2020年4月15日 图4主要贸易国别出口额(亿美元) 图5主要贸易国别进口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出口改善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1.5%,占出口总值的58.5%。同期,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969.8亿元,下降15.3%,占17.9%。 图6:主要出口商品增速(累计,%) 4.重回顺差 3月贸易顺差1394.2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133亿元,再次证明了短时的逆差不可持续。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砂2.6亿吨,增加1.3%;进口原油1.3亿吨,增加5%;进口煤9577.8万吨,增加28.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香港 美国 日本 欧盟 东盟 70120170220270320370420470东盟 美国 日本 欧盟 韩国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0)(25)(20)(15)(10)(5)0纺织 服装 鞋类 玩具 塑料制品 机电产品 2020-022020-03 宏观数据点评 5 2020年4月15日 进口天然气2465.6万吨,增加1.8%。此外,进口大豆1779.2万吨,增加6.2%;进口猪肉95.1万吨,增加1.7倍;进口牛肉51.3万吨,增加64.9%。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口医药材及药品619.1亿元,增长14.8%。 图7:贸易差额(当月) 事件影响:对经济和市场 进出口超预期好转 2020年3月,我国进出口超预期改善,重回顺差。出口同比下降3.5%,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前期受疫情积压订单得以顺利交货,供给缺口得以弥补。从国别来看,主要国家出口均有所恢复,东盟一跃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月对美、欧、日本出口增速为-20.8%、-24.2%、-1.4%,上月值为-27.7%、-18.4%、-24.5%,除欧盟外出口都有所改善;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转正,由-5.1%升至7.7%,对东盟进出口的回升,也使得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金砖四国方面,对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的出口增速为-14.2%、3.7%、-2.6%、-12.9%,前值为-22.9%、-3.8%、-13.9%、-15.4%。进口增长2.4%,由负转正。从进口商品数量来看,原油、煤、铜、钢材保持了正增长,而铜和钢材的增速较上月增长加快。从进口金额来看,铁矿砂、煤、铜也保持了增长。机电进口增速回升,由上月-7.4%转正至本月的4.5%。进口的好转也说明了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加快,对于大宗、原材料需求有所回暖。本月重回顺差,贸易顺差为1394.2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133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上海证券研究所 -3,000.00-2,000.00-1,00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