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调味品行业系列研究之二: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龙头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共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调味品行业系列研究之二: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龙头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共显

食品饮料2013-09-18张勇长城证券港***
调味品行业系列研究之二: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龙头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共显

龙头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共显 ——调味品行业系列研究之二: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 长城证券研究所 食品饮料小组 张 勇 0755-83515478 执业证书编号S1070510120004 联系人: 贺 琪 0755-83881632 从业证书编号S1070112060024 张威威 0755-83660814 从业证书编号S1070112050074 核心观点 2 酱油无论从产量还是销售金额看都属于调味品中最大的品类,本报告重点分析酱油行业的产业链情况以及竞争格局。从渠道管理、产品和营销手段等角度对比了行业主要企业,以判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挑选投资标的做铺垫。 从上游原材料看,大豆和白糖在酱油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且近几年波动较大,其价格是需要紧密跟踪的数据。而酱油企业目前已逐步生产各种调味品品类,替代性更多来自于调味品内部,而不是行业外部。 从竞争力角度看,海天具备明显优势,不仅因其渠道开拓和管理能力强,产品品质好,其规模优势也有利于新品研发和广告宣传的效果。预计海天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除行业龙头外,也存在通过差异化竞争而生存的优秀公司。我们认为李锦记独特的渠道模式和美味鲜公司的双品牌战略,在竞争激烈的酱油市场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 主要企业的介绍 3 品类 代表品牌 酱油 海天、加加、李锦记、美味源(美国亨氏)、珍极(日本龟甲万)、味事达(新加坡福大)、淘大(日本味之素)等 食醋 水塔、恒顺、保宁、珍极、海天、龙门牌等 味精 莲花、梅花、阜丰 鸡精 家乐、太太乐、大桥、豪吉、味好美等 酱料 李锦记、老干妈、六必居、王致和等 调味汁 美极 700 300 300 100 100 酱油 食醋 复合调味料 酱料 其他 调味品品类组成(万吨) 调味品各品类代表企业 调味品种类繁多,几个比较大的品类有酱油、食醋、复合调味料和酱类。其中酱油产量最大为700万吨。生产酱油的企业有海天,加加、李锦记等,由于酱油体量大,这些企业利用固有渠道也不断开发其他产品,丰富产品结构;还有一些专注于传统产品,依赖于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生产工艺延续数百年,如恒顺醋、保宁醋等;也有依赖于特色口味而出名的产品,如老干妈、王致和等。 由于酱油体量大,酱油企业在渠道、产品和品牌上有独特之处,也是目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本篇报告重点分析了酱油产业链和行业竞争格局,为选择相关标的做铺垫。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长城证券研究所 行业集中度不高 酱油行业属于传统产业,各地都有少小型的加工厂。随着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牌消费,几个较大的品牌正逐渐转型为全国化企业。目前,海天占比最高,接近15%,但对比日本酱油市场,我国酱油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4 产量(万吨) 占比 前五大企业 <30% 其中:海天 100 14.29% 美味鲜 20 2.86% 加加 20 2.86% 李锦记 25 3.57% 欣和 25 3.57%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中国酱油市场排名 产量占比 前五大企业 50% 其中:龟甲万 30% 亚玛莎 10% 4%的中型企业 25% 94%的小型企业 25% 日本酱油市场排名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产业链结构与竞争关系 5 原辅材料 包装材料 燃料与动力 大豆、脱脂大豆、面粉、白糖、食盐、味精等 招纸、玻璃瓶、纸箱、胶罐 等 酱油生产商 经销商和分销商 个人消费者 食品加工企业 餐饮企业 供应商 终端消费者 替代品威胁:主要的调味品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结构,逐步涉及调味品全品类,调味品可能不断创新,但行业外竞争者对酱油产品的替代性不高。 新进入者与行业壁垒 竞争优势分析(重点分析对象) 一、产业链分析 本节内容旨在从行业角度分析酱油行业进入壁垒、上游的成本压力、下游的客户需求;对整个产业链大体情况进行了梳理。 行业壁垒 7 技术壁垒:调味品制造门槛并不高,但要保证稳定的生产出高品质产品需要多年的生产经验;对于新品研发和口味调试也需要工艺不断改进,对新进入有一定壁垒。 渠道壁垒:调味品的消费者较为分散,个人、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需求各不相同;强大的分销渠道是必要的,而渠道的管理有赖于公司有强大的管理水平,对新进入者有一定壁垒。 品牌壁垒:个人消费者对大品牌有明显的选择倾向,餐饮企业也会选择与大企业合作。 成本构成 8 酱油生产中,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是主要的成本,占总成本的80%。原辅材料包括了大豆、盐、白砂糖、味精等,其中大豆和白砂糖占比最高,为原辅材料的32%和37%。包装材料以塑料瓶和玻璃瓶为主。燃料与动力主要有水、电力和煤。 包装材料的价格上涨有一定压力,但与企业间合作议价相关,我们重点关注企业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的农产品价格。 酱油生产成本解析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包装材料, 30% 人工成本, 5% 运费, 10% 燃料与动力, 5% 大豆, 16% 白砂糖, 18% 味精, 8% 盐, 4% 其他, 4% 原辅材料, 50% 大豆,白糖价格走势 9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May-08Aug-08Nov-08Feb-09May-09Aug-09Nov-09Feb-10May-10Aug-10Nov-10Feb-11May-11Aug-11Nov-11Feb-12May-12Aug-12Nov-12Feb-13May-13Aug-13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May-08Aug-08Nov-08Feb-09May-09Aug-09Nov-09Feb-10May-10Aug-10Nov-10Feb-11May-11Aug-11Nov-11Feb-12May-12Aug-12Nov-12Feb-13May-13Aug-13广州 北京 青岛 大豆价格走势 各城市白糖价格走势 酱油生产的原材料中,大豆和白糖占比较高。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大豆的价格波动并不大,仅在2012年出现过大幅的波动。 白糖价格波动比较明显,是未来需要持续跟踪的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酱油企业毛利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供应商 10 海天(占总采购额比例) 珠江桥(占总采购额比例) 加加食品(占总采购额比例) 白砂糖 东莞市金仙峰实业有限公司(12.0%) 东莞金仙峰实业有限公司(4.8%) 玻璃瓶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7.3%) 中山宝新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6.4%) 武汉振邦食品包装有限公司(3.03%) 大豆 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7.1%) 海伦市盛弘粮食经销有限公司(6.0%) 湖南省金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5.58%) 味精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4%) 廊坊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6.9%) 山东圣花实业有限公司(16.08%) 盐 广东省佛山盐业总公司(3.8%) 广东省中山盐业总公司(3.5%) 酱油企业主要供应商 在原材料中,酱油企业对大豆采购依赖多家公司,可选择合作的公司也较多;味精生产较为集中,但由于行业产能过剩,成本压力不大;包装材料多通过当地企业,合作时间较长,公司的议价能力较高。 从供应商角度看,公司成本压力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酱油产品已形成明显的品牌梯队,供应商希望和大品牌企业合作,可保证稳定的出货量。对于酱油企业来讲有一定议价能力。 数据来源:招股书,长城证券研究所 消费者对酱油产品的选择倾向 11 家庭渠道 餐饮渠道 食品加工企业 对象 厨师、采购人员 家庭主妇 采购人员 消费者对酱油的鉴别力 厨师考虑口味,对酱油品质敏感度高;采购人员控制成本 对营销宣传和促销敏感度强,对品牌敏感度强 对酱油品质要求不高 购买渠道 农贸市场为主或与酱油企业直接对接 超市、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为主或与酱油企业和大经销商直接对接 价格敏感度 采购多注重成本、厨师多注重品质,调味品占餐饮成本不到10%,对价格敏感度不高,多购买中等价位产品,但价格如果偏离过多可能选择其他产品 敏感度低,使用量不大,中产以上阶级选择价格高的产品;中产以下的选择中等价位产品 对价格敏感,要求价格低 使用习惯 对同一种酱油忠诚度高,但愿意接受新产品,试用后品质好会继续使用 1/3的消费者对品牌有忠诚度,其他人受促销影响大,品牌消费倾向明显,有数据显示家庭消费中,酱油前5大品牌占比超过50%。 基础调味品使用较多,与经销商或酱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二、渠道对比 酱油行业中的渠道具有一定进入壁垒,本节内容旨在对比了各公司的渠道特点,我们选择了对经销商的管理体制和渠道利润、经销商和业务人员规模、渠道的区域特色和结构特色等指标。 海天利益链条 13 以海天为例,公司层面的毛利率为36%,净利率为15%。公司保证了经销商12-15%的毛利率,经销商获得的净利率为6-7%。分销商毛利率为15%,如果经销商直接接触终端,毛利率为20%左右。 与其他公司情况不一样,海天要求经销商拿出5%的收入作为推广费用。海天对各级经销商价格管控严格,对各渠道节点有详细的利润规划,保证经销商和分销商有一定利润。 海天要求经销商只经销海天的产品,对经销商每年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经销商可能通过缩小经销范围等方式惩罚。 经销商毛利率12-15%,净利率6-7% 海天毛利率36%,净利率15% 分销商毛利率15%左右 终端毛利率20%左右 直接到终端,终端毛利在30%左右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其他酱油企业的利益链条 14 加加毛利率26%,净利率15%(整个调味品) 一级经销商 终端 渠道总利润为终端价的30-35% 中炬高新毛利率29%,净利率9%(整个调味品) 一级经销商 终端 分销商 加加和中炬高新对经销商的管控能力较海天要弱。虽然海天一级经销商有12-15%的毛利,但公司要求其投入5个点的推广费用,我们估计从净利率来讲,中炬高新和加加给予经销商的利润会高于海天。 加加的经销体系仅有一级经销商,仅一些大经销商有下级分销商,公司对分销商管理不多。由于产能问题,其渠道下沉深度不够,也降低了公司对经销商的控制力度。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经销商人均销售收入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海天经销商人均销售收入为304.5万元,远高于其他企业,经销商数目是保证区域覆盖广度和深度的关键。海天的渠道优势明显优于其他公司。 大部分公司对经销商都要求不经营其他竞品,经销商收入越大,对公司的依附程度也越高。这是海天对经销商有强大管控能力的关键。 加加经销商数目比美味鲜多,这也是它能覆盖更广区域的原因,但单个经销商销售额并不高,显示其渠道的深度不够。美味鲜在主销区域的渠道下沉的深度与海天接近,但受制于产能,广度不如海天。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整理 15 酱油企业经销商数量(个) 经销商人均销售收入(按企业方口径,单位:万元) 05001000150020002500海天 加加 美味鲜 珠江桥 304.5 138.2 230.2 133.7 050100150200250300350海天 加加 美味鲜 珠江桥 销售人员占比、人均销售收入 海天销售人员数接近1000人,在员工中所占比重为30.69%,高于其他企业,这也是保证公司渠道管控能力的关键;其销售人员人均销售收入为609万元。 美味鲜销售人员数目比加加多,达到550人,但人均对应的销售额较低。这可能与产品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有关,海天和加加的产品较为丰富,海天的蚝油和酱类产品占比27%,具备规模化优势。加加有40%的植物油业务,而中炬高新70%的产品为酱油。 16 酱油企业销售人员数量在员工中所占比重 酱油企业销量人员人均销售收入(万元) 30.69% 18.90% 25% 14.75% 0%5%10%15%20%25%30%35%海天 加加 美味鲜 珠江桥 609 45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