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投证券]:航天军工行业:中段反导试验提升战略威慑能力,早期卫星预警系统还需加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航天军工行业:中段反导试验提升战略威慑能力,早期卫星预警系统还需加强

机械设备2013-01-29张镭中投证券李***
航天军工行业:中段反导试验提升战略威慑能力,早期卫星预警系统还需加强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2013年1月28日航天军工 署名人:张镭 S0960511020006 0755-82026705 zhanglei@china-invs.cn 参与人:宋怡桥 S0960112030043 010-63222547 songyiqiao@china-invs.cn 评级调整: 维持 基本资料 上市公司家数 32 总市值(亿元) 2806.56 占A股比例(%) 1.02% 平均市盈率(倍) 82.05 行业表现 (%) 1M 3M 6M 航天军工 15.0210.195.84% 沪深300(深) 10.1913.125.93% -36%-27%-18%-9%0%9%18%27%2012/12012/42012/72012/10069231384620769276923461541538成交金额航天军工沪深300(深) 20130117-航天军工-周边热点推升国防投入力度,长中短趋势都在此刻上扬-看好 20130121-局势重新紧张,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长期看好军工板块-看好 20130126-大运试飞提升航空工业水平,航空发动机投入将继续加大-看好 航天军工 看好中段反导试验提升战略威慑能力,早期卫星预警系统还需加强 投资要点  中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取得成功。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透露,本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中国第二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2010年1月11日,中国曾进行过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导弹防御系统决定国家最终战略威慑力,意义十分重大。主要用来对敌方中远程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地发射拦截器,在敌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将其拦截,使其无法飞临我方本土,将有效防止敌方对我的核打击,降低敌方对我国的核威慑。  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技术难度非常大。导弹防御系统由远程预警系统、拦截系统和指挥管理系统组成,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目标的预警,拦截弹对目标的跟踪、拦截弹头与助推器分离等方面。飞行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的一段,远程弹道导弹的中段是在大气层以外飞行。根据当前导弹技术水平,只有大推力陆基导弹才有能力拦截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而舰载防空导弹受到舰艇吨位以及导弹、雷达性能限制,还无法拦截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  陆基中段反导技术现在仅我国和美国掌握。中国首次证实的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是2010年1月11日,在中国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之前,只有美国在高调进行此类反导系统的研发工作,其技术难度非常大,1999年10月2日,美国首次进行真正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即首次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飞行拦截试验。  陆基反导系统走向实用化还需要加强早期卫星预警系统。要能够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需要强大的早期预警能力。要使得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能够达到真正的实战部署,必须发展自己的早期预警卫星,如果没有自己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中段拦截是无法投入实际使用的。  重点推荐航天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反导系统研制以航天二院为主要单位,旗下航天长峰主要生产红外导引头,而红外导引目标识别为反导系统核心技术之一。航天电子主要生产航天用传感器,惯导设备等,是导弹武器核心零部件,将长期受益航天工业发展。中国卫星是我国唯一研发组装生产卫星的上市企业,将在建设早期预警卫星系统方面大有作为。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2011EPS 2012EPS 2013EPS 2014EPS 2011PE 2012PE 2013PE 2014PE 投资评级002151 北斗星通 0.2523 0.2204 0.24790.3691149.62171.28152.28 102.28强烈推荐600118 中国卫星 0.3298 0.3042 0.38640.480153.2157.6945.42 36.55强烈推荐300101 国腾电子 0.3437 0.3025 0.49390.733248.4155.0133.69 22.7强烈推荐000768 中航飞机 0.0435 0.0777 0.10960.1497245.75137.5897.54 71.41强烈推荐600038 哈飞股份 0.3255 0.3799 0.46120.581666.6757.1247.05 37.31强烈推荐600316 洪都航空 0.1163 0.1274 0.21330.2792141.79129.4377.31 59.06强烈推荐600893 航空动力 0.2378 0.2733 0.35420.453866.7858.144.83 34.99强烈推荐600391 成发科技 0.2568 0.2544 0.35440.457455.856.3340.43 31.33强烈推荐 000783 中航动控 0.1922 0.2356 0.28610.361848.4939.5632.58 25.76强烈推荐600765 中航重机 0.1878 0.3023 0.33180.447557.2935.5932.43 24.04强烈推荐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4 风险提示:后续试验未按计划节点推进。 附1-中段反导系统简介: 所谓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主要由拦截器、传感器和战斗管理系统组成,用来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从陆地上发射拦截器,在敌方系统弹道导弹尚未到达本土之前,对其拦截并将其战斗部摧毁。反导弹拦截技术按发射地分为陆基、海基和天基。按照拦截时机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助推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助推阶段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一般是导弹发射后、尚未投放弹头的数分钟内进行拦截。二是“末段”防御系统,它是指在弹道飞行最后阶段,即在来袭导弹在进入大气层并即将击中目标时,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三是“中段”防御系统,拦截范围是以上两者之间的广大区域,旨在对脱离导弹弹体后尚未再入大气层、处于太空真空飞行状态的来袭弹头进行拦截。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属于后者。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拥有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中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说明中国军力更进一步,此次试验成功被媒体称赞不亚于原子弹研制成功。 图 1 中亚和里海能源通道 资料来源:中投证券研究所 附2-中国反导系统的发展简史: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SDI(俗称星球大战),开始反导系统的全面研发。我国当时虽然比较穷,技术也比较落后,但还是坚持发展自己的战略高技术,在863计划推进下专门研究战略防御系统,以跟踪预研为主。 到90年代中期以后关键技术逐步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的导引头,元器件以及,姿/轨控发动机等取得重大突破,其中航天二院是总师单位,航天四院六院等参研,基本技术已经初具规模。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4 2002年开始试制,经过3年研制进入飞行试验阶段,到2007年成功实现了对在轨卫星的摧毁,中央军委主要领导在西昌基地看望了参试人员,可见此次试验的重大意义。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了国防科技特等奖和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7年试验成功后不久,航天二院开始了高层反导武器系统研制工作。2010年1月11日中国首次成功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2013年1月27日再次成功试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行业专题研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4 投资评级定义 公司评级 强烈推荐: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股价升幅30%以上 推 荐: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股价升幅10%~30% 中 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股价变动在±10%以内 回 避: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股价跌幅10%以上 行业评级 看 好: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优于市场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市场指数持平 看 淡: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指数5%以上 研究团队简介 张镭,中投证券研究所首席行业分析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 宋怡桥,中投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分析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士。2011年加入中投证券研究所,负责机床、仪器仪表、船舶制造、铁路设备和重型机械等子行业研究。 欧阳俊,中投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分析师,中山大学工学硕士、学士。2010年加入中投证券研究所,负责工程机械、冶金矿采化工设备和机械基础件等子行业研究。 免责条款 本报告由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证券”)提供,旨为派发给本公司客户及特定对象使用。中投证券是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未经中投证券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转发或出版作任何用途。合法取得本报告的途径为本公司网站及本公司授权的渠道,由公司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转发责任,非通过以上渠道获得的报告均为非法,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基于中投证券认为可靠的公开信息和资料,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中投证券可随时更改报告中的内容、意见和预测,且并不承诺提供任何有关变更的通知。 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投资者应根据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使用报告所载之内容,独立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我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该研究报告谢绝媒体转载。 中国中投证券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 公司网站:http://www.china-invs.cn 深圳 北京 上海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3号荣超商务中心A座19楼 邮编:518000 传真:(0755)82026711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18号丰融国际大厦15层 邮编:100032 传真:(010)63222939 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580号南证大厦16楼 邮编:200041 传真:(021)62171434